(电视专题片脚本)
吴敏德
落日的余晖把这个江南小镇渲染得温暖起来,穿城而过的大运河似乎也放缓了脚步,滚滚而来的水波,一行一行地叙述着三国吕蒙屯兵筑城的故事。金色的水道宛如一条笔直的跑道,多少人的梦想就从这里起飞。分几杯运河水拐进河湾,就成了蜿蜒的庙河、吕渎河、永丰河……,那些水啊,像溜号的孩童,越过了庄稼地,走进了灌木丛,欢腾的脚下是一片片青青的芳草,在春夏秋冬的岁月里生生不息……
片名
——吕城作协的那些事……
夜深了,运河北岸庞家村的那栋二层小楼还亮着灯,这是在城里工作的庞云初的乡间住所,他的散文集出版了,这本《青青的草香》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了一帮怀揣文学梦想的伙伴们,姜锁平、符国芬来了,张荣平、赵理章、吴秋华也来了……。每到庞云初回乡的日子,这里俨然就成了文学沙龙,那“陶然居”的灯光,就成了这片田野上最亮的星。这个文学现象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注,吕城镇文联的同志找到庞云初,让他把镇作协的担子接过来。新作协理事会改选结束,庞云初的文学梦也就成了吕城人的文学梦。
吕城文学的方向在哪里?新主席自有主张,庞云初认为:要提升本土文学的整体水平,就必须推倒“围墙”,把更多优秀的写作者引进来,在字节的碰撞中促进提高,作协成员的构成应该“立足吕城,而不局限于吕城”。于是,姜锁平、符国芬、张荣平、袁小定、陈建国、赵理章、李俊美、印雨钰、曾萍、吴秋华、潘夕娟等一批本土作者成了骨干,而何雯、邓双梅、朱娟娟、戴网生、彭丽霞、郦慧菊、严锁琴、郦金兰等一批非吕城籍写手也加入了协会。吕城作协的会员有原先的十几人发展到40多人,不断有新的会员加入。
队伍有了,阵地在哪里?庞云初开始酝酿印发刊物的事。马不停蹄的讨论沟通是有效的,地方党委政府不仅同意了出版期刊的建议,还承担下全部的刊印费用。于是,一本以“地方特色、时代风貌、精神家园”为办刊宗旨的“吕城杂志”逐步定型,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这本一年四卷的期刊终于在七峰山下的超力生态园创刊首发。从此以后,吕城作协有了自己的“苗圃”。在这里发芽的树苗,渐渐长成了森林,4年时间刊发了900 余篇150多万字的文章;在这里发芽的青藤,渐渐攀上了高枝,庞云初、戴网生、李俊美、朱娟娟、张荣平等会员的文章被《散文百家》《青春》《金山》《洮湖》等文学刊物采用。近两年,吕城作家协会的会员们不断提升写作水平,多篇佳作发表、获奖。更为可贵的是,老作家王聚敏、郜志坚、王桂宏、石胜华、王娟瑢、姜均的力作通过吕城杂志走进读者视野,韩松刚、胡玉乾、汪钥含、任珏方、曾竹花、马莉、胡权权、钱兆南、李岩等中青年作家、诗人也在《吕城》杂志上发表作品。作为全国罕见的一种乡镇文化现象,《吕城》杂志被江苏省文学内刊联盟吸纳为会员单位,2019年5月,被《文艺报》在全国内刊专版中予以介绍。
当刊物的“篮子”装不下那么多果实的时候,庞云初有了出一套“丛书”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几位骨干会员的响应。开弓没有回头箭,文稿、书号、刊印、资金一系列细节摆上桌面,微信、电话、会议、争论一系列酝酿通宵达旦,经过近两年的集中创作和整理,《青涩果》《那时花开潋滟》《悠悠吕渎河》《误入梅花深处》《心过次第禅》《阿巴拉的神奇故事》《生活就是这样》等书稿完成,青年文学评论家韩松刚、镇江市作协副主席钱兆南、丹阳市作协主席石胜华等专家还为几部书稿欣然作序。当一本本新书摆上案头,那悠悠的油墨清香,仿佛那青青的香草浸人心扉。2020年7月,《吕城文丛》参加全省书展活动,作者与读者在丹阳书城互动交流,在这个江南小城掀起一阵文化的波澜。金秋十月,吕城作协又参与丹阳市全民阅读活动,《吕城文丛》伴着淡淡的桂花香走进了校园。
近五年来,吕城作家协会每年都要举办若干次的“创作学习培训”会议。通过诵读名家作品,感受文字力量,学习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会员们勤于笔耕,抒写心灵体验,记录小城故事,阐发家国情怀,不少作品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协会每年都要组织会员外出采风,在大自然中提炼文字、指点江山。近两年来,作协又把采风目光转向身边人、身边事,通过进村入户、深入企业,用饱含真情实感的笔触,描绘出千年古镇的新人新事新风貌。
如果说文学的眼睛向下看,就是去发现散落到泥土的卑微,而向上看,那就是大时代广袤的天空。2020年一场新冠病毒的灾难席卷而来。吕城作协会员的文学心颤动起来,那一幕幕场景牵动着文化人的良心。短短一天,吕城作协32名会员捐款6600元,几天时间写出20多篇文章,吕城籍援鄂护士庄珍的日记,小学校长刘爱华的散文令人动容,中国作协会员任珏方、王桂宏的诗作直指人心。这掷地有声的铅字,成为一个最基层作协留在这个时空隧道里深深的足迹。
吕城作协的文学梦通过那密密麻麻的铅字,一步一步走进现实,成为这江南小城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画外音)吕城镇党委书记曹俊:吕城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传承。身处新时代的我们,有责任让这厚重的文明积淀,焕发建设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这也就是吕城作协存在的价值和使命。
流入江南的运河水多情而和缓,沾了水气的鸟鸣也变得圆润嘹亮。站在高高的泰定桥上,庞云初感觉到了历史的交汇,他仿佛听见那跨越千年的涛声依旧,仿佛看见了穿越时空的未来岁月……。
(画外音)庞云初:“我愿意做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守护人,把吕城作协带好。相信只要我们的会员们不忘初心,志存高远,默默耕耘,取法乎上,只要我们的团队精诚团结,执着追求,乐于奉献,吕城作协必将行稳致远,成为人们精神理想的港湾。《吕城》杂志这个受运河水浸润的文学苗圃,也一定会芳草青青、绿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