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吕城》的头像

《吕城》

内刊会员

其他
202108/21
分享

吕城旧事四则

                                 龚连生

                                  旧时的私塾

旧时的私塾又名学馆,学堂,从古代延续至民国,是旧时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才之所,学习文化知识之地。古代的文人墨客,皇宫官员大臣都出于之此处,深受社会和百姓的欢迎。解放前丹阳城乡各地都有私塾,农村约五六个村庄就有一所私塾,设在祠堂、庙宇的大厅内,学生有40人左右。办学时由五,六个乡绅组成校董会,聘请一位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文人当先生。学生读的书有百家姓,三字经,四书,五经,花近十年才能读完,结业时会作文,写诗,可多数学生只读三四年就辍学了。

1941年我八岁读私塾,一年读完百家姓,三字经。后来就《论语》《孟子》,加上珠算,天天读书,写字,写字先写描红板,写熟了就脱手写。为了写好字,父亲给我买了一本柳公权的玄秘塔字帖,一笔一划照样写,久而久之写得有模有祥,先生看后说写得好,简直可以乱真。过年前先生叫我帮他写春联,同学拿回家贴在大门上,我看了非常高兴,村民们称我是小秀才,我父亲看后也很满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提倡私塾改良,办洋学即小学,我读四年级有语文,数学,历史,地理。1948年我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吕城国民高等小学读五年级,各门课成绩名列前茅,1949年毕业,因无钱读初中,经人介绍到吕城镇一家南货店当店员,1950年成立工会被推荐任宣传委员,副主席。1958年调丹阳县委五人小组办公室工作,后又调公安局工作。由于读五年私塾的文化基础,工作中得心应手,一生中受益匪浅。

                          “大刀会”覆灭记

1942年春,抗战时期社会秩序混乱,人心不安,为防范盗贼,保卫村庄安全,导墅、吕城部份地方成立了大刀会。吕城以地藏王、生官、小梁家、塘里村为主,有五十余人参加大刀会,日伪保长殷某为他们置办了大刀,服装,每天晚上在庙里空房子里习武,舞刀弄捧,久而久之,大刀舞得有模有样,为保卫村庄安全起到一定作用,受到老百姓的好评。可是他们被伪保长利用,成为反对新四军、地下党活动的反动武装团伙。一次新四军收粮人员来村收粮,大刀会人员即去抓捕,情急之下收粮人员甩出一手榴弹后才脱身。可手榴弹因受潮只冒烟未爆炸。大刀会头头认为有神灵保佑护体,刀枪不入,胆子越来越大,思想更加反动。

当年9月,大刀会人员到导墅总会集中,总会头头阴谋策划围剿住导墅葩桥村的中共丹南县委和新四军。此消息被中共地下党情报人员获取后,立即向丹南县委领导报告,为防不测,在通向该地的葩桥顶上架着两挺机关枪,盖上蓬布隐藏着。第二天上午大刀会头头带领一百多人前往葩桥,他们手执大刀,鸣锣为号冲向葩桥。新四軍指挥员向他们喊话,我们是打日本鬼子的队伍,保卫国家,爱护老百姓的,不要上坏人的当,赶快退回去!可是大刀会人员不仅不退,反而向桥上冲。情急之下才下令开火,蓬布一掀两挺机枪同时发射,子弹呼啸而出,刹时大刀会的人员有十多人倒地,鲜血直流。后面的人见状,胆大的丢掉大刀转身逃命,胆小的两腿发软瘫到地上,新四军下令停止射击。随后一个冲锋,抓了三十多个俘虏,经过教育,写了悔过书全部放他们回家。大刀会头头逃回导士带了几个骨干分子到吕城投靠日本人,充当了汉奸。这次战斗大刀会人员被打死了十余个。血的教训使他们清醒,再不愿受迷惑,全都退出了大刀会。自此大刀会土崩瓦解。

                       地下党泰定桥上杀鬼子

吕城地处沪宁铁路线南侧,京杭大运河穿越古镇,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吕城镇也是南北交通要道。1937年日冠占领丹阳后,随即派一小队进住吕城,駐扎在火車站。为盘查往来行人,在泰定桥上设一座岗亭。每天有一日本鬼子在桥上站岗,老百姓过桥都要向日本兵敬礼,凡不敬礼的人都被他打得鼻青脸肿,只能自认倒霉,留了一条命还算不错了。老百姓对鬼子恨之入骨。当时我地下党、游击队活动极不方便,要消灭鬼子也不容易。抗日游击队经多次研究策划,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1938年9月一天上午,两个农民样的人推着一辆装稻谷的小车,推到泰定桥上,假装推不动了,停在那里歇脚,用毛巾擦汗。岗亭里鬼子看到后当即出来,刚走出岗亭时被我地下党的游击队员,从腰间拔出的匣子枪,叭叭两枪把鬼子击倒在地,一命归西死了。两名游击队员拿了鬼子的枪弹,和另几个队员的掩护下,把小车推到桥下向东南街撤退走了。当时街上的老百姓知道后大多都逃走了。约一小时后,火車站鬼子得到汉奸报告,十多个鬼子荷枪实弹冲了上来,他们看不到一个人,气得哇哇直叫。随后找到伪镇长、伪保长,警察把镇上商界人士,及镇上的男女老少一起赶到农民教育舘广场上集中。日本鬼子头头下令架起机枪,由翻译讲话要交出新四军游击队,否则要刺啦刺啦。伪镇长、保长向日本兵恳求说,游击队早已逃走了,这里都是良民,绝不能开枪。翻译小朱说中日亲善,不好滥杀无故,并说你们今后发现游击队的人,一定要报告皇军。群众满口答应,找着了一定报告太君。日本兵在人群中找不到可疑的人,又在众人眼光的愤恨下,只好作罢。这次事件多亏小朱翻译巧妙周全,才避免一场血醒的奢杀,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一吕城抗日历史事件,一直被吕城年岁大的老人讲给小年轻听,无不赞扬我吕城地下党新四军的机智和勇敢!

                                  换糖佬逸事

换糖佬老张,家住丹阳西门全州,四十多岁,中等个子,为人忠厚老实。他心灵手巧,会自制麦芽糖,和中草药川贝枇杷叶熬制的糖块。把这些自制的产品,常常担挑到村头巷尾经营换糖的小生意。由于他自制的糖品味甜可口,还能治疗咳嗽哮喘等,很受村民及孩子们的喜爱。

1975秋的一天,到离他家几里外的东村换糖,肩上挑着糖担,手上拿一支笛子,一到村上,笛子一吹,村里的孩子听到笛声响,纷纷从家中找出废铜旧铁,破布破鞋,旧棉旧絮鸡毛等前来换糖。那时农村小孩很少有零食吃,每见到换糖佬上村,就特兴奋,想方设法找些旧物来换糖。老张按物换糖,用刀切下大小不等的糖块给小孩子。换来的糖块,有的小孩子不一人独享,还拿回家与老人分享。

由于白天大人都在田间劳动,小孩在家见到旧的东西,换糖佬只要要他们就拿来。一对年轻夫妇,中午从田间回来,发觉床底下一双旧棉鞋不见啦!心里万分焦急,问九岁的儿子,旧棉鞋是否换糖了?儿子说是的,他母亲火冒三丈,对儿子又打又骂,邻居和村民们赶来询问,为啥打孩子?孩子母亲说,家里几天前刚出售了一头大肥猪的100元钱,塞在一双旧棉鞋里的,小孩却把棉鞋换糖去啦!你们说急不急人?大伙听了劝说孩子母亲,不要急别打孩子,赶快想办法,有人提意去找大队干部,孩子父亲去找大队治保主任,把这事前后经过说了一下,治保主任叫他们别急,我帮你们去查一下,换糖佬老张住哪个村庄。听说老张家在全州,治保主任陪同失主到全州找到了老张家,说出原委后,老张说在他们村是收到一双旧棉鞋,但他不知道有钱夹在鞋里,说废品全堆积在小屋里,让孩子母亲自己去找寻。经孩子父母仔细找寻,在乱废品堆中,孩子母亲终于认出哪双有钱在里面的旧棉鞋,鞋子拿到手一看,十张拾元的钱仍夹在鞋里,辛苦大半年喂养一头大肥猪的钱,失而复得,完壁归赵,夫妇俩脸上绽开了愉悦的笑容。向换糖佬老张表示感谢。

老张说当时换糖时,废品很多,我也不知道鞋里夹有钱,旧鞋里藏钱,实是罕见,找到了就好。此事传了出去,成为了村民们饭后茶余的佳话。

后来老张又来到了东村换糖时,失主孩子的父亲,请老张在家里吃饭,再次表示感谢。饭间二位谈得很是投机,从此结成了好朋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