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俐
我参军入伍,然后复员在丹阳县城(现改为市)工作和生活,几十年里,我回吕城的时间很少,对吕城的发展也是了解不多。
以前,逢年过节或星期天回吕城看望父母,也是待在家中多,出门溜达少,偶尔走进新建的街区,有时还记不清早先这是什么地方了。至于这路那路的新路名,有的陌生有的新奇。老家门口的吕蒙北路当然是知道得最早,后来发现了河南边有条圣旨路,我闭起眼睛来回想一下,哦,原来就是我小时候上学走过的那条后街。现在的吕城比从前大多了,不经常走走还真摸不清天南地北。
如今有了卫星地图,帮了我的大忙,只要在电脑上写上“吕城……”几个字,然后再点上几点,嗬!纵横交错的街道,四通八达的道路,还有街区、村落、工厂、商店、学校、河流、公路,尽收眼底。啊!就像鸟儿俯瞰大地。尽管道路命名还涉及不多,但已经有一条条只闻其名而不知其踪的马路倏然跃入眼帘。看,长的有泰定路、吕蒙路、圣旨路,短的有滨河路、站前路、养正路等。我知道这些路名都不是随便而起的,肯定有它的来历和纪念意义。这条叫作“养正”的路名特别吸引我。哎,这“养正”二字对于我来说倒一点都不陌生呀!我顺着地图上的路线找到了它的头和尾,东接吕城中学,西到泰定路。哦!这路名的来历我明白了,起得有道理,因为吕城中学的前身就叫养正中学,而老早的养正中学就在该路的西端附近。我从卫星地图上目测了一下,应该就在新泰定桥与西大桥之间的中点北岸位置上。
我小时候从吕小放学回家,有时贪玩,舍近求远,尤其是下午放学,不走东面的泰定桥,而从西面摆渡回家。渡口在吕渎河与大运河的交汇处,站在渡口南岸向北眺望,特别瞩目的就是对岸红砖围墙上的养正中学四个白色的大字,那字可大嘞!墙有多高字有多大,还外加了一个滚圆的圆圈,那时的“养”和“学”还都是繁体字。就从那时起,养正中学这名称就一直留在了我的脑海里。但是,我只见其身影,未见其学生。也许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校名时,其实学校早就搬走了,搬到了镇东永济河与大运河交汇处的三板桥旁边,改名为“吕城中学”。我听老一辈人讲,养正中学创办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但五十年代初就搬迁了。
我初中三年就读于吕城中学,我家到吕中是笔直的一条线,出门就沿着运河北岸一直向东,从西北街出发,穿过东北街,再继续向前沿着河岸走四五百米就到了。看起来吕中好像落乡了,其实,我家到吕中跟到吕小的路程差不多,几乎相等,一个是直线,一个是曲线。我在吕中上学的时候,吕中从一开始的初级中学扩建成了完全中学。后来因1958年大运河拓宽工程,我家搬迁了,但原来的吕城中学直到我1960年初中毕业都原封未动。原因可能是新建校址占用田亩面积忒大,一下子交换不过来。后来在河北大队石灰窑东面的一块土地上逐年逐年地建成了新的吕城中学。据年长的校友回忆,1959年,高一年级的下半学期就到新校址上课了,那时的高中部还只有高一,当然,到下半年就有高二了。所以从那时起,高中部就先入驻新校址了,而初中部则原地不动。又听年少一点的校友告诉我,直到1965年,整个吕城中学才从运河边搬迁完毕。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吕城中学曾一度改称为红卫中学,文革结束后,又恢复原来名称:吕城中学。
吕城中学,我的母校,她对于我的成长至关重要,那时候,我虽说是一名初中毕业生了,但仍像个小孩子,是她把我送到了省丹中继续上学,使我得以更好地长身体长知识。我没有辜负母校的期望,我把我在学校学到的知识都能与后来的工作实践相结合,语文、数学、尤其是物理,还包括外语,都派上了用处,为祖国建设贡献了自己应有的智慧和力量。学以致用,是对过去学业最好的汇报,也是对曾经的母校最好的报答。
回顾吕城中学七十多年的历史,从初级中学成为完全中学,后来又成为高级中学,正当它处在教育教学发展的成果期时,却因为种种原因停办了,我闻之感到非常的惆怅和遗憾。
然而,六年之后的今天,她终于迎来了复校的良机,吕城高级中学重新起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