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理章
一次,遇上一位熟人,我对他说:“家里有很多人家送的蔬菜,你家要吗?送菜给我家的人很多,不知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送菜给我家。”
对方说:“是你的人缘好,所以人家都很情愿把菜送来你家。”
熟人的话让我恍然大悟。
平时,我凡与人认识后,就把对方当成朋友,在与之交往时,总是以诚相待,以善相处,以情为重!坚守着一个理念,被人尊重,得首先尊重人。
我稍微统计了一下,定期不定期,曾送过我家蔬莱的有二十一家,可以说我家吃的蔬菜,比有自留地的人家还花色。
这些送菜送物的,最远的离我家有十余里路程,他是我认识的一位文友黄某,今年已七十九岁。因他爱好书法,他那优美的行书毛笔字我特喜爱!近几年来,我家过年的春联是他的“杰作”。
这位老农民,凭他勤劳的一双手,加上一个好身体,除几分自留地种植蔬菜(大田已包给人家),还开垦大运河边河岗上的闲置土地一亩多(村庄在大运河旁),种有大豆、荞麦、南瓜、山芋等旱熟作物。这些土地全由黄某一人种植管理。
每年秋后,他送给我家的山芋有一二百斤之多,因为他知道我每年要送去丹阳的几位亲戚家。河岗上的泥土很适合山芋生长,淀粉含量高,山芋既光滑好看又好吃。
这位好友送给我家的不光是蔬菜山芋,还有大麦粉、荞麦粉、赤豆、大豆、蚕豆,包括萝卜干和咸菜等也都送些来我家。
近耄耋之年的一位老人,骑着电动车把蔬菜瓜果送上门,每见此景,我惭愧之感就涌上了心头。
还有一位朋友符某,家住吕城原火车站北面的一个村庄,几年前,吕城工业用地大布局,符某的村庄在规划范围内,整个村子拆除,村民全部搬迁住进了吕城最大的新小区“荷花池”。符某的责任地,包括自留地全被征用。
符某在没有土地的情况下,骑上电动车到一点五公里外,在自己村庄拆掉后的新建厂房围墙外边的小片的空地上种些蔬菜。符某在这样的空地上种的蔬菜,还常常送来我家,每每来之前,总是先电话问我在家吗?生怕我去丹阳,送来菜还要贴上电话费。符某每送来一次菜,使我好感动,心里常久久不能平静。
另有一位家住乡下熟人陈大妈,多年来年在不同的季节里经常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把当天釆摘的新鲜蔬菜送上门,自家土地上长什么有什么,就送来什么,包括夏天的乌豇豆一成熟就送来我家,特别今年的夏天,干旱高温,乌豇豆很难生长的情况下,四十度左右的大热天,三日二天的常采摘些,自己舍不得吃,送来我家煮大麦粥。
陈大妈古稀之年的一位老人,她每天起早贪黑在地里浇水,艰苦勤劳种植出来的蔬菜送来我家,凝结着这位老人对我家的一片深情厚谊。
每次送来蔬菜,只要见大门闭着,菜往窗户口一放,也不喊我在家不在家。她与我家已形成了默契,因其他人家送来的,绿纱门拉开放在大门口。
陈大妈乐此不疲地为我家送蔬菜,缘于她母亲生前与我老岳父家的情义,陈大妈母亲几十年前,曾来照顾过我老岳父的母亲,我老伴的奶奶,老奶奶百年后,岳父母一家居住在丹阳城区。我们下一代之间,现仍保持着宛如亲情般的关系!
自从几年前,陈大妈的母亲百岁生日时,百岁老人还记起我与老伴的名字,要把生日礼物送来我家,由于此前多少年来,我没与这老人家联系过。惭愧之至。写了篇《被遗忘的百岁老人》,2019年4月24日刊于《丹阳日报》。在这以后的四年多来,陈大妈就一直送菜至今。
因有这么多人热心地给我家送蔬菜,一人在家吃不了多少,每逢老伴周日回吕城,周一就常带些丹阳去,有时也送些我家周边的邻居。
今年已大半年过去,我从未去菜场、超市购买过一次蔬菜,因家里冰柜冷藏箱里的黄瓜、丝瓜、茄子、长豇豆等塞得满满的,前期的吃掉些,后面又送来了,天天循环,源源不断……
感谢这些与我有好人缘的善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