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吕城》的头像

《吕城》

内刊会员

散文
202310/16
分享

父亲的门诊室

赵理章

父亲赵禹珍,原是吕城医院的一名中医。新中国成立前,父亲在吕城集镇开设私人诊所,擅长中医内外科,特别是对黄疸肝炎、肾盂肾炎、伤寒、妇科杂病、不孕不育等疑难杂症,在辨证施治、临床诊疗,有独特的医疗经验与风格。1951年9月,吕城成立联合诊所,父亲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首先与吕城其他私人诊所的十余位同道,一起加入吕城联合诊所。父亲是诊所组建的创始人之一,时任吕城联合诊所医务主任。

吕城刚成立诊所时,条件十分简陋,一无医疗场所,二无医疗设备。诊所设在吕城新街,租赁在原开办粮行的、一龚姓居民家的三间平房里。父亲的门诊设在北一间的前半间,二人合一的半间门诊,门诊室挂牌中医内外科。因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当时诊所条件十分艰苦,没有设立妇产科,没有护士,也无住院部,患者求医以门诊为主。门诊室使用的台凳桌椅,是父亲原私人诊所自己使用的,包括一些诊疗设备及药柜等,他都带头无偿赠送给吕城联合诊所。

随着医疗新形势的发展,医疗业务不断扩大,原新街的诊所越来越不能满足患者求医的需求。1956年联合诊所向南迁移三百余米,就是现在吕城镇吕渎巷92号至101号处。新址有八间平房,父亲的门诊设在东一间的前半间,门诊室挂牌为中医内科。虽桌椅还是原来的,但门诊室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室内铺设木地板,一张写字桌紧临窗下,看起来干燥、整洁、亮丽,一改过去阴暗潮湿的环境。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吕城联合诊所更名为吕城公社医院。

1959年6月,吕城公社医院再次迁址,迁到现在的健康弄一号处。入迁了新址的医院,面积达六百多平方米,一幢十多间的二层木结构大楼。从此,吕城医院的医疗条件与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父亲的门诊室面积,比原在平房里的面积多了近一倍,且一人一室,门诊室增设了二张背靠式长凳,专供患者候诊。父亲原来一直使用的写字桌和中式雕刻靠背椅子,医院建议为父亲更换新的,父亲很委婉地谢绝了,说这对桌椅从私人诊所开业至今,已跟随在自己的身边二十余年,对这两件老物品很有感情,并且说这老“古董”经久耐用还很结实。不过在父亲的老桌子上,多了一件现代的诊疗器具,一面长方形纯白色瓷盘。在这洁净的瓷盘里,有一个消毒用的酒精棉球瓶,有两个装有酒精的小玻璃瓶,瓶中分别插有大人用和小孩用的体温表,一片铝制压舌板和一杆粗铁丝置作的插笺器,瓷盘内还有一块特别醒目的,白底红字的实木三角牌,一面写有赵禹珍,一面写有中医内科,这块三角牌对初诊患者很有帮助,起着对父亲基本了解和导医的作用。父亲写字桌上,还有一个按脉用的深藏青色手腕小枕,桌子靠墙的一侧,墙面上钉有一木条,木条上挂有一副听诊器,记事夹和一些备注处方笺。来新址前的五十年代中期,父亲已去过丹阳和镇江等大医院,进行西医临床知识的进修学习,所以门诊室需配备一些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诊疗器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吕城公社医院的门诊室,来父亲科室求医的患者是最多的。如六十年代末,初夏的一天,父亲一人一科室,门诊的接诊量达120余人,这一天全院其他科室加起来的总和,人数也没父亲的门诊量大,瓷盘里的插笺器上,0.05元一张挂号的就诊券,一天下来插到了近杆顶。院领导得知这情况,考虑父亲身体承受度,决定以后来看西医的患者不再让父亲接诊。

在七十年代初,一个春天的下午,我目睹了父亲在门诊室抢救一位小患者的全过程。这天下午二时左右,三十来岁的一位男性农民,急匆匆的怀抱着一位约两岁的小女孩,一跨进门诊室,就焦急万分地喊道:“赵医生请赶快救救我女儿!”此时,小女孩已处于昏迷状态,眼闭着,脸色嘴唇全呈现紫绀色,见了都觉得吓人,不知小孩患了什么急重病。作为一名医生,病人再急,医生不能急不能躁,这场面与经历,父亲见得太多了。父亲不慌不忙地查看了女孩瞳孔的变化情况,示意男人坐下,按照中医“四诊八纲”的理论仔细地对小女孩进行检查,父亲又重新翻看了一下女孩的瞳孔,按了约二分钟小孩的脉搏后,并用压舌板掀开了女孩嘴巴看下舌苔,然后,父亲左手五指并拢,手心贴压在小孩腹部,右手食指与中指弯曲,指尖敲向左手手背,边敲手心边移动,二指敲击时,在旁可听到咚咚响很象鼓声。随后父亲用听诊器在小孩胸部听了一下。这一系列检查以后,父亲问男人你家中饭吃的什么?男人答吃的咸粥,父亲接着问,什么菜下的,男人答是青菜,当父亲听到青菜二字,脸部原凝重的表情豁然开朗,用酒精棉擦拭了小女孩十个指尖,接着用细针尖一一戳向小孩十个指尖,在离指甲的一点五毫米处刺破后,压出一滴血,压出的血全是紫色。这中医称之为“十宣出血”,其作用可在短时间内醒神、排毒等,此法对昏迷患者特有效。小女孩十指出血约二十分钟后,脸色开始有了红晕,眼睛也微微张开,神志已开始清醒。男人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小女孩得救啦!随后,父亲对男人说,小孩是食物中毒(亚硝酸盐),如晚来半小时,就有大麻烦了,青菜没煮熟烧透吃后,就会发生这情况。父亲建议小孩不需住院,回去好好休息几天,随后开了一点药片,给男人带回小孩服用。

父亲从医五十余年,在他那简陋的门诊室,以救死扶伤为天职,拯救挽回了数以万计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在父亲的门诊室里的墙上,“一代名医,妙手回春”“救死扶伤,德医双馨”等锦旗,这些时时刻刻激励着父亲为吕城百姓解除病痛,为自己心爱的事业忠于职守,敬业爱岗。他到退休时,医院领导及地方百姓仍坚持要求继续工作,发挥余热!父亲在退休以后的几年中,一直工作到身患重病,才依依不舍脱下那心爱的白大褂。父亲一生有志于治病救人,悉心把自己所获得的医学知识,践行于每一位病人。风风雨雨几十年,他接诊无数,从来没有出过差错,“不为良臣便为良医”,父亲医术医德的光辉形象和声誉,永远铭记在吕城百姓心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