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吕城》的头像

《吕城》

内刊会员

随笔杂谈
202406/12
分享

想孩子所想 做孩子所想

吕城中心小学教师 赵志忠

教育的真谛在于知孩子之心,观孩子之面,想孩子所想,乐孩子所乐……一切缘于孩

子。

——题记

听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读《窗外的小豆豆》是失职,怀着对本书的神往,便从学生那借了这本书,翻阅起来。越往下读,越发觉得这果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这本书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黑柳彻子的自传体小说,真实自然,非常值得老师、家长、学生阅读和思考。

读完了这本书,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是童话般的世界。在这里,“怪怪的”小豆豆学会了热爱书本,学会了关心别人;在这里,没有歧视,没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与爱心,宽容与真诚;在这里,同样会体验到恐惧、无奈与忧伤,所有这一切,让小豆豆成长为一个情感丰富、心地善良而又单纯快乐的孩子。可以说,在巴学园里,没有规矩,没有距离,没有压力,只有鼓励和肯定,就像小林校长经常说的:“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可见,良好性格的培养,远比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我想:如果,大人们(包括老师和家长)都能像小林校长那样,我们的孩子该会有多么幸福!

童年意味着快乐,学校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应把快乐还给孩子,把孩子从单纯的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惟其如此,学校才能对所有学生都肩负起责任,做到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这是理想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理当顺应孩子的天性,真正以儿童学习的特点和兴趣来选择学习方式、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把孩子快乐、自由的童年还给他们!

在巴学园这个全新的学校,小豆豆和她的同学们几乎每天都生活在一种新鲜、快乐之中。

——这个学校没有固定的座位,学生们可以根据当天的兴致和其他情况,每天换一个自己喜欢坐的地方。

——学校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由女老师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都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们说:“好,就从你自己喜欢的那个题开始做吧!”

——学校集体午餐时,校长会瞧着同学们自带的饭菜,问道:“有海里的味道和山里的味道么?”

——学校可以依照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学习和活动的内容。

——学校为了消除一个残疾孩子的自卑,而让所有孩子裸体游泳,让孩子明白“所有的身体都是美好的”这个简单审美理念。

总之,这个学校的一切,都和小豆豆原来经历的学校教育截然不同。在巴学园完全开放式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小豆豆所有的好奇心得到了良好的释放,所有的个性都在“大爱”的包容中自由成长。小豆豆每天都迫不及待地想着到学校上学,并在这种迫不及待中一天天长大,长成一个充满智慧和善良、充满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的好少年。

从巴学园走出来的孩子无不怀念这个乐园,无不深深地感激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人——小林宗作校长。小林校长深谙教育学、心理学,更重要的是他真心地爱每一个孩子,有了爱,就有了宽容、赞扬、期待、鼓励、尊重……在小林校长的眼里,孩子们就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对于那些“顽劣”学生或者身体有残疾的孩子,他总是想尽办法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保护他们小小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他不会阻止孩子们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他也不会要求孩子们刻意地去做什么事情,他总是努力地寻找一些可以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小林校长的教育观念是很多家长和孩子们渴望的,所以大家都希望能有小豆豆那么幸运,我也是,因为我也是家长。

幸运的小豆豆还有一个了不起的妈妈。当小豆豆告诉妈妈,晚上要到学校露营,半夜里起来看用作教室的废旧电车如何被弄到学校中时,了不起的妈妈首先想到的不是安全问题,不是耽误学习,而是“小豆豆从来没有机会看到这种情景,还是让她看看为好”;当学校组织学生晚上到九品佛寺院里进行“试胆量”游戏,让孩子们去捉“鬼”时,妈妈对这样的教育,也是没有任何质疑,仅仅是叮嘱小豆豆别把手电筒丢了。这个母亲,对于巴学园中组织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理解还是不理解,都予以了绝对的信任和支持。作者黑柳彻子在书的后记中说过一句深情的话:“在此,我想对我的母亲,表达我发自内心的感谢……能拥有这样一位母亲,我实在很幸运。”

读完这本书,我看到了宽容、博爱,看到了顺从甚至是妥协,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会把顺从当作是一种无奈,把妥协当作是一种放弃,一种不负责任。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孩子的许多行为和想法,在大人看来也许不可思议,甚至无法接受。当我们遇到这类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生硬地阻止。事实是,表面上孩子是停止了,可内心呢?或许会更加强烈地想去做此事吧。若是我们愿意听听孩子的想法,再给予他们合理的建议,也许更会被孩子们所接受,且怪诞的行为也会随之而得到改正。

这让我们不得不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在爱孩子,还是在伤害孩子?作为教育者,我们无力去改变一些制度环境,但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真正去理解他们,以他们需要的方式来爱他们,来引导他们。作为已经为人父母、为人师的我们,只有俯下身子弯下腰,走进孩子内心世界,倾听花开的声音,想孩子所想,做孩子所想,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出发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