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美
有些人来到世上,注定是要成就一番事业的。
“群雁高飞头雁领,船载万斤靠舵人。”一个企业一个村能否发展壮大,关键看掌舵人,而掌舵人的家国情怀,智慧理念和实践能力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为民请命,造福乡梓。身为企业老板同时又是中心村党委书记、村主任袁建国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是较早进入实业的企业老板,稳健的经营和智慧的交际,让他的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他的能力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认可。担任集镇区域内的荆茄村书记后,他超前思维,构筑蓝图,励精图治,务实作为。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村镇面貌得到改善,村级经济稳定发展。荆茄村与焦巷村合并为中心行政村后,他当选为村党委书记,并连续二十多年被选为市人大代表,他有了更大的施展才能的舞台。通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该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镇江市文明村”“六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很多荣誉,2022年启动的恽家自然村建设改造,更是让中心行政村再上新台阶,成为“国家级防灾减灾示范村”“省级生态文明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袁书记的前瞻决策,果敢行动,和现代理念,他一旦确定了发展目标,就会坚定有力地去践行,让蓝图变为现实。这是他对家乡的深情和热爱,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党员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说起袁书记,当地村干部和百姓无不动情地表示,没有袁书记,就没有中心村的今天。
今年62岁的他,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温文尔雅,两鬓华发早生,或许是过度操劳的原因吧。他为人低调,不愿意宣传他,觉得自己做这些事都是应该的,但我觉得先进人物应该得到推崇,让身边的人和后来的人学习和效仿,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中心村副书记顾金敖是袁书记工作上的好搭档。一个是坚定的决策者,一个是有力的执行者。随着顾书记的讲述,让我深入了解到袁书记为中心村做过的事,一些平时我们不能得知的细节被挖掘出来,让我看到一个更真实更具人性魅力的村书记、企业家。
1962年出生在运河井茄园村的袁建国,父母务农,兄妹7个,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灾难不断的年代,父母还是供他上了学。他天资聪颖,上学期间成绩优秀并一直担任班长,学生会主席等,小小年纪就展露出了领导能力。1980年,在运河中学高中毕业后,就跟着大哥去上海打工。做过泥瓦工的一段经历磨炼了他的意志,看到了人间的疾苦,也在心底埋下了关爱他人的种子。
两年后,他回到家乡,考上运河镇财会班,一年后进入企业上班,边上班边自修大学课程。那时的他珍惜自己拥有的一份工作,为人诚恳,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强,深得厂领导的信任,从1984年到1992年,先后任丹阳市二轻电镀厂出纳、财务科长,运河工业公司财务审计科长。在企业和公司从事财务工作10年,让他了解了企业运作的流程和管理模式,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关系,后进入一个资不抵债的集体企业。经营之初的艰辛有目共睹,少资金、少技术、没有管理经验,销售渠道不通,哪一样不行都是要命的问题。袁建国的性格中有坚韧不屈的一面,一旦下定决心,就会迎难而上,克服种种阻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1994年,他所在的“丹阳市金属材料厂”,做的是特种钢生产加工业务,经过一年的市场调研和努力,他的厂收益颇丰。在办厂的过程中他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眼界思路胸怀不断开阔,并得到运河镇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让他出任荆茄村党支部书记。
在中心村成立之前,荆茄村和焦巷村是分开的,下面管理着7个自然村。那时33岁的袁建国接手的荆茄村是一个负债几十万元,到处都是土路的烂摊子。袁建国一度流露出焦虑和担忧,但既然组织信任,那就要把自己的光和热发挥出来,勇于挑起这副重担。荆茄村一部分在运河集镇上,他认为此时发展村经济和留住人才是首要的任务。他动用多方力量筹资,建了一个荆茄村委会,又在向阳河的北岸修路,路边建了一排长长的门面房,一部分出租给效益较好的天裕旅游用品公司,收取租金。其时镇上还没有建好的商品房,为了留住镇上办企业的老板、厂里的高级人才以及外来人员,能在运河镇留下来安心工作生活,他决定在这里建居民住宅房。说干就干,镇上李东组拆迁后,他自己在此带头安居,其他私营业主和老总纷纷效仿,一时间,向阳河北岸的一栋栋居民住宅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成为当地一大景观。一举三得,既发展了集镇,美化了环境,又获得了经济收益,还留住了人才,增加了集镇的人气。几年下来,荆茄村扭亏为赢,此举获得村民的一致肯定。
九十年代的运河镇还是一个经济和面貌都比较落后的集镇,街上没有像样的建筑和楼房,基础设施陈旧,商店商场零零落落,不成气候,道路也狭窄不平。袁建国心系运河镇,多次提出符合全镇发展规划的建议。自己还拿出一部分钱来修建镇上的主干道,维修道路两旁的危房。那时的运河镇治安也不好,地痞流氓一动就在街上闹事,他觉得这会给乡镇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必须整治。他多次提议政府,依法整治,该抓就抓,绝不留情,整治后效果明显,以后街上寻衅滋事的难见踪影,运河镇迎来了良好的社会秩序,为运河镇创造了好的营商环境。镇上的银行、医院、邮电局、学校、工厂等都在荆茄村的土地范围内,一旦涉及到土地征用纠纷,都是袁建国身先士卒,亲自上门拜访调解。村民和村干部都说,运河原先的老集镇有今天这样繁荣的景象,袁建国出了很多力,功不可没。
袁建国对教育事业非常重视,他觉得一个地方只有尊师重教才有未来和希望。1996年前,荆茄小学和幼儿园设施很差,面积又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希望自己能为家乡的学校出份力。可资金从哪里来?这不是一笔小数字;扩建的土地从哪里来?他一次次往市里跑,利用一点人脉关系找人,希望能尽快把申请建校的项目审批下来,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他多次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村民村干部会议,听取大家的不同意见,制定土地调整方案。荆茄村的村民有的涉及到自己的田地调整,很不配合。白天事情多,袁建国就利用晚上时间走门串户,做工作,向村民解释扩建中心小学和幼儿园的好处和重要性,让村民心服口服。他带领村干部对荆茄村各组土地调整用于中心小学和幼儿园的建设项目,后又克服重重阻力把运河镇所有小学合并到了新建的中心小学,扩建后的运河中心小学,校舍整齐美观,设施齐全,师资优良,校园被花木覆盖,是当时丹阳市农村最漂亮的中心小学。运河镇的孩子们能在这样美丽的校园上学真是一种幸福。袁建国每次走进崭新的校园,到处看一看,听到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就会很开心。后来他发现运河初中竟然没有一条好的路进校门,每天学生必须从村民门口经过,车辆因拥挤堵塞无法通行。他召开会议,制定方案,又亲自上门动员学校旁边的几户人家搬迁,并给予较好的安置补偿,把空出来的地方建了一条水泥路通向校园,另一头连接泰定北路,为师生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001年7月,荆茄村和焦巷村合并,成立了中心村,这是开端、机遇,也是挑战,一切都在变化中,也在摸索中。袁建中担任中心村党委书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向阳桥至焦巷村的村口建了一条水泥路,原先是砂石路,车子出行很不方便。这条路花费了二十多万元,是他发挥乡贤的力量,四处筹资,自己也出了很大一部分钱。
2003年,丹阳至常州老机场路修建,经过中心村,这是丹阳市的一项大工程,必须保证高质量完成。但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又出现了拦路虎,属于中心村的贡家村就在这条路的旁边,一些老百姓对动用他们的田地得到的补偿不满意,不让修路,不让搞路两旁的绿化植树,局面一度僵在那里。袁建国没有用命令或者强行施压的手段,而是以一个党员的身份,以一个最基层干部的姿态,亲自上门找村民谈话,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该补偿的绝不少一分。在这过程中他又自己出资三万元,帮贡家村村内浇好上了水泥路。
运河集镇在中心村的东部建造工业园区时,涉及到土地征用的问题。他又出谋划策,辛苦奔波,为双方积极调解,对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起到了推进作用。可以说,中心村哪里有困难,有阻力,有需要,他就往哪里去。只要在他能力和管辖范围内,他不怕麻烦,义不容辞。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责任感、使命感。他是一位“两强”型的书记,在2003这一年,他再一次创业,江苏天元金属粉末有限公司成立,以后成为当地一个响当当的企业,聚焦高精尖产品,打入欧美市场,年产值上亿元。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这背后是他的勤奋、精进、胸怀宽广对他的加持和酬劳。
2005年,丹阳市各个乡镇合并,运河镇划归吕城镇。中心村位于吕城镇北部,区域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17个自然村。全村人口3187人,1045 户。这里土地平坦,一年四季气侯适宜,以种植水稻、小麦、蔬菜、苗木为主。继任中心村党委书记的袁建国,同时兼任中心村村主任。这以后他一如既往,对中心村的发展做了很多事情,投入了很多精力。
2008年,城际铁路扩建,袁建国对铁路沿线土地补偿款向市里提出议案,得到落实,半年内顺利把沟湾里村拆迁村民安置至李家小区。
为了让村民有一个娱乐休闲的广场,2012年,袁建国向吕城政府提出建议修建中心广场,地址就选在恽家村旁边的李前组自然村。一个村的拆迁涉及到方方面面,工作细致到有时让你无法想象的地步,每户村名都需要签字才能同意拆,特殊人群需要特殊照顾,有的住户跑了十多次才把问题解决。值得高兴的是,这时候顾金敖副书记已经在中心村任职,和他一起挑起了重担。顾书记也是一位非常有责任心和能力的人,以前一直在厂里担任生产厂长,工作经验丰富,也特别善于与人沟通。这是他的长处,担任村干部就是要和老百姓打交道,做工作,这正好让他的优点得到发挥。 袁书记非常信任顾书记,村里的大小事情都放手让顾书记去做,顾书记不能解决的他亲自出马。袁书记在开会的时候经常对人说,他想到的东西,顾书记也想到了,他没想到的,顾书记也想到了。两人的配合默契程度从中可窥一斑。袁书记主要是把握好大方向,总揽全局,运筹帷幄,这也符合他企业家的身份。这次两位书记带领中心村委会的干部对李前组进行拆迁,将村民安置在前面新砌的一栋栋二层楼房里。这些楼房整体规划,外贴砖墙,带有庭院,让村民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每到夜晚,住在集镇上的和中心村周围的村民也都赶来,中心广场上热闹非凡,跳舞唱歌的,打球的,散步闲聊的,也成了孩子们玩乐的天地。
2000年后,全国就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造房子,修路修桥,农民进城打工,办企业,科技和教育医疗的发展……城市乡镇在巨变,农村在巨变,个体的每个人也都处在这种时代车轮滚滚的带动下,生活发生了改变。
2013年常州机场扩建,对王三村、史家塘、荆茄园三个自然村拆迁,搬迁至荷花池小区一村。2014年,航空航天产业园项目推进,又牵涉到郭家组、华家组的拆迁,均安置在新建的荷花池小区一村和二村,而荷花池小区的建设又二次征地郭家村和贡家村。2017年,丹阳至常州的357省道建设,贡家村部分居民拆迁,安置在李家小区,涉及到中心村11个组的土地征用。每一次拆迁征地都是对中心村党员干部的一次考验,需要挨家挨户做工作,一旦做不到位,矛盾就会加剧。袁建国统领全局,合理规划,如何安置,一次次会议,要做到绝不让老百姓吃亏,还要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满意感、幸福感。基层工作最难做,基层干部最难当,但乡村要振兴,这些工作必须要有人带头去做。当做出了一点成绩,看到乡村面貌的改善,他是欣慰的。
为了中心村更好地发展,按照组织部党群服务建设要求,袁建国又带头筹资建造中心村委会大楼,面积2200平方米,前后共花费500万元。位置就在向阳河的南边,紧邻中心广场的东边,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其间。建好后的大楼美观大气,既提升了中心村的整体形象,也给来这里办事的百姓、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环境。除村委会办公用房,大部分房屋,出租给万融大酒店。老的荆茄村委会也出租出去,给村里带来几十万的收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全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农村治理水平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村里有钱,才能带头致富于一方。现在的中心村因为管理有方,颇有盈余。用于出租的门面房1668平方米,移动塔、电信塔若干,土地征用管理费,还有各种补助收入,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九十多万元,2021年村集体收入108万元,且年年都在增长。
一个镇、一个村经济好不好,和企业的发展是紧紧相关的。中心村具有典型的苏南地域特征,村民创业办厂的积极性较高,村域内民营企业很多。辖区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三百多家,以生产户外用品、金属制品为主。袁建国一向重视村企的发展,积极为企业办厂征地提供方便,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万盛钣金、金力弹簧、天裕旅游、鼎泰公司等较大的企业先后在中心村落地生根,袁书记、顾书记又一次次去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优质的服务。并让掌握着资金技术与人脉资源的本村企业家作为“乡贤”,参与村庄治理和公益事业,鼓励他们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为民办实事,为村民服务,多做事,做好事,是袁建国当书记一直奉行的宗旨。从2012年到现在,中心村为30-60周岁的村民缴纳丹阳市总工会互助保险,已支出五六十万元。100多位得了重大疾病的老百姓,每人得到补助八千至一万元,村民得益70-80万元,有效地扼制了村民因病返贫的现象。他自己也会拿出一些钱来帮助特别困难的乡民。
为李家小区一期二期、恽家村、新兴村都安装了天然气。安装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的村民与村民之间有矛盾,管子不让通过去。村干部上门一次次做思想工作,做不通只能和燃气安装公司协商,单独安装。
搭建彩虹桥。原先向阳河北岸的村民来南岸中心村广场和村委会要绕一个大圈,给老年人带来不便,村民反映这个问题后,袁书记马上行动,动用个人关系筹集到了一笔资金,修建了亮丽的便民桥横跨在河上。现在向阳河河水清澈,两岸杨树高耸入云,风吹来,飒飒作响,走在新修的有护栏的步行道上,感觉这里真是风景如画,让人流连。
现在中心村的村民整体收入大幅度提高,个个有事做,大多数人在本村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医疗、教育、居住环境这几个重要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和改善。这一切得益于袁书记的领导力,顾书记的执行力,更是因中心村拥有一支强而有力的村干部队伍,他们的凝聚力、团结力、沟通力都一一值得称道。
属于中心村的恽家村的打造,是大手笔,是杰作,是值得一书再书的乡村建设的典范。
恽家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落后乡村一跃成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成为各地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乡村,这令人惊奇和惊讶,这背后凝聚了一群人的智慧和辛劳,凝聚了袁建国的心血。他曾说过,要建就要建成一流的特色田园村,建成标杆。这是他的雄心壮志。
恽家村在中心村广场的西边,原先经济落后,村上一度有脏乱差的现象,近几年才得到改善。恽家村命运的改变,从驻村第一书记王宝海开始。驻村“第一书记”是响应国家政策,要带领和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经济。2021年底,王宝海书记找到袁建国,提出在恽家村创建特色田园乡村,两人一拍即合。2022年就开始了筹划和动工。
这是一项大工程,资金第一位。王宝海书记利用自己的优势,主动与上级部门联系,协调多方力量,积极寻求资金、专业上的帮助。他全程参与了这项创建工作。袁建国作为中心村的第一书记,筹备项目资金也是义不容辞。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充分用好省市各级资源和支持政策,电话打了不知多少遍,市里不知跑了多少次,老天不负有心人,资金一步步到位。恽家村的建设费用最后总共用了1500万元左右。
成立中心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领导小组,袁建国担任组长,亲自指挥调度,定期组织召开推进会,听取村民意见,鼓励村民建言献策。
项目引进省城乡院设计团队,从策划到规划,再到施工对接,历经近10轮的方案修改完善,才开始建设。
村庄以“恽家启航.筑梦未来”为主题,着力打造镇江市首个乡村地区的应急避难示范场所、人民防空和抗震防灾科普基地。由于村庄距离常州机场10分钟车程,周边人口众多,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具有必要性、紧迫性、示范性。利用中心村广场及其它空间建设,可容纳疏散人数一千七百多人。
村庄改造中,村民矛盾不可避免。有些矛盾袁建国主动上门去住户家中解决。他和顾书记经常出现在村里和施工现场,听取意见,查看进程。有时村民晚上八九点钟还看到他们在恽家村忙碌的身影。他对施工要求特别严格,对施工质量抓得很紧,决不允许豆腐渣工程出现在他手上。走在恽家村,我们能处处感受到恽家村打造的细致与用心,它的表里是统一的。经过一年多的打造,恽家村终于完美蜕变。
走在恽家村,移步换景,处处赏心悦目。沥青马路通往每户人家的门前,节能路灯具有现代感。一栋栋楼房、平房均粉墙黛瓦,庭前屋后整齐的花园和菜园,垃圾箱分类放置。在恽家村的东边,经过清理疏通整治的河流环村而过,河上亲水平台,凉亭小桥,好一幅江南水乡画卷。青青的草地上是户外露营场地,孩子们在游戏在奔跑。踏着林间步道,还能欣赏到近在咫尺的农家田园。广场上建设好的航空观景台也是一大亮点,可以在此提供最佳的观赏飞机起降。还有篮球场等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法治宣教园、村委会里面建设的应急避难科普馆。走在恽家村,就是走在“闲适、自在、悠然”的宜居环境里。
居住环境好了,生活水平也要提上去。恽家村面积34公顷,户数82户,人口250人。村企以“户外用品创业村”为金字招牌,融合其它钣金、机械设备制造等企业,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俄罗斯等市场。袁建国带领恽家村积极寻求村企联合,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与村内万融酒店、天裕户外等企业开展合作,让企业增收与村民致富形成良性互动。一部分村民农闲时进村企打工,农忙时务农,种地生产两不误。2021年,村庄人均收入达到2.8万元,2022年人均纯收入3万元……恽家村的发展也吸引了人才的回归,带着资源、资金、技术和智力返乡,壮大企业的根基,让恽家村的未来可持续发展。2023年年底,恽家村又被评上了“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这是多么让人激动的事,全村人奔走相告。袁建国的美好乡村梦终于实现,恽家村民的宜居梦终于实现。现在的村民自信了,都为自己是恽家村的一员而自豪,往日的愁苦已经淡去,挂在他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而这正是袁建国书记的追求和心愿。
顾金敖副书记在恽家村的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头到尾事无巨细都参与了其中。对于自己辛苦的付出,他说在这上面我从不想得到什么东西,我就是要感受一下在这特田建设中每时每刻的幸福感。多么质朴的语言,和他的为人一样。
作为连续五届的丹阳市人大代表,二十年来,袁建国累计提出议案60多件,大都是重要议案,且都得到了政府的重视,落实或在计划中。他敢于善于进言的形象给市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2009年,他首次提出“关于拓宽改造丹运线、机场路的建议”,以后每年都提出该议案,听取政府的意见与回馈,10年的等待与坚守,2019年357省道机场路通车,终于为这项议案划上完美的句号。从丹阳至中心村开车只要20分钟,至常州机场30分钟,大大缩短了通行时间,议案为吕城人民和沿线乡镇争取到了一条经济腾飞的交通“大动脉”。这条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丹阳的东部园区建设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多次前往运河自来水厂观察调研水污染一事,并提出议案要求引入长江水,几经斡旋,最终成功引入。水是生命之本,运河镇人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饮水思源,仅这一件事就足够让运河人民不能忘记他。他还特别重视乡村教育和医疗,议案不断……他始终秉承“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全力以赴,有多少智慧和能量就发挥多少。他多次被评为丹阳市优秀人大代表,优秀党员,获得“丹阳尊师重教奖”,丹阳市乡村振兴优秀村书记。
他热心于社会公益,向慈善机构、学校、困难群众等机构和个人捐款捐物。他不仅让自己的企业捐出大量钱财,自己也捐,不仅在中心村捐,别的村也捐。在自己的企业甚至让残疾人就业,他用心良苦。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路人”,坚持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中心村6户建档贫困户,2017年全部脱贫。
这样一个杰出的,有影响力的带头人,一路走来遇到的困难曲折重重,有着不易为外人道的艰辛。世上没有一条路是平坦容易的,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用一腔热情倾注在这方故土上吧,回顾自己的一生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袁书记说,当了三十多年村书记,总得为老百姓做点事情,留点东西,将来年纪大后,想起在自己手上都干了哪些对乡民有利的事情,心里觉得踏实。既然当了村书记,就得尽自己的能力,为老百姓办事,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使命。我希望能继续努力,为老百姓再多干些好事、实事,让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袁书记情系故土,把青春年华倾情奉献给了家乡,用汗水和智慧将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具体落实到了新农村建设上,广大村民不会忘记他。
恽家“特田村”的成功打造,只是中心村新发展的一个开始,如今,更高更远的蓝图又在绘制,有理由相信,中心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