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德
我生在小县城,长在小城市,从小没在农村生活过。所以,经常有人说我不懂农业,对农民没有感性认识。其实,自从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虽然换了很多岗位,却一直没有脱离一个“农”字,撰写的“三农”工作文字,财政部网站现在都能查到。我太了解农业,太体谅农民,太在意乡村振兴的进程了。
高中毕业后,我分配进入粮食系统,在植物油厂当工人,后调入粮食局,对于粮油的加工、仓储、交易有着深刻的体会。政府办工作期间,经历了免除农业税、粮食保护价、农发行成立、发放种粮补贴等重大涉农改革事件。后来去了乡镇,践行“三农”发展。到财政部门以后,分管农业项目实施、发放种粮补贴、修建农路农桥等工作,对农民疾苦和农村发展深有感触。跟农业打了四十多年的交道,深感对“乡村振兴”有话要说。那么,我国的乡村振兴到底路在何方?维持现状、小打小闹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转换思路,从根本上解决瓶颈制约,实现逆转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不兴、农民不富,社会根基不稳。因此,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非常重要、非常及时。要抓好这件事,就必须客观深入分析现状、对症下药。
那么,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到底怎样呢?我国地大物博,是农业生产的产量大国,2023年,粮食产量达到6.95万吨,加上蔬菜水果等其他农产品,总量在全球排名第一。但农产品的整体品质并不高,从如今的健康要求看,还呈现逐步下滑的趋势。有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曝光以后,令人发指。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进展缓慢、任重道远。具体表现在:
农业少名牌。我国名牌战略早已深入人心,手机有华为,空调有格力,电器有海尔。而农业大国,却没有消费者耳熟能详的知名农产品名牌,真正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占比很小。由于缺乏品牌保障,消费者无从识别,农产品市场鱼龙混杂,对健康存在潜在危害的农产品大行其道。有的药水浸泡,有的“梳妆打扮”,有的徒有其表。农产品消费市场也没有严格的有机农产品、生态农产品和一般农产品的区域划分,没有做到消费分层。
农民低收益。农业是明显的弱质产业,农本高、售价低,稍有不慎就会亏本。由于农产品销售价格事关国计民生,特别是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低收入人群抵御通胀能力差的社会环境下,国家对农产品价格控制近乎苛刻。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开支中,农产品消费比重偏低,有时候一筐菜换不回一条烟。农业生产获得的收益与付出的成本不成正比,农民收入一直处于偏低水平。
生产无底线。因为农产品市场供求失衡,又没有名牌效应,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为了维持生存,只能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甚至激素喷洒,以降低用工成本,应对亏本风险。我国对农业生产过程监管偏松,工厂有安评、环评,动辄罚款。对农户农药化肥的用量只有规定,没有对土壤及周边水源的污染检测,也没有具体的处罚条款。农产品进入市场后,检测也是最低限度的标准,农药残留不超标就行,短时间不中毒就行,但有害物质、微量元素的长期侵害不作考量。
造成这种恶性循环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有两点。
从宏观层面看,是供求关系失衡。古人云:“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农产品价格低了,农民受害,价格过高,市民消费者遭殃,应该保持一个平衡点。长期以来,经历过饥饿的国人,对粮食短缺记忆深刻、心有余悸,甚至“谈粮色变”,粮食安全被无限拔高。如今,饮食结构调整,走向“菜多饭少”的营养时代,农产品消费观念也在转换。蔬菜水果与粮食相互替代,进入“大食物”时代。但是,在思维定势之下,粮食供给的宏观计划制定不精准,缺乏科学测算,导致“粮食安全”被无限放大,超量进口农产品(粮食和水果),以至于消费市场农产品供大于求,价格偏低。国内农产品由于销售不畅,导致变质浪费。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农业部长答记者问时说:2023年,全球农产品涨价21%,我国只涨价1.7%。他还自信满满地说,我国没有出现省市之间紧急调粮的情况,这同样说明储备超量的事实。网传我国市场供给的大部分是陈粮(储备一年以上)。假如全国农业停止产粮,粮食储备够吃两年左右。
在这超量储备的后面,也有利益驱动因素。部分大型涉粮国企,利用国家外汇采购的粮食,价格大大低于国内粮食收购“保护价”,哪怕是粗放化加工,也能产生高额利润,从而冲击了市场价格体系,客观上压制了民营粮食加工企业生存空间,破坏了市场公平原则。如今是“大食物”时代,对待粮食安全问题也该与时俱进,实事求是。资料显示,我国粮食消费逐年下降,从2013年到2021年,人均下降4.1公斤,降幅约2.76%。可是,我国的粮食进口却在逐年增加。在这几年进口增量最大的小麦、玉米、大麦和高粱等四个品种方面,今年一季度合计进口1879万吨,创下历史纪录,是2014年以上四个品种全年进口总量的1.6倍。
粮食是食品,保存难度大,一年以后就变“陈粮”,过了一定期限就成了陈化粮。超期储存后品质下降,就要低价转给工厂酿酒、制醋,变质的陈化粮只能用于制造酒精。价格落差形成利益链条,不仅造成资金浪费,也容易滋生腐败。
从微观层面看,是缺乏“优质优价”通道。我国农业逆向下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优质农产品卖不出好价格,缺乏“高品质、高收益”的示范引领。究其原因在于农产品缺乏优质名牌的培育。
在国家政策鼓励下,我国也开始推动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要打造一个高质有机的农产品名牌,至少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周期,前期亏本是必然的。由于农民的实力不强、眼光不远,一旦亏本,掉头就跑。很难坚持到取得消费者信任、品牌创建成功的那一天。因此,经受亏本的农民提起有机农业就心有余悸。
资本投向农业以后,资金相对充裕,但是,资本的嗜血性注定是短期行为。他们首先介入农产品流通环节,线上线下大肆发展连锁农产品销售,生鲜超市蜂拥而至。但是,产品来源大部分还是传统农业,虽然打着生态旗号,最多只控制农药残留,但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缺乏监管,渐渐也丧失了市场信誉。有一部分资本投入农业生产,大搞智能大棚、喷滴灌种植的规模化,玩弄“卫生洁净”的噱头,但管道输送的依然是农药化肥和各种催生素,真正高品质有机农产品占比很少。从而,也没有形成农产品的名牌效应。
因此,我国农业生产没有“高品质高收益”的正向示范,而是向着一味降低农本方向发展,形成滥用农药化肥激素的逆反效应,导致农业污染对土壤和水源的深度伤害。田野上青蛙、昆虫几乎灭绝。
本人分别两次赴日本和中国台湾考察农业,体会颇深。他们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大都采用“防虫网”设施,简单的道理是:虫子进不去,才能少用药。农产品消费市场有着严格的分区,有机农产品区域价格高、品牌明,其他区域的农产品价格落差很大,满足各个消费层次的需求。一次参观市场时,一批警察如临大敌,把有机产品摊位围了起来,原来是在有机蔬菜中检出农药残留。带来业主问话,坚称没有用药。经过调查,那日遭遇强台风,邻家菜场喷药飘洒到他的田里,造成如此结果。官方依然以管理失当给予罚款。因此,有机农产品的信誉神圣不可侵犯,才会有农产品向优质生态方向发展的动力。
认清现实,找准症结,才能科学施策,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大数据时代,我们的行政管理应该走向精细化、精准化。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看待粮食安全,更不能罔顾事实、讳莫如深。要通过每年实际用粮、转换用途、变质损失等数据进行“倒算”,准确计算用粮需要,把进口粮食、储备粮食放在合理比例。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当事人,从计划制定到实际操作追究责任、严厉处罚。要严查粮食储备保管费用、陈粮处置、进口粮食加工等重点环节的腐败,建议进口粮食公开拍卖,国库直接收回差价,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减少国家进口粮食的外汇损失。堵住漏洞,合理进口,实现国内农产品供求平衡。农产品价格必须与种粮成本相匹配,才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有动力、有能力”向上走。
为建立农产品“优质优价”的通道,发挥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精品农业的示范效应,必须集全社会力量,协助农业生产单位打造名牌产品,在优质农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信任关系。首先,要运用财政项目补贴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态有机的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在做好预算前提下,逐年补贴亏损,挺过创建品牌的艰难过程。其次,实行特殊信贷政策,利用无息贷款、延长周期等措施,支持生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再次,改革原来的农机补贴等既有政策,用经济手段鼓励农民推广使用“防虫网”种植粮食、蔬菜、水果。并对其他有利于生态有机种植的器械给予补贴。最后,制定鼓励政策,在农产品销售环节减税免费,让生态农产品在品牌创建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降本增效。
有了生态有机的优质农产品名牌,就能得到消费者信赖,就能保持高价的销售回报,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周边的农民,在看到高品质农产品得到高收益成效后,就会相互效仿,生产有机生态农产品,从而带动全国农业良性上升。
总之,现阶段一定要从农产品供求平衡入手,适量进口,保障国内农产品的价格回归。同时,精心打造农业名牌,发挥农产品“优质优价”的示范引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健康水平,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