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范景来的头像

范景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8/02
分享

期待有温度的文字

期待有温度的文字

范景来‖北京

一天在网上浏览,见一位文友推荐了一篇文章,如是写道:这是一篇很有温度的文字,非常值得阅读,云云。

对于温度这个词,我并不陌生,它是测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指标。据词典释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指物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度量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度。

可见,温度是一个很确定的物理单位,温度的高低是可以测量的。长期以来,人们都是把温度用在物理方面。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温度也非常普遍,比如天气,每天都会听到天气预报,气温是多少,人们的出行需要注意什么。再者就是人的体温,人体的温度,有一个正常值范围(在36度——37度)之间,在这个范围内,表明人体是健康的,超过了这个范围,无论是高还是低,说明人的身体出了状况,严重的就需要就医了。人体的情况是这样,对于物体而言,我觉得也应该有一个正常的范围,这个范围,是保持物体特有属性的标准。超出这个范围,物体的属性就会发生改变,道理应该是相同的。

物理上的温度不难理解,也广泛使用。但把温度用在文字上,我还是很少遇见,究竟指的什么?我真的不太清楚。虽然也曾经见到有人这么说过,但并没有用心关注,直到看了那位文友的推荐语,我才有了关注的兴趣。

我小心地回问:“有温度的文字是指什么?”想寻求一下正确的答案。可那位文友迟疑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回答,想必她也在努力寻求,用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来回答。遗憾的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她才回答:“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看到别人用过,所以就借用了。”我想,她说的应该是真话。

我向来好奇,而且有些固执,不懂得东西,总想弄个明白。于是,便求解。百度一番,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查阅词典,也没见过有这样的说法。因此,可以断定,这是个“创新”。不过,虽然没有弄清楚确切的含义,但我对于这样的使用确不排斥,反而觉得,用温度来形容文字,好像很文雅,也很时髦。生活中,有时不完全明白倒不是一件坏事,反倒是,你如果完全明白了,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朦胧的感觉不是很好嘛?这正如当下,很多人都喜欢写诗,朦朦胧胧的,让人既明白,又不完全明白,恰到好处。也有些人解释说,那就是一种境界。仿佛,如果你没有那种境界,你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的。如果你理解不了,切不要声张,一旦声张,便暴露了你得水准,定会带上孤陋寡闻的帽子。

我也长时间纠结过,找不到那样一种迎合的状态,与世俗接轨,因此,感觉有些另类,内心常常困扰,以致于闷闷不乐。

好在,我现在清醒了很多,并且对于用温度来形容文字,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首先,我认可这种使用。觉得这种用法很舒服。创新是永恒的,任何事物如果没有创新,就失去了生命力。文字也是如此。用温度来形容文字,很文雅,很前卫。也许是一个词,顿觉把文明和无知分的十分清楚。仅此一点,我觉得没有什么反对的理由。其次,既然使用,又需要让大家明白,需有一个统一的口径,这样才不会因为口径的不一,造成理解的不同,或者让理解出现偏差,那样,反倒是失去了用词的初衷。因此,界定一下,温度在文字上使用的内涵,显然有些迫切。但如何确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着实有些难度,究竟是谁来做,又有谁愿意来做这项工作,显然,没有任何确切的答案。自然,落实起来,恐怕也是遥遥无期了。所以,我又觉得自己的思考,又有些多余,实属闲来无事。不过,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如实的说出来,也不是一件坏事,至少让大家有了重视的味道,对于日后的争论提供了一些谈资。

总之,啰嗦了很多,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我们的文化越来越好,推陈出新,日新月异。那样,我们的文化就会真的有温度了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