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范景来的头像

范景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9/19
分享

别让“朦胧”挡住“诗”的眼

别让“朦胧”挡住“诗”的眼

范景来‖北京

我喜欢文字,也常写一些拙文,以此来舒展一下心情,时有文字被媒体采用,心情自然是更好。只是对于诗歌,我并不懂,至于什么体,什么律之类,一无所知。只是觉得,诗歌要简短,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表情达意要精准,大有以一抵万感觉。因此,我喜欢诗歌,并常欣赏其中之美。

我接触的微刊平台不多,只有几个。H平台和我的生活距离最近,且群里的人几乎都在一个城区,闲谈聊天很自然亲近,所以关注的较多。H平台创建时间并不长,所推出的文字,以诗歌居多,偶有一些散文之类。几乎每期推出的作品我都要看,感觉散文好些,诗歌则不然,总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看不明白其中要义,不知究竟要表达什么思想。但别人好像于我不同,似乎看的很明白,看后都会点赞。有图标的,也有留言的,总之,意思相同:写的好!真好!

我因困惑不知道好在哪里,所以始终保持沉默,不敢忘语。我想,是自己欣赏能力问题,所以才悟不出其中的好。平台好像对那样的诗文很认同,因此经常推出,这也让我越发感到自己的差距。记不得什么时候,是听说还是读书看到,好像是说,诗歌要有一种朦胧状态才好,缘由是,让人有遐想的空间。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我也认可那种朦胧的状态是对的,自己需要调整改进,以期达到欣赏出好的状态。

不过,一天,终于有人发出了异样的声音,一位好友直言:看不明白。我因早有同感,于是便随即附和:同感。不料,接下来便引起众人对“诗”的热议。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有认可好的,也有不赞成的,不过,评论都很委婉,也许是怕伤到了和气。讨论半天,并没有一个共识。最终,一位文友给出的结论却让人回味:看不懂的是甲骨文,看懂的是白话文,又懂又不懂的就是诗。

我欣赏这个结论,觉得十分精辟,又恰到好处,对于写者和平台,都算是一个解脱。自然,在我的印象里,朦胧也成了诗的一个特点。

这种看法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去年年底才有了改变。年前,家里搞卫生,在清理旧书时,发现了一本中学生唐诗精选读本,随意翻看,里面很多作品我都熟悉。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些诗句简短精悍,流传上千年,经久不衰,耐人寻味,堪称诗中精品。按理说,那个年代,正是文言时代,诗句应该十分晦涩才是,可事实上,名家的诗句确那样直白,浅显易懂,没有一点拗口难解之处,更没有那种朦胧的感觉,因此,这也颠覆了之前我对诗的那种认知。

其实,一首好诗,不在乎语句的多寡,也不在乎词语的华丽与否,让人看懂,看明白是关键。如果读者看不明白,不清楚作者究竟是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那诗也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让人看懂,应是作者为文的一个原则。

我不知道,执意把诗写出朦胧状态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也不知道那个平台为什么又是那样的认同。作者创作是个心态问题,而平台的推出则有诱导之嫌,其实,那种朦胧没有任何的益处。记得鲁迅先生在创作时,总是把写好的文字首先读给身边的大爷、大妈听,直到他们听懂,听明白为止。可见,让人看懂,看明白,对于习文是何等的重要。当然,这也是对作品优劣判断的一个尺子。执意把文字写的晦涩、朦胧,或者机械堆积一些华丽的词句,不仅让文字本身逊色,也会失去很多受众的读者,没有一个人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揣摩一些无意义的意境,更不会有人去欣赏。

不知什么原因,H平台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推出作品了。是改革,还是在调整?不得而知。但愿平台今后在诗歌的推送上,少一些朦胧。刻意把文字撰写成朦胧的文友们,也需调整一下心态,早日写出更多好的作品。

总之,别让朦胧挡住诗的眼!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