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议“贫穷”
范景来‖北京
河北女孩王心仪2018年的一篇高考作文《感谢贫穷》,得到了满分成绩,也感动了无数人,并引起了无数网民的关注,一时间成了不小的热点。
她在文中写到:
尽管贫穷刺伤了我的自尊,但仍想说:谢谢你!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竟管她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夺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你让我和玩具、零食、游戏彻底绝缘,却同时让我拥抱到了更美好的世界。
对于这个女孩的经历,我十分同情,为她不畏困难,刻苦求学的行为所感动,也为她的这篇流畅富有哲理的文字所染。但感动之余,还想就贫穷,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贫穷好吗?当然不好。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没有一个人喜欢贫穷,没有一个人愿意贫穷。如果说贫穷好,那么我们就无需奋斗了?人生也就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了。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美好的生活,而美好的生活当然不是贫穷,而应该是富有。对于富有的理解,我觉得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方面,二是精神方面,只有两方面同时富有,才算是真正的富有。现实中,很多人对富有(或者贫穷)的理解,多为物质层面的。应该说,这是不全面的,也是错误的。真正的富有,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有机的结合,是同时富有,两者不可缺失,而且是统一协调的。这种富有才是我们所追求的,也是人生的价值所在。为了追求富有,才有了一代一代人的前赴后继,才有了人们的不懈追求,不断续写着人类奋进的诗篇。
倘若如果有人偏要说贫穷好,那我觉得一定是认知出现了问题。王心仪同学所说的感谢贫穷,我认为,她也并非是喜欢那种贫穷的物质状态,因为那种状态,没有给她带来任何幸福,毫无感谢的理由。其实,她也和其他人一样,同样希望富有,只是自己面对的是贫穷,确切讲,只是物质方面的贫穷。而精神层面,我觉得她非但不贫穷,而且很富有,因为她有一颗清醒的内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两个方面,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好的方面也潜在着不好的因素,坏的方面,也有可利用的因素,能够从坏的方面吸取有利的因素,化不利为有利,事情就会向另一方面转化,这是哲学所揭示的普遍真理。王心仪同学也正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物质贫穷带给她的积极因素,所以她才取得了成功,这一点非常难得,也是值得称道的。
当然,就王心仪同学的状况而言,并不是一个十分贫穷的境地,只是相对于一些有房、有车、有存款,甚至那种富二代家庭而言显得贫穷。倘若是真正到了连糊口、温饱、生存都解决不了的困境,那么,她不可能会有如此的成绩,更谈不上感谢贫穷的感慨了,因为贫穷带给她的是失望,同时,毁了她本应幸福的一生。
人在贫穷时候,往往会学会吃苦,学会坚强,让人奋进。这是贫穷给人们带来的积极因素和价值。但是,并非是所有经历贫穷的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主要取决于个人驾驭和转化的能力。应该说,王心仪是幸运的,她掌握了这个能力,化不利为有利,化贫穷为富有,进而坚强迎战困难,勇于战胜困难,进而取得了成功,我们应该为她祝福。但是,现实生活中,应该说,有更多的人确没有那么幸运,或者说,他们没有把贫穷转化为富有的能力,所以,面对贫穷,失败者可能还是多数。我没有做过统计,像考入清华、北大这样一流的大学里,真正家庭困难的学生有多大比例,但我相信,相对富裕一点的家庭还是占据了多数。因此,对待贫穷,我们必须客观、公正看待,不可偏激,不可盲目。
诚然,富裕常会使人颓废,不思进取,但这也只是一种可能。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点,而拒绝富有。就像是,开了窗子,会有新鲜空气,但同时也会进苍蝇一样,我们不能因为要进苍蝇,而拒绝开窗子。人的天生是懒惰的,这无可隐瞒,也无可指责。如何克服自身的惰性,这是我们始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始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最后的结论:正确看待贫穷。贫穷,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感谢贫穷,仅限于她给我带来的积极因素和价值。我们最终需要的是富有,是物质和精神方面共同的富有。
2018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