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范景来的头像

范景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2/18
分享

我的两次冲动

我的两次冲动

范景来

我是一个比较文静、从不招惹是非的人,也许这跟我从小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以及个人性格有关。始终秉承与人为善的处事原则,从骨子里不想与别人发生矛盾与争执。但记忆里,却有过两次让我出离愤怒,忍无可忍,动用“武力”主动出击的行为。两次行为的目的都是一个——保护我的母亲。可以说,我是为了母亲的尊严和荣誉而 “战”。

第一次,是考学以后第一年放暑假,我回到老家。一天上午陪母亲到村东集市上买东西,回来路过市场时,见村长的媳妇坐在自家房子后面的石头上纳凉,她家的房子后面挨着马路。当她看到我和母亲过来后,居然莫名其妙地骂了起来。出言不逊,指桑骂槐。起初,母亲并没有理会,我们径直往前走。村长的媳妇以为自己有理,或者以为我们惧怕她,便肆无忌惮,有恃无恐,骂得更起劲了,话里话外充满了污蔑和诋毁。因当时在场只有我和母亲,旁边又没有其他人,于是母亲便上前和她理论,可她非但不听,反而越骂越起劲儿。

村长的媳妇是一个远近闻名、蛮横不讲理的人,村里的人都知道。无理也要占三分,村民们都避而远之。自从她的丈夫当上村长后,她更是感觉有了依靠,高人一等,从不把别人放到眼里,因此,大家在背地里都称她为泼妇。母亲做事一向都是忍让在先,凡事宁可自己吃点亏,也从不沾别人便宜,更没有和谁吵过架、拌过嘴。当然,也没有人敢骂过母亲。

这次,村长的媳妇当着我的面儿骂我的母亲,羞辱我的母亲,让我无法容忍。我便大声喝令她闭嘴,并警告她,如果再敢出言不逊,我就对她不客气。哪曾想,她对我的警告置若罔闻,没有任何收敛的意思。是可忍,孰不可忍!情急之下,我迅速从地上捡起一块儿鸡蛋大小的石头,猛地向她砸去,村长媳妇见我在地上捡了件东西,预感情况不妙,便快速转身,急忙向自家胡同跑去,因为逃得快,那石头并没有砸中她,但她已经被吓得够呛,惊魂未定是肯定的。她怎么也没想到,我一个瘦弱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举动。她也一定会庆幸自己跑得快,不然的话,那石头定会要她的好看了。

村长的媳妇为什么辱骂我的母亲,我不清楚其中什么原因,母亲也没有和我讲过,但我坚信母亲的为人,一定不是母亲的过错。后来,村长知道此事后,专门到我家里向母亲道歉,说他的媳妇误会了母亲,让母亲别和她一般见识。自此以后,村长的媳妇再也没有做对母亲不尊重的事情。

另一件事,是在我刚参加工作以后。同样也是一个夏天,我休假回到老家,忘记了是什么原因,本家的一位侄子(大概八九岁)在大街上骂人,我上前去制止,他非但不听,竟然还骂起了我,而且还是那种国骂,这么小的孩子就学会了骂人,让我有些不可思议。起初,我并没有理会,认为他只是个孩子,还不懂事儿,觉得没有必要和他计较,也许过一会儿就会好了。但事情出乎我的预料,那个孩子把我的忍让当成了软弱,竟然有些得寸进尺,变本加厉。

也许他自认为我不敢揍他,或者是怕他,或以为他骂得有道理,站在那里趾高气扬、沾沾自喜。我实在是无法容忍,尤其是在我面前骂我的母亲,于是,我痛下决心,决定好好教训教训他。我冲到他面前,将他按倒在地,狠狠地揍了他一顿。那个孩子真的是怕了,也许自知理亏,便苦苦求饶。见孩子已经服软,我的目的已经达到,我也及时停止了武力行动。

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动手打人。虽然,打人不可取,但我也没有感到自己做错。因为,我是为捍卫母亲的尊严而战,是捍卫正义和良知。让人意外的是,那个孩子自从挨打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过骂人的行为。

这两次“武力”行动,都不是出自我的本意,因为我实在是不喜欢动手,骨子里也没有动武的基因。但两次动武,效果都出乎我的意料,也达到了让对方行为收敛,起到镇压嚣张气焰的目的。母亲在我的心中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任何人都不能够去亵渎。如果一味忍让,对方就会觉得你软弱可欺。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我也曾反思过,自己的行为有一时冲动的成分。俗话说,冲动是魔鬼。当初给村长媳妇那一石头,如果真把人打坏了,我就是再有理,也要为自己的过激的行为去买单,经济上的损失是小,还要承担法律责任。虽然老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长记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毕竟不是孩子的父母,适当教训一下是可以,如果给打坏了,也是不可取的。

人生的道理很漫长,遇到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必须保持头脑冷静,不因一失足成千古恨,小不忍则乱大谋。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去寻最佳解决问题的办法。动用武力不是唯一,能争取和平解决,才是倡导和追求的最终目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