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鸿达的头像

朱鸿达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30
分享

清丰七韵 | 杨泽江 ——百岁老人,风雨相伴的峥嵘岁月

这是一段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这是一幅丰功伟绩的恢宏画卷

这是一曲弘扬英雄的不朽赞歌

当历史的车轮风驰电掣地穿过硝烟弥漫的岁月,当年华的光影慷慨激昂地穿越战火纷飞的时空,那段历久弥新的光辉历程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一幅幅前仆后继的画面,一篇篇可歌可泣的事迹,一个个浴血奋战的身影,在我们脑海闪现,从我们眼前拂过,在我们心中永驻。

八百平方公里清丰那肥壮的膏腴之壤,似绸似缎似锦似绣,若脂若膏若乳若汁,养育了一代代清丰英雄儿女,赋予他们淳朴勤劳的品格,馈赠他们坚强不屈的气魄,铸就他们奋发有为的胸怀,激励他们砥砺前行的胆识。

清丰有被誉为“中原红都”的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这里曾是抗战后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这里是邓小平、宋仁穷和黄敬等老一辈革命家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这里成功试制出我军军工史上第一门大炮——“盖亮号”九二式步兵炮。

清丰有被称为“小延安”的清丰县古城乡梁村,这里曾是赫赫有名的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创建了我党直接领导下的四支队和黄河支队,直南特委、直南地委、冀南地委、清南边西县委、造枪局及我军后方医院等抗日机关和单位先后驻扎这里。

历史的苦难和革命的丰碑将永远无法忘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清丰辖区内曾发生过很多大小战斗,丰腴的平原沃土掩埋着无数将士的忠骨。这里的每个村庄都曾在战火中战栗,每条河流都曾在硝烟中抽搐,每片土地曾留下斑斑血迹……

对敌顽,清丰曾涌起恨的大潮;对亲人,清丰曾流淌过爱的大波。战争年代,清丰百姓见危受命,苌弘碧血,毁家纾难,勠力支前。

抛头颅,洒热血,用血肉之躯筑起万里长城。

勇担当,砥砺行,用忠诚信念绘就时代伟业。

历史值得铭记,英雄值得尊崇。

九月的清丰,秋意浓,花似锦,人如潮,我们扑入清丰的怀抱,面对新时代的崛起,高质量的发展,我们去寻访清丰那一个个鲜活的画面,一位位铁骨铮铮的人物……

  杨泽江 | 百岁老人,风雨相伴的峥嵘岁月

天寒地冻,荒郊旷野。

1944年冬,一个乔装打扮成农民的年轻人踌躇满志,步履铿锵,迎着凛冽刺骨的寒风踱着坚定的步伐,走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

他目光坚毅地望向远方,望向延安,想到将要走进那片神圣的沃土,将要见到毛主席,那个让他无比向往的革命圣地,内心激动万分,不由加快了步伐。

然而,从河南濮阳清丰到延安,靠双脚步行,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又谈何容易?

两地相距1400余里,不仅要穿越敌人两道严密的封锁线,还要时刻提防日寇及国民党特务的围追堵截,巡查盘问。

浴血奋战的年代自己的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个人的安危早已无关紧要。

当喷薄欲出的朝阳徐徐升起,淡淡的霞光从东方云翳中透射下来,一束束璀璨明亮的光柱照在贫瘠的大地上,也照在他身上。太阳缓缓升起,天地间弥漫潮湿的雾气渐渐消散,一股温暖的气息氤氲着迷漫开来。他停住脚步,转身回头望着正被金色霞光笼罩的故乡—清丰,不由感慨万千,爱恨交加。

他深情地凝望片刻,眼眸中流露出挚爱与不舍,心中升腾出仇恨与怒火。男人热血多壮志,革命峥嵘永前行。他毅然转身,步履铿锵地踏上征程。

1

他就是杨泽江,清丰县大流乡杨庄人,时年23岁,任冀鲁豫青年抗日救国总会主任,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此时正前往延安出席七大会议。

他年纪轻轻为何被推选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他又经历了怎么样的人生历程?走过了怎样的革命生涯?

1934年,他进入保定示范学校学习,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能够受到这样的教育,又成为一名老师,拿着稳定的薪水,本可以安稳幸福地度过一生,然而,很快他的人生足迹发生了急速改变。

1935年,北平发生了著名的学生爱国“一二·九”运动。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他的故土家园清丰沦为日寇的铁蹄之下,父老乡亲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拳拳之心,铮铮铁骨。

在国家存亡的危难之时,在人民挣扎的垂死之间,他夙夜难寐,见危受命,坚定报国信念,毅然做出决定,弃教从戎,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一条精忠报国的革命之路。

在家乡,参加了直南特委领导的抗日民军第四支队。1938年,他成为一名中共党员。

1940年任冀鲁豫边区二地委民运委员会副书记、边区救国总会代表团团长。

1941年8月中旬,晋察冀及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被日军重重包围。

冈村宁次,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调集日军及伪军7万余人,在飞行兵团的配合下,浩浩汤汤,对晋察冀及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进行分割、蚕食和扫荡,实施毁灭性大扫荡。

日伪军来势汹汹,采取铁壁合围、分区扫荡、梳篦清剿、辗转抉剔等战术,利用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企图以优势兵力摧毁晋察冀及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歼灭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主力。

杨泽江,时任冀鲁豫区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按照上级指示带领军民开展抗击日寇的斗争。

打游击战,昼奔夜袭,内外相连。

发动群众,诱敌深入,抽兵回援。

在一次反“扫荡”的斗争中,为了掩护队员及群众撤离,不幸负伤。

1942年,杨泽江采用外线的部队与地方武装、游击队紧密配合,积极出击,经过艰苦奋战,成功突出敌围,受到区党委通报表扬。后任冀鲁豫边区抗联总会青年部长。

2

一心向党,坚守信念,长途跋涉,肩负使命。

奔赴延安,赶到解放区,山高路远,险象环生,杨泽江几经周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经历了40余天,徒步700余公里,冲破地区重重封锁,终于在1944年初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清清延河水,巍巍宝塔山,深情地迎接了这位来自于河南清丰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优秀儿子。

到达延安后,杨泽江便进入中共中央党校一部第二支部学习,系统学习党的历史理论、革命历程以及共产党纲领。在这样的学习中,杨泽江终于盼到了向往的一天。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杨泽江正式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光荏苒,岁月静好。

杨泽江永远无法忘记那天,那个让他记忆犹新刻骨铭心的日子——1945年4月23日。

那天,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七大开幕式的主席台上,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巨幅画像,会场的两边挂着鲜艳的党旗,后面的墙上挂着“同心同德”四个大字。

在主席台的正上方,悬挂着一条引人注目的横幅:“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两侧墙上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等标语,靠墙边插着几十面红旗。插红旗的“V”字形木座是革命胜利的标志。

杨泽江坐在中央礼堂内,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精神振奋。当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人出现在主席台上的时候,他不约而同地与全体代表起立,热烈鼓掌。

在庄严的《国际歌》声中,大会秘书长任弼时宣布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毛泽东致《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

中国共产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为七大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杨泽江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

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总结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的经验,深刻地论述了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以及党的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3

革命圣地,红色摇篮。

1945年秋,杨泽江踏上回家的旅程。当他站在延河边回首遥望着渐渐远去的宝塔山,望着学习生活了一年零十个月的延安时,思绪万千。

和同志们生活学习以及大生产的场景历历在目,无论在教室宿舍还是在林边草地,大家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氛围浓厚,共同学习了党的历史、革命理论、革命知识、工作作风等知识,收获很大,为日后的革命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习之余,他和同学们一起种粮食、扎扫把、纺羊毛,参加延安大生产,晚上看电影,看《白毛女》、《逼上梁山》和《三打祝家庄》等众多新剧,让他终生难忘。

1945年冬,杨泽江回到濮阳被安排到鲁西南新建的荷泽、定陶、南华、东明4县工作,先后任抗日联合会主任,南华县委书记,南华、东明工委书记、中共华北局青委委员兼组织部长。

1949年5月,杨泽江按照上级组织安排,从华北南下江西。

1953年7月,一纸调令将他从华南分局调到海南,出任中共海南区党委副书记。杨泽江一头扎进海南的工作,一干就是16个年头。

天之涯,海之角,农垦情未了。在那片土地上,杨泽江成为今天美丽琼岛的拓荒者。

1981年7月至1983年3月兼任河北省农委党组书记。

1982年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1983年3月至1985年5月任中共河北省委常委。

1983年7月至1986年8月兼任河北省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

1985年5月至1993年4月任中共河北省顾问委员会主任。

岁月匆匆,人生易老。

离休后的杨老,一直生活在河北。

红色人生,使命如山;百年岁月,历久弥新。

回首杨老近百年的人生历程,无论是弃教从戎、负伤抗日,还是奔赴延安、拓荒琼岛,或是根植燕赵、离休坚守,杨老以老一辈革命家爱国爱党、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和公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本色情怀,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时代责任,奉献青春年华,谱写出彩华章。

注:本文写于2019年8月,发稿于2019年9月29日。

杨泽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5月13日19时2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