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网购了一本励志书籍,书名叫《摇着轮椅上北大》。该书作者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邯郸学院终身教授李春雷。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郭晖12岁时,因一次意外的小事故和因医生们的一再误诊致高位截瘫,那时的她小学还没毕业。面对不幸,郭晖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凭着惊人的毅力,克服身体诸多不适,微笑面对生活,完全依靠自学,成为北大百年历史上第一位残疾人女博士。《摇着轮椅上北大》除了郭晖坎坷又励志的人生经历让我心生敬佩外,书中呈现的那一幕幕感人又暖心的场景,非常让我感动。它是一种最朴素的真实,是一种心灵的震撼。如果用四个字形容,那就是“大爱无疆”。
(一)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郭晖,原本是一个健康、聪明、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喜欢跳舞、长跑,喜欢穿漂亮的裙子,心中有很多梦想。然而好像冥冥中有一双神秘的手在刻意地戏弄着她。郭晖压根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小毛病竟被医生一再误诊,经历两次开胸手术,经受了人间罕有的苦痛,虽然保住了生命,却成了一位高位截瘫需要父母伺候的病人。
不同于先天残疾,后天残疾要承受更大的心里和身体上的痛苦。于郭晖而言,家是最温暖的港湾,父母是她永远的依靠。在她最无助的时候,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宛如黑夜中的星光,帮助她走过人生中最黑暗的那段路,成就了她传奇而精彩的人生。
这个世上,有一种感情与生俱来,血浓于水,割舍不断,那就是“亲情”。为了给瘫痪的女儿治病,家里已债台高筑。要知道,当时的两万元外债可是相当于郭晖父母两人十年的工资啊。晚上,在女儿睡熟的时候,夫妻俩常常锤墙恸哭。那时候,也有一些好心人劝他们放弃郭晖这个“累赘”,可女儿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又怎能忍心呢?
亲情是血脉相连的纽带,是女儿前进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郭晖第一次去英语辅导班上课时,因教室在五楼,先由年过花甲瘦骨嶙峋的父亲背到二楼,再由母亲背上三楼,就这样两人交替着把她背进教室的时候,两人已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为了解决女儿考试难题,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的父亲绞尽脑汁想过很多办法都不成,最后突发灵感,把妻子洗衣用的搓衣板做成了女儿的“考桌”。但在去山东考试时,由于路上几次换车,匆忙中把女儿的“考桌”弄丢了。情急之下, 71岁的老人哭着祈求小旅馆老板,终被感动,答应了郭晖父亲的请求,同意把房间里的床头柜当桌面,并拿出工具让他随便拆。
普列姆昌德有句名言:对人来说,最最重要的东西是尊严。为了女儿,郭晖父母愿意做任何事,甚至放弃尊严。 2002年7月,郭晖接受“语篇与翻译”国际会议发出的邀请,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广州中山大学。对一个正常人来说,出趟远门无所谓,但对于一个瘫痪女孩来说,大小便是最大的难题。从邯郸坐火车到广州,需要20个小时。由于火车上不适合轮椅行走,而且火车的厕所里还没有坐便器。小便时,父母就用床单布把四处围起来,让她在座位上用坐便盆解决;大便时,父母四处拱手,恳请别人远远地避开,然后他们用床单布把她严严地围上,大便完事后,母亲用报纸把便盆盖住,快速地送往厕所里冲洗。父亲呢,一边不停地向别人道歉,一边用力地打开列车的窗户,把异味向外排去。此时,难堪已不算什么,他们早已把“尊严”抛在了脑后。
岁月无情似把刀,生活磨难催人老。郭晖去北大考试,一个女学生看着郭晖母亲满头白发和满脸褶皱,好奇地问:“老奶奶,您也考研吗?”我能想像得到,当郭晖的母亲听到这句问话时的复杂心情。
殚竭心力终为女,可怜天下父母心。正常人家,72岁的老人早应该颐养天年了,而郭晖的父亲,为了还债,为了女儿,满头大汗地奔忙在北京街头,成为北京建筑工地上年岁最长的打工者。夏天的北京格外炎热,父亲租住的小屋里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热得他中暑晕倒了,口吐白沫,浑身抽搐,痛苦无助地躺在水泥地上,呻吟着……
从小学直到考上北大博士,郭晖一路艰辛走来,实属不易。郭晖的成功,不仅是自己勤奋努力和坚持不懈的结果,同样与家人暖心的爱和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是分不开的。
(二)
施援手,乐行善,人间处处见真情。在郭晖的人生之旅中,她是不幸的,但同时又是幸运的。因为她的勤奋努力,她的自强不息让她这个残疾女孩儿不时遇到贵人相帮。
在郭晖情绪低落、迷茫的时候,教哲学的张明老师,告诉她可以自学精通一门外语,搞搞文字翻译;残疾人参加国家成人自学考试可以拿文凭;还可以参加学校的英语大专自考辅导班等。张老师的话像一盏明灯,让郭晖找到了前行的路。
俗话说:同命相连,惺惺相惜。一位在浙江大学读硕士的残疾人朋友刘建武得知郭晖还有20本考博书籍没找到时,热情地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他费尽周折,从网上帮郭晖找到了剩余的全部书籍,并通过QQ发到了她的电脑里,足有六七百万字。
也许上天怜悯这个不幸又坚强的女孩,求学路上总会让他遇到贵人。2003年3月,郭晖去北大参加考试。有一位好心的出租车司机明知道交规规定,后备箱盖不严实要罚款的,但他却还是把轮椅搬进了后备箱。明知会罚款,出租车司机却偏要为之。而交警也是通情达理的,特殊事特殊办。当他们看到车上乘坐的是残疾人后,马上举手行礼,挥手放行了。
北大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能考上北大不知是多少莘莘学子的梦想。我们也知道,像郭晖这样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一般大学是拒绝招收的。然而,北大不仅接收了她,而且处处郭晖着想,还为她大开绿灯。江苏省实验小学阜宁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周其东说:“教育就是爱的工程,有爱才能走得更远!”2003年8月29日,郭晖去区北大报到时,意外地发现她的宿舍被安排在北大校区的博士楼内。校领导还特别批示,破例为她在校区内单独分配一间宿舍,并允许家人陪读。更让郭晖没想到的是,报到第二天,她以后将经常出入的房间、楼道 、厕所、教室等地方的台阶全被铲平了,代之以适应轮椅行走的平缓坡道。校领导为一名残疾学生考虑得如此周到,怎能不让郭晖和她的父母感动呢?
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温暖。《摇着轮椅上北大》讲述的一桩桩、一件件的感人事件,充溢着满满的正能量。正如那首经典老歌《爱的奉献》里的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