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老彤的头像

老彤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03/19
分享

一缕清风扑面来

一缕清风扑面来

——评赵君玲的长篇小说《白天比夜晚美》

老彤

今年元月初,在古城西安与一帮文友聚会,大家饮酒赋诗,气氛活跃,尽显“一座城、半城仙”的味道。君玲那天穿着很得体的衣裳,只是静静地听着看着,一副从容、淡静的模样。

聚会快散的时候,她从精致的小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新书,有些腼腆地呈到我跟前:您帮我看看,我是第一次写小说,很是忐忑。说罢便匆匆离开了。留下的,是她眸子里基于对长者的信任和期盼而散发的光。

面对这种目光,我是丝毫马虎不得的。于是,工作之余,出于对一个文坛新手所付出的劳动和成果的尊重,我开始阅读她的小说。

说真的,读之初,我是抱着怀疑态度的,担心读不下去;读之中,我便被她书中设计的“诱饵”牵着走了,开始放不下了,和书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读之后,一连几天,我依然满脑子的故事情节,通过阅读,尝到了由咀嚼、反刍、回味而带来的愉悦、安慰和妥切。

君玲把她的书命名为《白天比夜晚美》是有着深意和寓意的。文如其人。从她的人生履历看,单一线条和简约色素,构成了她宁静加曼妙的人生路径,在这些脱离世俗、远离尘嚣的一方净土里,她没有经受过惊涛骇浪、电闪雷鸣、刀光剑影等突发事件,她对人世间的的看法是干净的、晶莹的、纯粹的,有着不夹杂质、不掺水份的爱和希望,所以一直保持了她人生的定力、内心的清纯、奋斗的初心,保持了对人生对爱情对未来童心般的憧憬和向往,因而使她的作品充满了正能量,彰显着真善美。正如她自序中所写的:我之所以给作品起这样一个名字,是希望一切都是正面的、积极的、阳光的、向上的,而不是黑暗的、颓废的、灯红酒绿的、醉生梦死的。

坦白地讲,这是一部精心结撰之作。它的面世,无疑有一种新风扑面,清月入怀的感觉。反映现代城市的小说是很难驾驭的,但作者却显示了娴熟的掌控能力,通篇采取轻喜剧、漫画式的手法,读起来幽默风趣,朗朗上口,酣畅淋漓,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更重要的是,在主题选择上,强调的是“正视现实、直面人生”的精神诉求;在写作的目的上,秉成的是“坚守初心、阳光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写作的风格上,既恪守传统的叙述风格,又汲取网络小说的现代元素,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亲切自然的感觉。无论是作品的主旨立意、结构布局、还是技艺技巧、语言表达等,作者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尝试,反映了作者鲜明的写作态度、立场和方法,在这一点上是难能可贵的。

君玲对城市的气息和呼吸是熟悉的,因而使她的视角和触角始终离不开她熟知的人事,写起来就得心应手的多。她讲述的是社会底层的故事,不只是单纯的反映爱情故事,而是深切而敏锐地探索了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问题。它以女主人公陈一一的爱情、工作和生活经历为主线,还原了生活中的诸多无奈,更展现了生命里不时出现的惊喜,突出一切选择都归于理性的生存意义。作者试图通过这些凡人凡事,来表达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如何端正生存的价值观、爱情的价值观和人生的价值观,依然保持初心、信奉阳光、向上进取的姿态和境界。这样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是精准的也是发力的,为作品本身加大了内涵和分量。

君玲怀着对草根一族的悲悯共情,去关注这个城市的情绪变化、去捕捉钢筋水泥的头疼脑热,去触摸弱势群体的喜怒哀乐。应该看到,当下城市,充满了浮躁与喧嚣,功利与自私,奢华与糜烂,有你想象到的苦难、想象不到的无奈,想象到的沉默,还有想象不到的抗争、想象不到的感动和想象不到的惊喜。在这种背景下,她所聚焦的重心不是上层社会,不是官二代、富二代或者“啃老族”上,她笔下的人物,他们为生活、为爱情而纠葛和努力着,像候鸟一样没有稳定可靠的工作,游弋在车流形成的奇幻光带和喧嚣奔忙的人群中;他们像羔羊一样没有明确的人生方向,徘徊在楼群远近林立、竞相攀比的虚光里;同时,他们又像蜜蜂一样不停地盘绕在城市的屋檐下,为了生存、为了爱情、为了房子、为了体面、为了尊严,为了漂亮地活着和优雅地老去,不放弃追求着、不懈怠奋斗着、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先走下去,变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文治哥的坚毅与温情、商子的任性与自负,陈家晟的冲动与执拗,方浩文的世故与多情,作者试图把这些带有“现代病”的城市人物活生生的地刻画出来,来诠释“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精神的修炼” 的深刻道理,加上带有地气芳香和现代特质的语言对白,使人物形象真实可爱,跃然纸上。

身为女性,君玲对城市女性生活有着深刻的洞察与体验,她对她们的爱是细腻的、温润的、也是辽阔的。她把笔下的女性写得像花一样美,尽管她们的理想有些卑微,没有冠绝一时的名声、宝马香车的浮华、高朋满座的喧哗,但始终没有放弃追求,小心地经营着自己柴米油盐式的自足人生,甚至表现出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和缺陷,但她们身上仍然保持着“眼里有光,心似暖阳”美丽与婉约、纯洁与高尚,既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具备现代女性的纯净品质,她们像梅花一样不畏严霜,像兰花般质朴幽香,像菊花般淡定从容,像莲花般清淡自律,不仅深远,而且清香。

当下,一些媚俗低俗作品通过泛滥的性描写,来吸引读者眼球,追求所谓的高流量,而君玲却保持了自己的底线和定力,把人物塑造得纯而美、简而约,像陈一一的清醒与执着,像梅毓的智慧与犀利,像小雅的不屈与内砺等等,她希望通过塑造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女性形象,来表达和释放当代城市女性应该树立怎样的正确“三观”,继而使我们这个社会有一种幸福感、归属感和获得感。

可以看出,君玲的小说是冲着影视剧去写的,画面感极强,小说的语言充满了动感、质感和快感,具有视觉冲击力和穿透力。语言是小说的生命,没有深厚的语言功力,小说就是苍白无力的。在这一方面,君玲是努力的,也是刻苦的,她既通过大量地阅读学习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来汲取营养水分,厚植自己的文学素养;又注重从网络文学中淘金过滤,来吸纳推敲,开掘自己的语言天赋,因而使她的小说语言富有个性,充满激情,形成了自己的语文风格,比如,在城墙描写上:古老的城砖摸上去有着神秘的冰凉,我似乎已闻到自久远年代留下的士兵铠甲上的金属味道,仿佛看到猎猎旌旗下站立的他们岩石般坚定的身影,目似鹰隼不放过城外细微的风吹草动。又比如,在人物的对白上:时间就是这样,把不属于你的东西直接风化;我想好好地活着,活到满脸皱纹的时候,活到柱拐杖的时候,等等。这些个性化的语言,平实中见奇崛、朴素中显光华,真可谓呼之欲出,鲜活生动,充满了戏剧色彩和真实魅力。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作为女姓作家,君玲正是抱着这样的一种态度和情怀、率真与执着、初心与责任去观察生活、洞悉人性、探索心灵、表达希望和播种理想,这一点是可贵的,也是必须恪守的。尽管作品在有的重点情节和细节上描写得有些仓促,缺乏浓墨重彩之笔,有的章节还有些拖踏,可以再凝练点,但她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一步是坚实的。

作为现代女姓,君玲在小说中写道:“呼吸的声音比什么都珍贵”,的确,人活着,就要有高于锅碗瓢盆的精神长相。她能否跳出柴米油盐的“周期率”,走得更远更好呢,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问起下一步的打算,她依然淡静地说:“我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已经开始动笔了,我要写的比第一部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