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傅朝骥的头像

傅朝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9/08
分享

家乡小路旁的红军坟

 

每当闲暇回乡重温老家的味道时,不免要常回家看看。启程闹市,穿过繁华,跨越阡陌,步入林荫,又如约经过小路旁的红军坟。红军坟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留下的一位小红军的坟墓,也是家乡一个众人皆知的地名,每次经过这寻常不过之地,都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敬意;每次经过这里,都会驻足仰慕这伟岸的镇静容颜;每次经过这里,都有一种莫名的眷恋和牵挂。静默的红军坟守望家乡数十载,他就是家乡亲人中的亲人,只要涉足回乡寻找家的感觉,第一个默默迎接我们的就是静静守候的红军坟,几十年来,红军坟成了外乡游子对回家的依恋,成了生命中的不可或缺。

儿时的印象里,红军坟是小路旁醒目的一座起眼的小土丘,表面上他与旁边其他的墓冢也没多大的区别,但大人小孩都知道那是红军坟,是一座与众不同又圣神的墓冢。坟墓上一年四季多数时间长满青青的杂草,只有到了冬季才略略有些泛黄,就像当年红军头戴的草绿色的帽子,别具一格庄重又典雅,永远保持着红军的英姿一般。坟墓边上是当地老乡的庄稼地,几十年来相互友好和睦相依相伴,老乡们也一直照看着这心中的圣地——红军坟,红军坟成了老乡们心中的信仰,成立他们一生的守望的承诺。坟前是擦肩身而过的羊肠小道,蜿蜒着伸向远方......我们家乡,无论常居在故地的男女老少,还是云游他乡的少男少女,只要经过这里都会静穆念叨:“红——军——坟”。这是亘古不变的亲切招呼,也是人们对长眠于此的红军谦恭的尊敬话语。红军坟只是默默含笑,似乎在说:“老——乡——好!”

据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回忆,这是一个小红军的坟墓。当年小红军长征历经艰辛经过这里,他们为了不打扰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即使阴雨连绵天寒地冷,他们也不进老乡们的屋子,不吃不拿老百姓的一丝一毫,遵章守纪地住在当时宋氏祖屋的屋檐下,其中一小红军还拖着病重的身躯,而且病情越来越重,眼眶越陷越深,由于当时部队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都很落后,加上穷困的老乡也不可奈何,小红军就这样把幼小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儿,定格在红军长征的征途中,定格在战士们遗憾悲伤的泪水中。至于小红军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地方的人?老人们都说不上来了。只是摇摇头,深深的眼角有些湿润,一脸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走开了。

后来,悲痛的人们把小红军安葬在长满青草的小路边,红军坟和乡亲们就这样世代为邻,相守相知。再后来,红军坟也成了家乡的骄傲,成了人们心中对红色文化的崇尚,成了大家都熟知的地方。只要提到二万五千里长征,只要提到红军,人们都会想起长眠在老家小路旁的红军坟。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但凡经过这清幽的红军坟这条小道的人都觉得很有一种安全感,因为路旁有长眠在这里的红军守候,自然就觉得安全轻松,脚步也就轻快自如了。

近年来,由于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新一代老乡们的多次反映,大家对红军坟进行了整体修缮,面貌焕然一新,坟墓占地面积也稍微有些扩宽,石砌的坟墓,高大坚固;水泥做的拜台,大方美观;青石料的石碑,方正静默。石碑上赫然镌刻着“佚名红军之墓”几个大字,显得庄严肃穆气宇轩昂。他——依旧守望着这方青山绿水,守望着家乡的幽静小路,也守望这一代又一代的家乡人的情思。

逢年过节,老乡们再次经过这里,有的驻足观望,用一颗虔诚的心缅怀;有的停留下匆忙的脚步,清理坟前墓后残枝败草;清扫乡间小路的清洁工,索性将坟墓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使这位小红军的庭院典雅庄严;甚至个别老乡,还在坟前烧钱化纸,将红军坟当成了自家的亲人,世代不忘,永久怀念。特别是家父,还写了不少赞美红军坟和红军精神的诗篇,这些诗篇一直是当地老乡茶余饭后的不朽话题。

红军坟与家乡,红军坟与家,红军坟与家乡的人,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联系在一起。我思念家乡,思念家,也思念家乡的人,更思念家乡小路旁的红军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