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散文总集《尚书》中提出“诗言志”的诗论主张,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称之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的纲领”,可见古人很早就从“志”的方面来认识诗歌的审美价值。但“诗言志”中的“志”,与现在所说的“志”并不完全相同。《毛诗序》对“志”解释是:“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是说“志”是在心的,实际上指“志”是诗人表现于格律诗中的思想情感,那就把“情”“理”也包括在其中。读者所说的“志高”中的“志”,则按当今社会对“志”的一般看法,把它界定为志向、理想、抱负,而让“情”和“理”另立门户。
格律诗的“志高”体现在多方面。这些诗歌,无论是出之于慷慨高歌 ,或是低婉吟叹,均能彰显意志,涤荡心灵。这是因为诗作既是诗人的心声,又体现了他们崇高的精神、高尚的人品和情操,给人以强烈隽永的审美感受。
人民领袖毛泽东,不仅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发展立下了不巧的丰功伟绩,他在格律诗写作上丰硕成果和深远影响,以及所有的格律诗作品的气度、高度、深度,也是后世无法超越的。1910年秋天,年方17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比湖南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绝句《改诗赠父亲》,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这首言“志”诗,感人至深,家喻户晓,注定是流芳千古: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在毛泽东的另一首诗《长征》中,诗人热情讴歌了红军将士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展现了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抒发了为国为民的雄心壮志。如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我国文学史上,那些或激越、或悲壮的抒发爱国之志的诗章,使人有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感觉,审美享受是无以言喻的。屈原在《离骚》中抒写他“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忧国的眷眷情怀,司马迁赞颂说:“据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的高洁志行,为后代诗人崇尚和效法,于是以抒写爱国志为主的爱国主义诗章在我国诗歌长河中发出耀眼的光芒。“六十年间万首诗”的陆游,他的表现爱国志的诗章,则有呈现哀哀感人的悲壮色彩。《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些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句,怎不令人“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风雨交加之夜,卧病在床的老诗人梦中也不忘驰骋疆场,杀敌报国,这是多么真挚的爱国情怀,多么深沉的未酬之志,而“长使英雄泪满巾”。陆游临终前还不忘恢复之志,留下了流芳千古的《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岳飞的《满江红》壮志凌云,气盖山河,词中抗金救国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对后人具有极大的鼓舞作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志如华岳,气贯长虹,使多少有志之士为之洒下热泪。符聪在《登高》(其二)中也流露了报效国家的强烈爱国抱负和情感“盼能战地心忧国,不愿闲情望酒楼”。这些倾吐诗人们爱国、忧民的高尚理想、情操的作品,催人泪下,深深受到后人景仰。
杜甫的诗,忧民之志在那些具有人民性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济时肯杀身”的精神,反映人民的痛苦、情感和要求,他的《三更》《三别》就是这样的光辉诗篇。他对穷人的体恤是无微不至的,如他的《又呈吴郎》,就对一个在战乱年代孤苦无依的老年妇人倾注了他的同情和关心: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衣无食一妇人。
不为穷困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己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杜甫《又呈吴郎》)
杜甫多年处在饥寒的生活中,特别是他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杜甫所住的茅屋被秋风吹去了屋顶,自已连住的地方都成了问题时,他想到的是天下处于兵荒马乱、贫困潦倒的寒士(苍生、百姓):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鸣呼!何时眼前突元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由此诗可知,杜甫是“宁苦身以利人”的伟大诗人,黄彻在《䂬溪诗话》中赞扬这个评价是并非溢美的公允之词,说明杜甫是个有爱民之心,忧民之志的诗人。历史上的现实主义诗人多具有忧民之志,元结、白居易、杜荀鹤、顾况,他们的作品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代人民立言,有时为了为民请命,甚至不惜以弃官抗争。明代著名清官海瑞,刚直不阿,敢于仗义执言,至今流传了抬棺直谏的千古美谈,他的《苏州府吴县叶绪昌》等诗作,就饱含为民的思想:“攻收治水三旬易,策救饥民十万难。今日仙輀向琼海,野人酹酒泣江干”。元结的诗,也流露了这种为民疾呼的思想,如下: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小城贼不屠,人贫伤可邻。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被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上面这首诗节选自元结的《贼退示官吏》,其与另一首《春陵行》,是元结为民疾呼。杜甫在《同元使君<春陵行)》中热情称赞这两首诗:“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说明这两首抒写忧民之志的诗,引起杜甫的“崇高”美感。即便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发展到今天,读者欣赏这两首诗,仍然与杜甫感同身受。
自屈原以来,历代才华横溢的诗人大多数喜欢在通过借景抒情、借物言志、借题发挥等表现手法,在诗中抒发诗人高远理想、人生抱负、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他们或希建立稀世奇功,或想救人民于水火,或望兼济天下,或图收复山河。因此,这些诗人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人才辈出,名篇佳句。如: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屈原《离骚》)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白居易《新制布裘》 )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封建社会何时能让诗人们一展才华、实现自已报效国家、为民请命的理想?接踵而来的挫折、打击,使诗人们壮志难酬,才华尽磨。在这种社会黑暗中诗人往往慨叹岁月易逝、怀才不遇、英雄蹭蹬、壮志难酬的悲愤之声。在古代格律诗的写作中,这种悲愤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些诗句,留给后世更多的是“悲剧”“悲情”“悲凉”。见如下诗句:
国无人莫知我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以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屈原《离骚》)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双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左思《咏史》 )
屈原、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在历史上都热望建立功名、报效家国,却又能淡泊名利。这种隐逸之志,也会引起读者一种“高山仰止”式的崇高美感。当这些诗人的理想在现实中不能实现时,他们宁愿去过疏衣淡食的穷困生活,或以身许国、徜徉山水、放浪江湖,也不愿同统治者同流合污。有诗为证: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扇。
(孟浩然《留别王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归去来兮,请息交与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许多诗人的理想、志向虽然在现实中不能实现,但仍然保持着对崇高理想的孜孜追求,这种目标始终如一,不屈不挠,坚定执着地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也深深拨动读者的心弦。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计常觊豁。
……
杜甫在这首诗交代了自己越老越笨拙,偏要去自比稷与契这两位古代的贤臣,果然失败了,但只要自己还没有死,就要努力,理想总有一天会实现。
抒写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格律诗“志高”的另一种表现。如郑燮《竹石》、王冕《墨梅》,前者以挺立破岩中的竹象征在逆境中坚韧不拔,永葆节操的诗人;后者以对色谈气清的的梅花的歌咏象征诗人要保持“清气满乾坤”的崇高节操。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讴歌历代为正义而斗争的人们和传统的民族气节,表达自己宁死不屈的意志,大义凉然,气贯日月。而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则以兰逢春而威蕤 ,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 ,比喻贤人君子洁身自好 ,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一个人的本份,并非借此博得外界的称誉。鲁迅在《自题小像》一诗中,也直接袒露他的心志。如下: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首诗是鲁迅21岁写的,51岁时重写,在这30年中他很少写诗,从这以后才开“诗戒”。这首诗可以说是他言志的宣言:尽管祖国在黑暗中,但没有理由不爱她。虽然满腔热诚不被理解,但诗人义无反顾地宣誓,将奉献出青春的热血。流露了一个赤诚的诗人对国家何等坚贞的爱啊。这是《呐喊》《彷徨》的先声,也是鲁迅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
纵观以上所述例诗,充满高风亮节的述志诗,读者在审美欣赏诗作时,也能领略到作品中所彰显的“崇高”主题和艺术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