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付汉勇的头像

付汉勇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0/27
分享

千年共婵娟


 

我来探望苏东坡。

从安阳,到平顶山,已是深夜,满街的旅店都住满了客人。原来这里正举办全市性的一个考试,孩子和家长都来了,大小宾馆,人满为患。如何是好?背着硕大的双肩包,沿街不厌其烦地敲门。还好,到第十几个宾馆,值班的问我几个人?听说一个,便说有个值班室,一张单人床,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你住不住?这叫我喜出望外。那屋子大约四个平米,倒在床上便入了梦乡。

天不亮就起来,悄悄出门去长途汽车站,苏园在郏县,归属平顶山管辖,距离几十千米。当年老先生不知道如今交通格局,选择这样一个偏离京广线大道的地方长眠,却是苦了今天的拜谒者。苏轼老家四川眉山,那时候他四处漂泊,叶落归根已经不可能,弟弟苏辙在许昌,苏辙家在郏县有一块地,苏轼恰好走到这里,一病不起,便由其子安葬于此。后来苏辙也归葬这里,人们又索性将两人之父,也是文学家的苏洵衣冠葬于此,对外便称“三苏园。”父子三人,文学史上均名列“唐宋八大家,”团聚在这风景之地,使此地成为一景。

平顶山到郏县,汽车半小时一班,早上八点就到了。可是去三苏园,还要去西站转车,坐一辆三轮找到西站,说是车有,但班次不多,我等在站门口,眼看一辆辆车鱼贯驶出,就是没有三苏园的。总有一个小时?忽然一声“三苏园!”赶紧上车,车内空空荡荡,三五人而已。一路公路很宽敞,没有多久就到了,三苏园就建在路旁,只是大门到公路,总有五百米?路上没有一个人,我踽踽独行,到大门处,那门十分壮观,宏宇飞檐,金字壁画,台阶一尘不染。可是大门里外不见一个人!今天不开放?正踟躇,有人从窗口里说:“这里买票!”赶紧买票进去,看见大门里聚着几个工作人员。可是游客呢?四下看不到一个。

三苏园好大!稍微估计,占地总有几百亩。道路很高级,绿化很高级,青松翠竹,花团锦簇,不时有秀雅的亭阁供游人休息,真是一个绝佳的赏心之处。只是看不到一个游人!一直往里走,走到最后面,到三苏的墓茔那里,才看到一个老者,穿着保安服,百无聊赖地坐在凳子上。这样的美景,供着这样著名的诗人,怎么就没有人来看一眼呢?蓦然想起在李白墓地,游客寥寥,在杜甫墓地,迹近荒山!这样一些在中国历史上排名第一的大诗人,给后世留下那么多不朽的诗篇,他们博大的胸怀中发出的悲天悯人的吟诵,影响千古。可是现实中对于他们的关注,实在是不够。时代变了,人心浮躁,利益超过一切,没有人有那个兴趣,抽空来看看古代先贤,更没有人愿意去耐心品味他们,追思他们。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看望了那父子三位大才子,反身走到一个阴凉坡处,这里有石凳,脚下是一片低矮的小树丛,风从坡下徐徐吹来,很惬意,不远处,苏东坡高大的塑像,巍然挺立,此刻的他,该是十分寂寞了?苏东坡生在宋代,现在对他的作品传颂最广的是词。“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都是脍炙人口的美词。其实除了词,他在散文写作上也堪称一绝。他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汪洋恣肆,豪气中含着真情,读来叫人深受感染。一些小品也是隽永生动,妙趣横生,不失为传世之作。此外他的诗作也是不同凡响,豪情迸发。诗盛于唐代,到东坡那个时代,无论如何再难有唐代的氛围了,所以其诗作传世享誉的不多,或许是被他的词作的光环掩盖了?

东坡的一生,大起大落,遭贬责的时光为多。从京城天子脚下,外放荒凉之地,政治上不得意的同时,成就了他文学资源。接触各种人士,饱览大好河山,从中得到启悟,胸中充满锦绣,下笔如有神。有人根据他的“大江东去,”“老夫聊发少年狂,”将他归于豪放派。但是他写的怀念妻子的“十年生死两茫茫,”里面是无尽的哀思,显然不是豪放了。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明月几时有,”里面多有人生感怀,对迷蒙自然的猜测,对命运无常的渺茫感,也很难单纯说成豪放。文学家的心性是复杂的,大文学家尤其如此。

从三苏园出来,独自一人,半天等到一辆车,不问好歹坐上去,却是专为附近农村服务的,在村子里转来转去,都是不见青壮年,老人妇幼留守,偌大的村庄,空空荡荡,寂寞之感,油然而生。

晚宿旅馆,一抹月辉从窗户照进来,从窗口望去,高天之上,那轮明月很圆,在淡淡白云的簇拥下,静静地,不慌不忙地似乎在缓缓移动。人生易老天难老!世世代代,这月儿总是这样,高傲而冷漠,一刻不误地走着它固定的轨迹,而月下的人们,却是换了一茬又一茬,不管帝王将相,还是才子佳人,总免不了告别的一天。千年之前,苏东坡或许也是这样看着月亮,感慨人生短暂,命运莫测,从而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咏叹吧?从古到今,人心,总是相通的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