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浮平的头像

浮平

网站用户

小说
201811/19
分享

寻梦南北连载

 是年春天。曾子凡忙于考研,复试。禾玉曼在转鼓的单调喧嚷中忙碌。蒋玉如与陈国民兴高采烈地完成了旅行结婚。时光匆忙走过短暂的春天,迎来烈日炎炎的夏季。

盛夏七月,一个值得数百万家庭铭记的日子。贾国强的儿子金榜题名。丽珍却神情落寞地坐在办公桌旁为对女儿的关照疏忽这一失误自责内疚不已。

那天一大早她给孩子做好饭,就骑自行车往厂里赶。环保局要来人检查工作方厂长恰好有事出差。她把车子停稳,铜钱大的雨点就落了下来。她开始担心孩子是否赶到考场。这时,一辆白色面包车驶进工厂大门。她赶紧跑过去迎接。

会议按时开始,她刚讲了几句话,心里就开始莫名奇妙的烦乱。以往应付各种检查,汇报工作,即便准备不够充分,也能自圆其说。那天不知咋回事?她的思绪前后颠倒,向与会人员作了解释。

‘没关系,主要看看现场。’一位官员善解人意地说。

直到晚上回家,姜丽珍心中的烦乱才算平息下来。原来闺女在早晨赶考的路,被突如其来的暴雨围困。头下着暴雨,脚下一片汪洋,身板单薄的孩子腰深的积水中推着自行车艰难前行,每走一步,都有可能被涌动的泥水冲倒的危险,最终延误了人生最重要的第一场考试。

工作雷厉风行,伶牙俐齿的姜丽珍与方建华是大学同学,相同的职业追求让他们成为患难与共的皮革伉俪,相濡以沫二十载。夫妇二人把个人命运同企业发展紧紧连接在一起,在多个项目的研究中贡献卓越,成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然而却疏忽了一双儿女的教育。

在皮革界,不知有多少这样的前辈,为了我国传统的制革事业,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抱负,呕心沥血,置家人的命运于不顾,奉献出自己毕生的心血。他们是时代的英雄,是制革人的楷模。

这会儿,身着浅蓝色短袖的方建华神情忧郁地出办公楼,向试验室的方向走去。他为人谦和,温文尔雅。每天都在光荣执行一个个这样那样的事务,指挥这个庞大的群体,并拥有全厂技术的最高权威。他直接走进试验室的里间屋子,禾玉曼正做试验记录,其它同事在外间忙碌。方厂长详细了解试验情况,其它员工看到领导视察工作,相继走进里屋。

“皮革的纤维编织就好比几根手指,分支再聚合,再分支再缠绕,浸灰就是除去纤维间质,相当于剔除纤维间粘连的东西,然后再给它们嫁接或填充人们想要赋予其性能的材料,让其柔软,活动自如……”

方建华用浅显易懂的理论惟妙惟肖地讲解自己对制革技术的参悟与理解,不仅给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员工弥补了理论知识的欠缺,还让他们明白了看似简单的加工过程实际蕴含着深邃的道理。

制革行业有多少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还有老师无一不在演绎着传师,授道,解惑也。他们就像矗立在茫茫夜空中的灯塔,指引,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制革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

八月末的一天。随着火车头发出一阵巨大的汽笛声,站台上的禾玉曼追着渐渐加速的列车,与新婚不久前往燕京攻读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夫君频频挥手告别。挤在窗口的曾子凡用指尖送来飞吻时,她几乎来不及回应,对方的图像就变得有些模糊了,整列火车变得模糊了,最后消失在城市建筑夹击的铁道线上。

从此一对年轻夫妻变成地平线上的两个点,沿着各自的生活轨迹日行夜宿,聚少离多,只有寒暑假才能短暂相聚。或许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火车和汽车的忙碌。

禾玉曼孤零零地走出火车站。广场上一片喧嚷杂沓。午后的斜阳,火热依旧。此刻她还无法真实体会离别意味着什么,只感心里空落落的。回到宿舍,睹物思人。床头,水杯……到处都弥散着曾子凡身上特有的气息。她静静地坐在窗前直到夜幕降临,黑暗浸染了屋里的所有空间。她才无力地瘫倒在床,恍惚中,他仿佛就坐在桌旁;伫立在窗前凝视;津津有味地吃东西……禾玉曼被一种难以摆脱的忧郁缠绕着,她试图以回忆来填补某种空虚,可记忆却让那个忧郁的空洞愈变愈大。窗外,过往车辆的喧嚣似乎比往日放大了多倍,全都灌进她的耳膜,纷扰她的思绪,无法剪断的离愁别绪一直萦绕,一夜都未曾离开。

黎明前的凉意惊醒了沉睡不久的禾玉曼。当灰色亮光透过窗帘的罅隙落在枕边时,她翻了下身子,感觉全身轻飘飘的,就像患了重病一样。空气仿佛也凝滞了。她极力调整自己的状态,那抑郁的心境,就像冰封雪冻似的难以回复到往日的炽热。

她下楼去食堂,潦草吃过早饭,就来到试验室。打开休息一夜的转鼓,将纸片上称好的氯化稀土从鼓口倒入,盖上鼓盖,轻轻按了下变速箱的绿色按钮,听从命令的转鼓轰隆隆飞转起来。几个月来,她将稀土用于牛皮、羊皮的几个工序,反复对比,期望筛选出既能节约染料,又能染出饱满色调的最佳方案。

不大一会儿,外面起风了,天空飘起了细密的雨,驱散多日来的闷热。微风斜雨从星期五开始断断续续下了好几天。云朵恋着天空,那是爱的缠绵,稠密的雨丝仿佛诉说着久违的渴望与思念。秋风秋雨撩拨思念的琴弦,一切皆因别离而褪去往日的色彩。每当回到宿舍,望着墙上镜框里那永远绽放的笑容,却无法感受到真正的快乐。‘草地,两片年轻的草地,从成长的渴望中,幸福地走到一起’粘贴在结婚照旁的行文字向世人宣告他们用生命谱写的爱情宣言。

现实的日子,让她强烈到:太阳走得似乎比往常慢了,仿佛在有意拉长白天。梦境,只有沉寂的梦境,才能让那颗蜷缩又冰凉的心得到缓缓舒展。时间走过漫长的四天,才收到丈夫的第一封来信。熟悉的字迹带来远方亲切的问候,字里行间跳动着多情的音符,流露出无尽的关爱,瞬和慰藉她那干瘪的思念和空虚。那一刻,无疑又是最幸福的。

寂寞的日子,她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当中,把自己加入到工间休息织毛衣的行列,唯有如此,才能排遣或转移心中的愁思。只有到了晚上,才敢放飞那缕无羁的思绪,纵情盘绕在远方虚拟的土地上,和相爱的人隔空对话。

身处大学校园的曾子凡虽说功课不多,但他把更多的时间停留在计算机房的电脑屏幕前,图书馆和教室,将大脑蕴积的枯燥指令敲击在冰冷的键盘上,时间过得饱满而充实。只有当接到妻子来信时,才会静下心来,倾诉新近积攒的温情蜜语,生活点滴,还有深深的惦念。

每当携带着远方亲人生活气息的信到她的手心时,心底便立刻燃起一种急不可耐的兴奋。她多么想赶紧打开,却又怕泄露什么机密似的赶紧从门房匆匆逃离,直奔宿舍就像猫叼到美餐一样,得找个僻静角落,慢慢咀嚼,仔细品尝。

回到宿舍,她赶紧撕开用8分邮票牢固粘贴的封口,抽出整齐折叠的红线方格信笺。当她看到熟悉的第一行:“亲爱的玉儿”眼睛就会一阵子发热,鼻酸酸的。她顾不上身体官能做出的各种反应,目光急切聚焦在每一行温热的文字上,并将自己浑身点燃。她一遍又一遍在文字上穿越,反复回味,从头到尾,由后至前,或某个片段,眼前总会浮现曾子凡英俊的轮廓,还有举手投足……她甚至想把每句话都刻进自己的记忆,寂寞时刻,像牛反刍一样聊以自慰,并从中领文字所蕴藏的全部含义。长夜孤灯下,她总是回共同走过的温馨日子,设想未来团聚的美好情景。。

明知一星期才会收到的鸿雁传书,禾玉曼却坚持日日守候,时时期待,谵妄那种无法实现的可能。当她再次把沉淀已久的思念化作崭新的文字涌出笔时,却发现了一个规律:从收到家书,回复,到下次收到时间恰好是一周。正是每周一次带着彼此思念信笺的交错而行,支撑她渡过了单调生活的廖寂。

灰蒙蒙的秋日,烟尘和雾气混在一起,几天都见不到太阳。偶尔出个太阳,也是暗淡无光。一个周末清晨。秋风吹动着落叶在楼下的通道上嚓啦啦滚动,追逐。吃过早饭,禾玉曼推着一辆即将远行的28型凤凰牌自行车走出工厂大门。

曾几何时,是它承载和见证他们一次次约会。门口路灯下的恋恋不舍,从南郊到北郊的往返路途。最为有趣的一次:曾子凡早上骑着车子赶来,直到晚上离开时,才想起考研的复习资料,四处寻找也没踪影。当他们下楼走到食堂门外却看见昏黄的路灯下,他的蓝色布包完好无损地挂在自行车头上顿时笑得前仰后合。是迫切的约见,抛却了学习时间,还是渴望的烈焰,焚毁了记忆的某个空间,酿成一个久远的爱情笑料。

如今,这辆自行车将搭乘火车去见远方的主人。她是多么想能如同这车子一样,踏上通往远方的路途,永远陪伴在爱人身旁。禾玉曼走几站地的路程,来到位于道岔口的货运段。她抬头望了望被云层遮掩的明晃晃的天空,却没有寻到太阳的踪迹。她从包里拿出备好的花布条,给擦洗干净的车架缠上华丽的霓裳,如此费劲地托运一辆自行车,缘于拥有它的弥足珍贵。在一间小屋办好托运手续,黯然离开了。

年月,对于月薪只有60多块钱的年轻知识分子来说,买辆凤凰牌自行车至少得花三个多月的工资,还得附加一张托关系找熟人都不容易搞到的购物票。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