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肥乡文化》的头像

《肥乡文化》

内刊会员

散文
201912/24
分享

芳华已逝,初心不改

文/郑永涛

初秋的夜里,我又看了一遍电影《芳华》。这已经是我第四遍看《芳华》了,可每次看仍然会强烈共鸣,仍然会数度落泪,并引起我诸多的感慨、回忆和思索。这是一部关于关怀、关于仰慕、关于心动、关于误解、关于失去的电影,电影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背景,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部队文工团里,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的成长中的爱情萌动和充斥着变数的人生命运的故事。不论是何小萍的不幸遭遇还是刘峰的曲折经历,不论是萧穗子爱情的幻灭还是文工团的解散,都令人感慨,使人泪目。不论是《草原女民兵》《沂蒙颂》,还是《绒花》《驼铃》《送别》,都让人怀想,勾人心绪……

青春,是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词语,是每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芬芳年华,是充满理想、激情和追寻的珍贵时光,是一逝永不返的难忘岁月。正如《芳华》预告片里写的,青春是心境,是无边的憧憬,是恢宏的想象,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是炽热的感情,是美丽的象征,是无穷的希望,是力量的绽放,是勇气的勋章,是你我的芳华。

我的青春岁月里,有着一抹最动人的绿。二○○三年底,我告别校园,踏进军营,在北京的一个空军部队里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当兵时的铁血磨炼,战友间的真挚情意,生活里的酸甜苦辣,奋斗中的得失成败,都已成为我永久珍藏的记忆。从踏进军营的那一天,直到现在,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也必定永远不会后悔。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会感到珍贵。不论曾经怎样付出过,失败过,失去过,那段激情燃烧的经历,都已成为人生中无穷的宝藏。

作为在和平年代服役的战士,较之前辈,幸之又幸。作为《芳华》故事背景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我最关注的一场战争。通过大量的资料查阅,我了解到,当年在西南边境的作战,其艰难、惨烈、悲壮远胜电影的艺术呈现。当年,英勇无畏的解放军指战员忍受着恶劣的自然环境,承受着多个方面的致命危险,承担着异常艰巨的作战任务。一批批的战士迎着炮火、弹雨、地雷、竹刺陷阱和越军埋伏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无数年轻、鲜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那片红土地上。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参战老兵是我的前辈,我对他们怀着崇高的敬意。他们的青春如帜如炬,他们赴汤蹈火,无惧失去。青山埋忠骨,丰碑照后人。那一代人的牺牲和付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祖国永远不会忘记。

抚今追昔,掩面沉思。一直以来,我始终在思索着一个问题,但始终都有着明确的答案。这么多年来,在滚滚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我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见过信仰的崩塌、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泯灭,也见过执着的坚守、不懈的努力和人心的善良。可喜的是,在污秽的浸染和利益的诱惑下,我始终没有迷失方向,没有失去自我。作为黄土地里长大的孩子,作为家中的第三代军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的本色永远不会变。若有战,召必回。只要祖国需要,我永远愿意迎接属于我的那颗子弹。这种忠诚品格是深入骨髓、融入灵魂的。我始终觉得,不管社会怎么前进,时代如何变迁,有些东西是永远不应该变的,是永远不能变的。在这一点上,或许我有点像电影中的刘峰,但我永远愿意做这样的人,一个始终坚守原则、底线和人格的人,一个始终心怀善良、永葆温度的人,一个始终坚守初心的人。这,就是我的深情告白。

年华易老,青春不再。芳华已逝,初心不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