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海华
最近读到一本书,书名叫《肥乡那些事儿》,里面写了与肥乡有关的好多事儿,有难忘的事儿、好看的事儿、好说的事儿......一件件、一桩桩,感觉亲切极了。读着读着,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踢毽子的一幕幕。
小时候,没人给买玩具,更没有电视、电脑、手机,能玩还比较省事的非毽子莫属。放学后也没有作业,约上玩伴,两个人、三个人,人数不限,几个人都能玩儿,常常玩得满头大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直到大人们连着几遍喊回家吃饭,才肯罢休。
那个时候,我们踢得毽子都是自己动手、用废旧布料缝制的。由于当时物资比较紧缺,不论男女老幼,穿的衣服大多是黑色、灰色,花花绿绿的布很少,偶尔见到块碎花布条就高兴得不得了,赶忙偷偷藏起来留着用。等什么时候攒够十二块了,裁成大小合适的方形或长方形,然后就开始缝制。
先把两块布正面相对叠在一起,将三条边缝死,第四边暂且不缝、留一个口,翻过来就成了一个小口袋。在小口袋里装上玉米粒或麦粒(麦粒很少用,因为小麦紧缺),再把口缝紧,一个精致好看的小布包就出现在眼前,就这样连续缝制六个小布包。为了使缝出的毽子更好看,往往反复比划、摆弄、设计,争取让颜色不一的小布包搭配出最佳效果,再逐一把小布包角对角缝在一起,不一会儿,圆圆的毽子就“OK”了。也有人图省事,用六块布片缝制,只不过布片要大些才行。不管怎么缝制,踢起来都是一样的开心、欢畅。
最好玩的是课间。提前准备好毽子,一下课就抓紧分工、分组开始踢。记得我常常是下课就开始踢,临到再次上课时还不落。不落就意味着没输,但时间到了,只能意犹未尽地收起毽子回去上课,待下课后继续。我也因此获得了“毽不落”的绰号。当时,穿着母亲手工做的鞋子,接触面大,很方便踢毽,再加上年龄小、身子灵活,可以左踢、右踢、前踢、后踢,还能转着圈踢,踢出好多种花样呢。踢得时候,嘴里也不闲着,还能做到同时念念有词。
踢毽子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能使身体各处都得到锻炼,特别讲究眼和脚的配合。忽然心血来潮,向别人讨了一块布,在家缝了个毽子,满怀信心开始踢,可是仅踢了十多个就上气不接下气,一会儿毽子就落地了。捡起来再踢,最多也就能踢到20个。看来真的是时光不饶人啊,当初那个扎着小辫、号称“毽不落”的小女孩,早已不见了踪影。想想觉得好笑,已是50多岁的人了,怎么能与当年同日而语?
闭上眼睛,我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小女孩的身影,扎着小辫,穿着臃肿的棉袄、棉裤,还有手工纳制的棉鞋,一蹦一跳灵巧地踢着毽子。随着毽子上下翻飞,小辫子前后左右、上下飞跃,不停地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