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肥乡文化》的头像

《肥乡文化》

内刊会员

随笔杂谈
202109/23
分享

中秋话东坡

中秋话东坡

文/刘国军

毛姆在长篇小说《六便士与月亮》有一句:“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这句话用在苏东坡身上,再合适不过。苏东坡的一生无疑是最精彩的,“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这句后人对他的点评当之无愧。苏东坡的一生也是失意的。虽然当时很多人都知道“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也大部分选择了三缄其口,明哲保其身。甚至那些冤枉他的人也知道他比谁都冤枉,还是义无反顾的挥起了手中的权力棒,推向了宦途失意的深渊。纵观苏轼一生,他政治生涯失意的时候,大多发生在中秋。但这些失意,并没有打击他的豪情,没有掩盖他的文采,而是有了一篇又一篇月的华章,谱写了丰美的文化盛宴。《苏轼全诗》2700余首,仅咏月诗即300多篇。诗经也才305篇。苏轼是酷爱月亮的。所以《苏东坡传》有一句“苏东坡是月下的漫步者。”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论语卫灵公》有一篇: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此中的衡和轼同义。轼上刻着“言忠信,行笃敬”,然后带着这样的信念,行走天下。正以为如此,东坡的言行就像月亮一样清白,月亮一样皎洁。无关乎失意,每到一地,必造福一方;每逢一月,吟咏歌唱。以自己的光华,相映月的光华,融为一体,倾注进自己的豪气和诗章里。林语堂说他是“月光诗人”,可谓一语中的。

一提到文中的月,我们肯定会先想到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们是在欢乐时想起的,而苏东坡是在失意时写下的。此时一人,孤零零在密州,想起了弟弟子由,想起了亲朋好友,想起了家乡,不由得“欢饮达旦,大醉”。醉又怎样,一样还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是苏东坡这时最好的写照。这时的他又看到了月亮,于是提笔写下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没有悲伤,没有抱怨,一腔的豪情又被激起,如流水的月光般挥洒在了词里。没有因为失意而伤心,一如孔老夫子对《关雎》的点评:哀而不伤。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东坡对自己的愿望,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愿望。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失意。也许有的人会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选择了逃避;也许有的人会像子路一样,“君子亦有穷乎”,发出灵魂的拷问。但是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轮月亮,苏东坡式的月亮:“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