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的感怀
作者:一盏灯
今年这个春天,不是封控,就是管控,早已迷糊了本就衰老、日渐颓废的大脑,不知道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早上朋友路福从微信上发来一篇稿件,细细读过后,很为朋友的执着感动,也为他的高水平点赞。
朋友可谓高产作家,每天一篇简书,记录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内心感悟,字里行间总展露出他的知识渊博,构思奇巧。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信手拈来皆成妙文。特别是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加上他所经历的事儿,文章厚重,主题升华,这都不是我所能做到的。
朋友最后一句:“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要发出去。”才猛然想起今天4月23日了,以往的这个时节正在广场的大棚下翻书、选书呢,后来却因为疫情阻隔,两年没搞了。
那么多节日里,读书日是我喜欢的节日之一,对喜欢读物的人来说,能随意在书海中翻阅、选购打折书,那种氛围确实很有趣儿,实在是很有意义。
忘记具体年份了,那天的一个上午,借着和暖的阳光去遛弯,发现政府门前的广场上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帆布大棚,细问才知道是“世界读书日”要到了,文化部门、出版商在此搞“书展”,便移步前往。
书确实是很丰盈,称得上是琳琅满目。翻书的人也有很多,有大人也有年龄不等的学生,有公职人员,也有农民。只是日光过于旺盛,加上人体散热,室内闷热得很。在书店工作的侯姓朋友略有歉意地说:“晚上过来吧,凉快一些。”
晚上过去,果然凉爽了一些。仔细浏览,我需要的名家散文不多,好像热销的书不打折吧。分门别类的书摊上多是历史名著、古典文学、课外读物,还有一些工具书。走过几个来回,选了《昆虫学》《世界上下五千年》《本草纲目》等几本书。一方面我要读,一方面上高中的“老外”要补充知识。
由此感觉,“读书日”期间这个“书展”不止有一般的意义,而且富有意义、极有意义。“书多了”,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价低了”,工薪阶层满足了部分购书欲望;“方便了”,文友之间还可以探讨和交流。
我很看好“读书日”期间的这个“书展”,虽同是选购,却与在书店有不同的感觉。
又是一个“读书日”,我选了《精美杂文》《最美的散文》《张晓风散文精选》等,出门结算时,还是那位侯姓朋友笑笑说:“哦,你喜欢张晓风的散文,很有品味。”“名家的散文我都喜欢,可这类书不多。”我回应道。
过了几日,我翻看我选择的这些书时,发现有一本书有几张空白页,刊载文章都是残缺的,想去更换吧,“书展”结束了,心里责备着自己的大意。第二年“书展”,我提出这本书需要更换时,侯姓朋友说,换出版商了,不是去年那家了。想了想,也好,收藏吧,不是说错版的印刷品更有收藏价值么?
我总感觉,人在闲暇时,选本中意书来读是很惬意的事,这年纪了,仕途再无所求,名利无心追逐,读读书可以抚慰心中的浮躁,远离尘世的纷争,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呢。
可我知道,我们国人读书的情结和读书数量并不看好。百度上说:中国每人年均读书只有4.66本,韩国每人年均11本,法国每人年均14本,日本每人年均40本,德国每人年均47本,俄罗斯每人年均55本,犹太每人年均64本。我不知道这些数字的出处,也不知道他们说得这个“读”,是“粗读”?“细读”?还是“研读”?不过话说回来,统计的办法、数据的来源倒其次,反观我们身边的人,真正读书的人确实很少。
我已步入年迈,用方言说“没有‘地伸儿’了,光剩下‘横斗了’”。却也在为我们这国度担忧,为我们这个民族叹息,也为一些人的行为所费解。我们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在读书方面不该在别人后面的,却落后了,这是一件让人不爽的事。
平时翻看很多地、县的地方志和史料,在介绍地域风情时,总要来一句“人杰地灵,文脉厚重,积淀深厚”之类的自豪感,可现实中呢。古人读书的那种韧性和执着,现实还有多少呢?
前几年,我们县(区)委的书记倡导大家每天拿出一些时间来看书,我很赞成。如今他高就了,他的倡导还有人在坚持吗?我在想,不管有没有领导倡议,但愿每个人每天都能抽出点滴时间,远离手机,把精力放在书本上;远离应酬,把心思放在研读上,一定会收获多多,愉悦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