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涂怀章
来源:湖北日报-文艺评论2015-04-12
裴高才著《程颢程颐传》书影,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9月版
北宋极富创造性的两位旷世大儒程颢、程颐(世称“二程”)兄弟,是理学体系的最早缔造者。其思想经其四传弟子朱熹集大成为程朱理学后,曾作为中国官方哲学长达七个多世纪。
由于二程理学融入了佛教与道教的某些思想观点,并经过吸收、消化,形成了儒家的新体系,故哲人冯友兰称之为“新儒学”。穿过千年的时间隧道,理学至今仍然滋润着人类精神,为海内外所关注。
为撰写二程的首部传记文学《程颢程颐传》,裴高才先生“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他甚至远赴台海彼岸、欧美等地搜罗史料。在这部传记里,他从探源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视角出发,以史家的求实精神与文学的表现手法,演绎了二程从双凤投怀、幼年启蒙、习文练武等轶闻趣事。通过对从政、执教、治学、传道等方面的叙介,解读了他们修齐治平的理念。同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二人卷入政治漩涡之前前后后,令人唏嘘。更将脍炙人口的“鲁台望道”“孔颜乐处”“如坐春风”“程门立雪”等千古佳话融入书中,给读者丰富的艺术享受。
传记文学要求对历史的真实性、传主生平的相对完整性和个性表现的艺术性,做到和谐统一。虽然,二程与今天相隔千载,再现历史的原生态绝非易事。但经过作者的不懈努力,为我们走近两位哲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照文本。作者在记述二程的家世与治学史实时,不仅引经据典,还参照了方志、宗谱以及诗词名篇,尽可能还原历史真实面目。通览全书,左图右史,其史料性与学术性,可圈可点处颇多。
为了让读者了解程朱理学的精髓——“存天理,去人欲”的来龙去脉,是作首先引述朱熹的权威诠释:“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去人欲。”接着,作者进行通俗的解读:“天理”即公理,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存天理”就是向善,追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人欲”即私欲,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去人欲”就是去恶习,克己省身,修身养性。“存天理、去人欲”意在劝人轻视物质欲求,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这对于当前提倡的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某些相通之处。
涂怀章(左)与裴高才在作家笔会上
《程颢程颐传》又是一部情文并茂的传记文学著作。一方面,作者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解读思想家们的高深理论,娓娓道来二程执政与治学的行状,使普通读者不感到枯燥。书中介绍程颢任晋城县令期间,将兴学、讲学与治学相结合,可窥一斑。如采取官办民助等筹资方式,在全县或大兴土木,或利用现有祠堂、庙宇改建乡村学校。三年间,实现了“诸乡皆有校”,即使是“穷乡曲巷”,也“时闻弦诵声”。接着,他又推行“学田制”,给乡学提供经费来源。同时,他亲自到校讲学,形成了教育立县的新气象。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的叔父黄夷仲听到传闻,专程到晋城一带实地考察。当他一睹晋城浓厚的读书风气和人才辈出的景象后,欣然命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叙事诗《行县诗》。其中有云:“河东人物气劲豪,泽州学者如牛毛。大家子弟弄文墨,其次也复挎弓刀。去年较射九百人,五十八人同赐袍……”常使后人感奋不已。
另一方面,作者充分运用文学手法,对二程兄弟之间、二程与同僚之间着力对比刻画,并于正史中穿插些许民间野史佐料,渲染、烘托,让人物形象鲜活起来。例如:借用楹联“春风和气纯乎纯矣;烈日秋霜正者正也”,高度概括了二程兄弟各自独行的性格特征。在细节描写上,通过程颢讲学时弟子“如坐春风”,彰显其“和易”个性;叙议程颢在王安石变法的政潮中,不像王安石或司马光那样意气用事,而是坚持“肯定之中有否定”,表现其“忠信”秉性。而程颐的性格则十分有趣,年幼时顽皮好动,成人后其“非礼勿动”竟达极致,如“烈日秋霜”或“冷若冰霜”。书中讲述程颐与苏轼之争,最后导致了洛、蜀门人之争,结果两败俱伤。如此错综复杂的人物故事,颇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也许因为教师出身的缘故,作者不惜用三个章节,浓墨重彩地歌颂二程的“第一老师”——父母,尤其对母亲侯氏的描绘,可谓本书的亮点之一。无论母亲的书香门第背景,还是她注重楚风豫韵对二子熏陶,以及诗教特色,对二程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一定作用。像二程的无神论思想,融儒、佛、道一体的理学等,都可以从侯氏的教诲和佛道合一的木兰山宗教中找到烙印。
这些年来,作者不遗余力地以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可贵精神,深入开掘和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表达我对二程夫子与作者的景仰之情,特引明代文人屠达的七言律诗《游理趣林》作为结语:“孔颜乐处复何寻,淡淡春光理趣林。望鲁苍茫连海岱,前川浩渺接三浔。孤亭耸立留残碣,双凤长归断好音。为仰先生遗范在,肃然瞻目整衣襟。”
(涂怀章:历任湖北省写作学会会长、武汉作协副主席、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