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方言晨的头像

方言晨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1/26
分享

一个人的阅读史

很小的时候读过的课本上的诗句,现在回想起来,往日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

诗句多么通俗易懂,又颇有诗意,很生动的反映了一幅乡村美景画。每当读到这些古诗的时候,儿时朗诵诗篇带来的幻想和家乡的画面马上就出现在眼前,使我久久地回味从而陷入遐想。

上小学时,除了学习课本上的唐诗宋词,一些课文之外,还读到了其它的文章。一个暑假或者寒假的闲暇时刻,在亲戚家玩耍时偶然发现了一些旧杂志和旧报纸,上面留有岁月的痕迹。我满怀好奇的拿来看,无意间读到了一篇像是作文一样的文章。内容大概是说一个小女孩遇到的一些烦心事,文章结尾段落还记得说:“爸爸的话曾让我哭了好几天,不是伤心,而是感动。我相信爸爸的话,也不气妈妈了。我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那百花吐艳的春天。”这个结尾让我觉得很美好,跟随着一起充满憧憬,一直念念不忘。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以前老师时常这样劝导我们,让我们珍惜时间。可那时的我们却不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也不知道时间会流逝的那么快。不过现在已经深深的体会到了,可惜那过去的时光再也回不来了。那时有篇课文叫《匆匆》,结尾处说:“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我到现在依旧不知道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一晃,我就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了。我毫无知觉,只是久久的让文学陪伴着我。

前些年,我开始阅读小说,最先接触到的是作家王朔的作品,他的小说使我如痴如醉。在看了几篇之后,对作者本人也充满了好奇,便去查阅他的资料。无意间看到他最早发表的一篇小说,名字叫《等待》。点进去看,一看开头就感觉似曾相识,慢慢往后看,越发觉得熟悉,一直看到结尾处,不由得一惊,这不就是上小学时在旧报纸上看到的那篇作文吗?再次读完,久久地回味,各种纷杂的情感翻涌而来。回想到儿时阅读报纸杂志上的一些文章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那些情景仿佛很遥远,又好像就在眼前,大约是不久之前的事情。

那段时间,阅读王朔的小说给我带来了极大的乐趣,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让我很兴奋。一有空闲时间,就拿起他的作品来读,从中体会到了不同的滋味,有了不一样的感触。继而一团团混沌的东西也在脑袋里飘来荡去。这样的阅读也培养了我对于文学的兴趣。我想这应该就是最早的文学启蒙了。在此之前,我是一个热衷于网游的网虫。接触文学后,每当回想过去,对于以往虚度的青春岁月和浪费的宝贵时间,时常感到莫大的羞耻。

那是一个夏天,我当时已经参加工作了。因为身体的缘故,我孤身一人从外地回到了老家做手术,然后静养。那段日子,孤独和虚空常常伴随着我,对于以往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怀疑。未来的道路一片朦胧模糊,我感到了莫大的悲哀,时常站在窗前对着屋外一大片绿油油的田野发呆。

偶然间,我在手机上看到了一档名为《文学的故乡》纪录片,从里面我知道了来自国内不同地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在这档纪录片里,我了解了最北边的北极村有一位叫做迟子建的女作家,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很好看。还有江苏籍作家毕飞宇,《推拿》是一部很好的作品,我找到了作者最早发表在《花城》杂志上的一篇名为《孤岛》的小说,常常拿这篇小说的名字来形容自己的处境。他的《玉米》对于描写女性心理,刻画女性形象很是准确又有不一样的意象。他有一篇名为《哺乳期的女人》的短篇小说,短短五千字写了很深刻的一个故事。我后来读到了评论家对于短篇小说的看法:短篇小说读的不是篇幅以内的故事,而是读完之后,留在篇幅之外的启迪人思考的一些东西。我马上就想到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这篇小说,读完之后,能引人深思。河南籍作家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是一部大气磅礴的小说,被誉为中国的“百年孤独”。神奇的是全文的每一句段落前后之间都有关联和对应,不得不让人佩服。他最早的《塔铺》《一地鸡毛》等一些小说都能看出写实的影子,他的作品是写实主义,很有思想。写实如果没有思考的话很难写得好。后面我读到了一本名为《尘埃落定》的小说,这本书是藏族作家阿来的代表作。打开书就一口气读完了,后面又接连读了几遍,久久的沉浸在故事里。这本小说是以一个傻子的视角讲述土司制度,文字很好,故事也好,陪伴了我那个虚空的夏天,现在回想起来还使人心驰向往。

那段时间很美好同样结束的也很快,因为种种原因我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外地工作。以前外出没有携带书籍的习惯,想阅读什么小说在手机上搜来就可以看,阅读纸质书后,感觉大不一样,就挑选了一些书放进背包里。这些书里面有散文集,短篇小说集,还有几本长篇小说,这大概都属于文学范畴内的。我将它们一本一本放进背包里,然后背在背上踏上了去往外地的汽车,虽然这些书籍的分量有些沉重,不过背在背上却使我感到很踏实。

在工作之余,偶尔翻开这些书籍看一看,有时候觉得很满足,有时候觉得还需要一些不太一样的东西。书找书比人找书要容易些,当看了一些书之后,就知道自己该看哪些书。于是,我去找了其它的书籍来看,慢慢增强了阅读爱好。现在看来,文学书籍的种类是丰富又繁多的,可适合自己阅读的却很少。有些书拿起来没多久就放下了,有些书却能看进去,又会反复去阅读。长篇小说越来越难以读完,大概是耐心不够用了。这时候偏偏钟爱一些短篇小说,如卡夫卡的中短篇小说选,契诃夫的短篇小说集,两位作家作品的风格都各不相同,各自的每篇小说都有不同的意味。有些作品读完有云里雾里的朦胧,有些读完有醍醐灌顶的冲击感。不同的作品在不同阶段阅读会带来不一样的启发和思考。

说起来,在这个网络社交发达的年代,年轻人交友的圈子也越来越广阔了。远到天南地北,近到可能就在隔壁。在网络上,我结识了一些爱好文学的书友,那真是一段美好的交流文学的时光。每每收工后,我便迫不及待和书友们通上语音畅聊文学,那位要好的书友虽然已经很长时间没联系了,但直到现在依旧对她念念不忘。至今,我的书桌上还存放着几本来自远方书友赠送的书籍。在休假的那段时间,我结识了一位山东的语文老师,她独特的一些观点使我印象深刻。有时候,我们通宵畅聊文学,好不痛快。我曾经赠给她一本汪曾祺的《慢煮生活》,还有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和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后来,她回赠给我一本中华书局出版的《红楼梦》,还有一本《圣经》,这自然是开心的事情,其中有不可言说的喜悦。

对于《圣经》这样的宗教经典,是早有耳闻的,却迟迟无法拿来阅读。说来也巧,这位老师家恰巧是信奉耶稣的,家中有多本《圣经》。在一个夜里,我们聊起了《圣经》,听她介绍了里面的一些内容,我觉得很新奇,很想拿来看看。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寄来了《圣经》。收到书时,心中很是喜悦,打开包裹,书是全新的包装,塑料薄膜还未拆封。我拿在手上一时舍不得拆开,就放置了几天,偶尔拿起来看看它的封面和背面。过了几天,一想,书还是要拿来看的,就先不珍藏了。在一个夜里,我轻轻地撕掉塑料薄膜,打开来,一页页地翻看着。这本书的纸质很薄,隐隐能看到纸张背面的文字,整本书散发出一种特殊的味道。我小心翼翼地翻阅着,带着虔诚的心意去阅读,感到了庄严肃穆般的踏实。

还有一套书籍也是山东书友赠送的,一套四本的《西南联大通识课》。我初中没读完就去读了中专,后面草草的就结束了求学生涯。像这种专业性的书籍平时从未接触过,慢慢觉出自己的业余和无知。每每拿起来阅读时,总能发现以前从未了解过的知识,很是新颖。

这期间,我读到了一本与之前不一样的书籍,就是阿城的《棋王》。这本书里面有三篇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这三篇小说对我启发很大,拿起来读就舍不得放下,文字很有古味,可读性很强,反复阅读了很多遍。简单的说这三篇小说,《棋王》里面讲了一个传奇人物的命运,里面有道家的思想,还讲到了关于吃,印象很深,说是,一种吃是因为肚子饿了才吃,还有一种吃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树王》这篇小说读起来有很多的无奈,讲到生态环境,主人公树王肖疙瘩的命运,里面流露出复杂的情感。《孩子王》讲的是那个时代下的教育问题,思想却永不过时,离现在也很近。这三篇小说都有时代背景,结合那个时代阅读会有不同的启发。

余华,苏童,莫言老师的书在此之前阅读过一些。如余华老师最早期的《星星》《第一宿舍》。《十八岁出门远行》记得是上学时课本上的课文,再次读起来有种熟悉的陌生感。苏童老师的短篇《桑园留念》《米》还有其它的一些小说都很精彩。莫言老师早期的《春夜雨霏霏》后面的《蛙》都有幸拜读过,他的《师傅越来越幽默》这篇小说的结尾很奇妙,我至今也不知道结尾的答案是什么。这篇小说的结尾,能想到的可能好像都有可能,有些魔幻的色彩。

读了一些小说,之后便有了自己动手写的念头。后面就开始写了,常常遇到一句话不通顺,前后句子不协调,段落之间没有关联等一些问题。闲暇时,慢慢地写下了一些文字,在一些平台投稿,有些被退回,有些审核通过。起初有些开心,后面就一篇一篇的写,权当作爱好,却又有写好的愿望,时常遇到难题,攻克不下就放下了。现在回头看那些不成文的小文,大多都是一些随笔,还有一些散文和类似小说的体裁,偶尔看看脸上不免蒙羞。文学梦渐渐清醒,有时却还觉得需要它。我想,写作者和读者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当中的区别只有动身坐在电脑前,开始动手输入那些文字时才能知道。或者说,只有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读者,才有底气去试着做一名写作者。这两者前后是有必然的联系存在着。

现在想起来,写一些小文已有一年多了。慢慢觉出写作者除了需要天赋以外,后天的大量阅读,深度思考,还有对于写作的摸索,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文字绞劲脑汁,殚精竭虑,都缺一不可。事实上,写作也是一门职业,和其它职业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先入门,再学习,全靠自己,如果沉不下来,大概率是很难的。所以,不管面对任何事情,要先静下心来,先动脑子再动手,这样起码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候又隐隐觉得文学始终是很神圣的东西,至于哪里神圣却又是不可言说的。

开始写作后,除了读过的书籍,慢慢发现了一些其它的书籍。有些买来就搁置下了,有些感兴趣的偶尔拿来翻看一下,没过多久,又会发现其它的书籍。有些书始终是陪伴着我的,如卡夫卡的中短篇小说集,还有他的两部长篇小说《审判》和《城堡》。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三册。山东书友赠送的《西南联大通识课》,《圣经》和《红楼梦》,都长久的在我身边。不管走到哪里,总会在唾手可得的地方存放着,它们离我很近,始终陪伴着我。

后来,我读到了一些不同作家的作品,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这里面的名篇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阿城的《常识与通识》是一本易懂又有营养的书。还读到《鲁迅杂文精选》,《史铁生作品集》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都让我难以忘怀。为此,我怀念逝去的爷爷时写了一篇名为《爷爷的月亮》的散文,有幸发在了本地作协的平台上。

那些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光真是如梦幻般,既美好,又那么容易逝去。庆幸,还有当下,还有未来可以继续阅读。这些年,读了不同作家的作品,风格也都大不相同。有些看来晦涩难懂,有些一旦读进去又充满喜悦,马上会产生表达的冲动,想与人诉说,却又一时不知与谁分享。大家都在各自为现实奔波,为生活劳累。

对于文学,实在有很多话要说,又不知说些什么,只知道每当读到一部好作品时,那种喜悦之情难以压制,像一个结巴遭受到了极大的委屈,急于想表达出来,却又手忙脚乱。读完一部好作品时只是觉得好,又一时不知道好在哪里。

不知不觉,文学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好像离了它生活就索然无味了。现实生活中,常常需要面临一些难以忍受的真实,那颗焦灼不安的心也无处安放。恰巧这时,我遇到了文学,它很自然的就成为了我精神世界里的寄托,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慰藉。人应该是需要一些寄托的,比如养一只小动物,养几盆花草,再或者,远方有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朋友在等着你,你需要体面的去与它相见。这些真实存在的东西和一些虚妄的期盼,都能给予人一种心灵上的慰藉。或许现在大家追求的东西都很实在,或许生活中需要一些不是那么实在的东西,或者说需要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正如莫言老师所说:文学最大的用处就是没有用处。

有时候我在想,人活一世,是否需要一个坚定不移的信仰,才足以不畏艰难的走下去。我知道有信佛的,有信上帝的,还有信其它的。那么作为一个人,我有信仰吗?我的信仰是什么呢?后来,我想明白了,我是有信仰的,我的信仰的就是文学,让我心甘情愿投入身心,在精神世界里无限遨游的文学。

所幸,在这个时代还有文学,庆幸,我紧紧的抓住了它。它给了我一个无限温暖的拥抱,还有一片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我脱离了尘世的喧嚣,告别了人世的纷扰。在那里,我只属于我自己,一个独特的自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