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方钰霆的头像

方钰霆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2/16
分享

节气漫谈(长篇散文)

1、春之序曲

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是立春,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仅仅是春天的前奏。“立”是“开始”的意思,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和播种。

在我的记忆里,立春在春节期间的时候居多,我记得有几年除夕即立春,乍暖还寒的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年味儿,是非常惬意而温暖的。一般这个时候家里除准备好了过年的吃食外,父亲和母亲开始准备春耕前的农作物种苗和农机具的打磨和打造。比如浸泡稻谷,到集市打磨、接续镰刀、锄头、犁铧等。家里的耕牛也开始被我们牵出门啃一些泛绿的草,或者给小麦除草时把一些燕麦草割下来给牛吃,总之要把牛喂好,以备耕种。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阳和启蛰,品物皆春。荷塘、小溪边的柳树开始吐芽,东风化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冰雪消融,草木初萌,花枝孕蕾,冬眠的动物也睁开了惺松睡眼。不管怎样,立春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立意,之后“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才是春天物候历程的缩影,但皑皑白雪、冰冻三尺之下,青青之力已在孕育,因此,我们看重立春,它不仅是重要节气,也是一个热闹的民俗节日。

立春之后,待到春暖花开,更少不了结伴出游,或荡秋千,或放风筝,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其乐无穷。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勤劳的人们从这天起,便开始了新一年的劳动工作,天虽尚寒,心已向暖,虽然气象意义上的春天还有一段距离,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规划未来。

春雨至,万物生。雨水一到,春回大地,田野一片生机,正是九九歌中的“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时节。在春雨脉脉含情中,柳丝开始含烟,待柳烟成阵,便春色撩人了。雨水之后,虽然草木萌动,天气回暖,但寒流也是一年中最多的,常有“倒春寒”。农谚有云:“三月初清明,冻伤爱美人。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我们这里还有这样的俗语:“二月清明遍地青,三月清明没一根。”农谚里的意思好理解;而俗语,乍一看似乎有误,其实也没错,它告诉人们的是:二月清明,春暖得早;三月清明,春暖得晚。

农谚也好,俗语也罢,都显示着二十四节气中雨水日与气候及农作物的关系。前暖后冷,是它的主要特征。此时,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这种“善变”的天气,着实让人难以适应。

诗人们也很喜欢雨水这个节气,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宋代陆游诗云: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雨水一过,春暖花开的日子就要来了。你的梦想生根发芽了吗?

惊蛰雷动,百虫“惊而出走”,从泥土、洞穴中出来,于是虫蚁开始活动,逐渐遍及田园、家中,或殃害庄稼,或滋扰生活。广东客家民间则以“炒虫”方式,达到驱虫的功利目的。惊蛰这一天,一些地区也会吃炒豆。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的瑶族在惊蛰时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

在我的老家湖北,惊蛰时节我们最爱的是采摘地皮菜,在那些水库大坝等刚刚长出嫩芽的草皮上,春雷后的大坝长满了嫩墨绿色的地耳子,用手轻轻地采下来,回家炒鸡蛋或者做成汤,非常美味且有营养。

二十四节气中最有意思的就是春分了,把春分这个节气定在3月20号(或21日)前后,按现代地球物理学的说法,这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仲月里,想当然的听了几晚淅淅沥沥的雨,结果在晨光下,透过窗,却只看到蕴含着丰腴水分的雪花,臃肿的飞扬,极速的坠下。刚刚触碰到楼宇、墙垣、土地就随之融化,但还是有那么多不惜命、执着的雪花,不间断的层层叠叠,终于赶在太阳炽热的蒸腾到来之前,让周遭留下些许淡淡的银装素裹。

提到春分这个节令,蓦然想到的就是“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优美诗句。当然,现在还不是柳絮纷飞困娇眼、伤春易逝池萍碎的季节。也许正如“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谚语所言,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境,看待春的到来总有不同的取舍,良辰美景、悲天悯人、伤春悲秋、风花雪月总有特定的天人感应和喻物于情。

在这春天里,我却分明感受到这样一种气息,源于自然的灵气、无由的沁人心底,不同于无奈与燥热,不似于冰封而窒息,只是暖暖的、弱弱的存在和萌发,让人心怀美好、希望与期寄。而在我们老家,春分吃春菜则尤为重要,“春菜”是一种野苋菜,老家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老家屋后长有一片桃树林,每年到了春分时节,桃花妖娆烂漫,或正,或侧,或仰,或俯,有如粉荷,有如胭脂。花大多全开了,也有半开的,偶然会碰到几枝懒起的,也含苞待放。一树接一树,一枝连一枝,在头顶分开蓝天白云,蜜蜂在花间飞来飞去,太阳从花枝缝隙中照射下来,显得特别温暖。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不时飘落片片粉红的花瓣,飘过阵阵清香。眼前尽是心醉的颜色,风中尽是沁人心脾的馨香,真叫人乐而忘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千古名篇正是国人清明节祭祖的真实写照,有人说中国人的信仰是最伟大的,因为我们信仰祖先,不同于西方信仰上帝或者耶稣,也唯有如此,我们中国才有5000年的中华文明传承。

作为祭祀,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清明节属于祭祀节而通常不被冠以鬼节之名,就在于它重在表达孝思亲情。另一种祭祀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要开会聚餐等,这种祭祀是团聚族人的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情况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赶回家乡扫墓,就在山上或高处面对家乡的方向遥祭。

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先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清通礼》把修整坟墓解释为“扫墓”名称的来由:“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物质贫乏的年代,清明节我们最多在祖坟上摆放一些腊肉腊鱼等吃食,放一挂鞭烧几刀纸钱;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的清明几乎成为一个节日,不仅远行的人要赶回家,住在城里的也会按氏族回乡下祭拜,有些大的氏族还在这天开展类似续谱的活动。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通纬·孝经援神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谷雨前后,天气较暖。“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我们老家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由于我的家乡湖北嘉鱼也是茶叶出产基地,茶叶的种植比较广泛因此有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有诗云:“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朱权在《茶谱》中从品茶、品水、煎汤、点茶四项谈饮茶方法,认为品茶应品谷雨茶。

谷雨茶就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谷雨茶除了嫩芽外,还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代的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的茶是三春茶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与清明茶“莲心”同为一年之中的佳品。

俗语云:“清明至,桑叶绿;谷雨时,桑葚紫”。谷雨时节,戴胜鸟栖于桑树上,正是绿意萌动的光景,桑树上的桑葚也在这个时节成熟。桑葚,又名桑果、桑枣,原本是农民用来果腹的水果。它的营养价值极高,尤其适合谷雨时节食用,具有滋阴养血、生津止渴、乌发明目的功效。桑葚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在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桑葚果的功效。桑葚果入心肝肾经,是滋补强壮,养心益智的佳果,故而被古代人称为“人间圣果”。

2、夏之祝愿

立夏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明人《遵生八笺》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蝼蝈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江浙一带,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未免有惜春的伤感,故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崔骃在赋里说:“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吴藕汀《立夏》诗也说:“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

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立夏是夏季的开始,嵊州人在立夏日吃蛋拄心,吃笋拄腿,吃豌豆拄眼,秤人拄身,其目的是出于祈求身、心、腿等重要部位健康无恙,防止生病,顺利度过炎夏的愿望。

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小孩以拄立夏蛋作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尚有以五色丝线为孩子系手绳,称“立夏绳”。

在我现在居住的城市宁波,有习俗在立夏之日要吃“脚骨笋”,用乌笋烧煮,每根三四寸长,不剖开,吃时要拣两根相同粗细的笋一口吃下,说吃了能“脚骨健”(身体康健)。再是吃软菜(君踏菜),说吃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立夏过后,便是炎热的夏天,人们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着祈福保平安的愿望。如浙江嵊州人认为,在立夏日吃蛋拄(意为“支撑”)心,吃笋拄腿,吃豌豆拄眼;

湖南长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上海郊县农民立夏日用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湖北省通山县民间把立夏作为一个重要节日,通山人立夏吃泡(草莓)、虾、竹笋,谓之“吃泡亮眼、吃虾大力气、吃竹笋壮脚骨”;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即购买海虾掺入面条中煮食,海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为对夏季之祝愿。

旧社会农民每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要靠苦苦菜充饥。苦苦菜,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饥,渡过了一个个难关,江西苏区有歌谣唱:苦苦菜,花儿黄,又当野菜又当粮,红军吃了上战场,英勇杀敌打胜仗。苦苦菜被誉为“红军菜”“长征菜”。

苦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冷淘凉拌,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清凉辣香,吃馒头、米饭,使人食欲大增。也有用黄米汤将苦苦菜腌成黄色,吃起来酸中带甜,脆嫩爽口。有的人还将苦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煮面,各具风味。

最近在抖音上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歌词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想到你我就哦哦哦哦……”,一首非常欢快的曲子,这首歌的名字叫做《芒种》,是歌手赵方婧唱的。

歌词大意是这样的:一想到你我就哦哦哦哦,空恨别梦久哦哦哦哦,烧去纸灰埋烟柳,于鲜活的枝丫,凋零下的无暇,是收获谜底的代价,余晖沾上远行人的发,他洒下手中牵挂,于桥下,前世迟来者,擦肩而过,掌心刻,来生记得,你眼中烟波滴落一滴墨,若佛说,无牵无挂,放下执着,无相无色……很有佛学的味道。

我的家乡就处于长江中游,每年的芒种季节,正是准备农作物发芽的时候,记得小时候这个时间村里家家户户都要泡种育苗,连布谷鸟也叫“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芒种,样样都忙,芒种前后若遇连阴雨天气及风、雹等,往往使小麦不能及时收割、脱粒和贮藏而导致麦株倒伏、落粒、穗上发芽霉变及“烂麦场”等,使眼看到手的庄稼毁于一旦。“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的农谚正形象地说明了麦收季节的紧张气氛,必须抓紧一切有利时机,抢割、抢运、抢脱粒。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所庆祝的节日中大部分与农业有关。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现代社会虽然没有这么隆重的祭神典礼,不过夏至前后,有些地方还是会举办隆重的“过夏麦”,这便是古代“夏祭”活动的另一种延续。何为夏至?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所以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接近极地处是白夜,也是一年中最有诗意的一天。

在现代,夏至则是养生的好时节,《戴记》认为—夏至时节的特点为“阴阳争,死生分。”意思是说,夏至这个时候,阴阳互争,生死分界,是对人体健康的一种严峻考验。冬至一阳升,夏至一阴升。这两个节气都是阴阳转换的节点,夏至时可借旺盛的阳气帮扶身体,冬病夏治,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可以说,文中的词句形象地展现了小暑节气动物们的生活状态。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在梅雨过去以后,如果小暑节气出现打雷,则梅雨又会倒转过来,这就是所谓的“倒黄梅”。这一点在江南地区最为明显,特别是我居住的宁波地区,六、七月份的“倒黄梅”经常出现,以致天气预报经常误报,明明晴空万里,不一会就会大雨倾盆、雷电交加。小暑的前夕,原本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地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如果此时突然变天,收衣服、收被褥就成为我们一项经常顾此失彼、络绎不绝的差事。

再来看看白居易的这首《消暑》诗。“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从诗中,我们看到,白居易提出的大空间、通风、平衡心态、减少运动等方法,确实是对付高温的有效手段。透过他的诗,我们仿佛看到一位老者心平气和地端坐院内在徐徐清风中乘凉的形象。所以我们说遇事冷静是处理问题的先决条件,不冷静则达不到处理问题的最佳效果。而这类似“禅定”的功夫,还真的要从“心静自然凉”中慢慢品味!

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在民以食为天的我们看来,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在生活逐渐美好的今天,这三种食物虽说并不受时节的影响,但在小暑节气吃则更有一番情趣,从养生的角度讲,什么时节吃什么食物才是最有营养的,反季节或者转基因食品并不在此列。

此外,民谚还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在炎炎夏日里,保持一份安然若素的心态,你会发现,没有微风梅雨,时光也仍然为你准备了,一份清凉。

此外,在江南地区,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这一点对于地区江南的老家们的乡亲们来说更为熟悉。莲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在我的家乡,小暑则更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节气,此时不仅可以下河戏水和捞鱼,还能去荷塘采新鲜的莲藕,我们一般采到莲藕先把自己的肚子吃饱,此时的莲藕还没有长粉,清脆甘甜,比时令水果都要美味。今年夏天的气温有些反常,特别是在江浙一带,已多日出现40度的高温,这在往年均不多见,难得一开的空调在我家总算派上用场。连续近一个月的持续晴天让我体会到了暑热和干燥,不免有些心浮气躁。就在几日前,公司有同事开始熬煮绿豆汤,在冰箱冰镇西瓜和冰块,以消暑降温。

可以说,千百年来,我们的古人在与暑热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无数丰富的经验,很多方法即使放到现在也不过时,甚至可以说也很前卫。诗仙李白通过《丁督护歌》描绘了劳动人民在炎热的季节里拖船的劳苦情景:“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督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实在精妙。吴牛指江南一带的水牛,吴地天气多炎暑,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

如果说挨过严冬最好的方式是三五好友聚在一起,用热闹的氛围驱散寒冷。那度过盛夏最好的方式,就是独自一人端居院中,心静则凉,把注意力留给那些平日里被自己忽略的生命和景色,看看生命孕育的神奇过程。比如大暑一候“腐草为萤”,陆生的萤火虫在枯草上产卵,大暑时卵破而出,乍看像是腐草幻化而来,形如米虫,尾亦有火,熠耀宵行。

感受孕育生命的温度,比如大暑二候“土润溽暑”,溽,看上去就有湿乎乎的感觉,是土之气润,蒸郁而为湿,这样又湿又热的粘腻天气,本该是最难挨的,可想想,正是这样的气候孕育着无数的生命最后疯长一段时间长向成熟,一切的难挨便都可以被接受了吧。比如大暑三候“大雨时行”,湿气积聚,伴着热气上升,在云深之处化而为雨,招来滂沱大雨倾盆落下,间或夹杂着电闪雷鸣,一阵暴雨,带走闷热,送来清凉,也送来了泥土的芳香,嗅嗅闻闻那雨的味道、那土地的味道,让这清新的香味安抚盛夏燥热的心。

这雨,也是秋季将来的信号,雨送暑热走,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接下来的十五日,或许你是躲在自己的小屋里,“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盼雨送秋来,在星辰挂满天空时再出门纳凉;或许你是寻一凉处,比如郊外的荷花池,“赤脚荡荷花”,比如山中的寺庙,“绀宇迎凉日,方床御绤衣。清谈停玉尘,雅曲弄金徽。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对中医人来说,还有一种避暑的方式,大概是大家听起来就不想尝试的,便是吃“苦”,以苦味食物清热祛暑、消除疲劳,虽苦,回味却清香。这原本在老家是夏季必备的美食,来到江浙后,今年的夏天我家已将苦瓜当做基本的菜肴,每日均备上一碟,就像歌里唱的:“真想不到当初我们也讨厌吃苦瓜,当看清世间所有定理又何用再怕,珍惜淡定的心境,苦过后更加清,万般过去亦无味但有领会留下”。这一秒坐拥晚霞,愿你的盛夏有清风自来。

3、秋之收获

季节的转换,总是充满着期待,绽放着美好。还没来得及把夏天的浓郁记住,转身,便遇到了秋。是的,所有的季节交替,都格外神圣。也许,在所有人眼里,秋天只是一个短暂的过渡期,甚至称不上一个完整的季节。从潮湿闷热的夏天到冰雪严寒的冬季,似乎只是一阵秋风的时间。

立秋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从前,人们将立秋之后的炎热天气,称为秋老虎。如果现今仍以立秋作为界定秋老虎的时间节点,那么立秋时节南方经常遍地是老虎。即使在北方,冷空气往往也只能偶尔做一次“打虎英雄”。人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触,春暖之后没多久,炎热的天气便尾随而至。但长夏之后,秋凉却是缓缓地甚至“偷偷地”降临。可谓轰然入夏,悠然入秋。

韩愈有句诗描述了立秋:“麦苗含遂桑生葚,共向田头乐社神。”春华秋实,为了温饱,人们的礼数可谓周全。“立秋凉风至”,人们盼望凉风如期而至。但对大部分地区而言,一到立秋,未必就转瞬清凉,南方“立秋处暑正当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立秋作为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仪式。至今,不少习俗仍在流传。“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但“贴秋膘”要适度。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不少人会瘦一些,因此有了“贴秋膘”的习俗。

秋天来了,聒噪的蚊虫会逐渐销声匿迹,阳光也会变得温柔一些;秋天来了,秋风会吹拂着我们淡淡的心情,我们的心也会渐渐轻快一些;秋天来了,又能望到云淡天高,碧空如洗;秋天来了,让我们把那些太累的心事也交给秋天……秋天来了,让我们欣赏完夏花的绚烂之后,再来期待秋叶之静美吧!

总有一种灵魂的相契,在秋水长天处,如约而至;总有一缕阳光,在枫红菊黄时,温润心房。静下心来,看一片叶从生到落;看一朵花从艳到枯。真的,秋的优雅,如一首错落有致的音符,弹奏着季节的静美。只有心境平和的人,才能体会到秋的诗意。秋色怡人,醉了风,醉了雨,醉了你,醉了我。

岁岁有今秋,时光流转,唯一不变的是心中那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执着。正如每年对秋的品味与享受――品味秋天,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境界的升华;享受秋天,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超然的生命的永恒。

处,止也,处暑即止暑;暑气到了这里就停止了。“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道出了夏末秋初、令人通体舒泰的短暂时光:盛夏已过,暑热渐消;秋意初至,凉爽渐来。此时,正是享受人生的好时节。夏日的辉煌落幕,秋天的冷静开始;生命至此,也应该停下忙碌的脚步,去看山看水,看那藏在岁月中的云彩。行到水穷处,便坐看云起时。

处暑,暑尽寒来,也是苦尽甘来。被热浪侵袭得耷拉着脑袋的草木,都在秋雨里舒枝展叶、扬眉吐气,带来生机,也带着几分厚实和老练。夏的画卷,总是太妩媚,而秋的素描,就多了份内涵,那一抹有些厚重的色彩,便是季节书写的美感。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将过去了,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忍受了多日酷暑煎熬的人们,期盼着秋天的到来。许多地区,特别是南方地区,秋天总是让人感到姗姗来迟,还会经常有遭受“秋老虎”困扰。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为“老妇夏”天气,北美人称之为“印第安夏”天气。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

据《宋史》记载:伏日蜜沙冰;重阳糕,并有酒;三伏日,又五日一赐冰。每到暑伏天气,皇帝都会对身边的近臣、重臣进行赏赐,赏赐的主要内容是蜜沙冰和冰块一类去暑的冷饮。蜜沙冰是一种在冰屑上放上豆沙、淋上蜂蜜搅拌起来食用的小吃。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和我们现在吃的某些甜品差不多?

除了冷饮甜品外,应季的瓜果也是不可少的。利用冰水或者冰凉的井水,将水果浸泡其中,想要吃的时候,再拿出来食用。这是一种比较接地气的解暑方法,即便是没有冰块,只要有井或者一条小溪就可以做到。记得小的时候,母亲经常把黄瓜、西瓜、香瓜、西红柿一类的水果放到水缸里浸泡给我们解暑。现在看来,这是传承了祖先的智慧。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这是李重元的《忆王孙》,这种惬意的生活在宋词中留下了许多影子。“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依照自然界规则,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为了贮存体内阳气。然而;随着天气转凉,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早上不爱起,白天不爱动,这就是“春困秋乏”中所指的“秋乏”。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走在秋的路上,凉风细细,时光走笔,夏已变成回忆了。慢慢地,身边的风景,都会变成秋天的模样,那又有什么关系,总有一天,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都会变成过往的风景,但那些曾入眼入心的美好,却会一直停留在心底。一片片叶飘,一枚枚果落,岁月朝暮更迭,处暑节至,结束,即为开始,生活亦然然,人生亦然。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描绘白露最著名的当属《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翻译过来就是: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站在对岸河边上的,那就是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愿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不管道路有多艰险漫长。我愿顺流而下去寻觅她,可她却依稀在河水中央。你在的地方,就是我向往的远方,一生即一瞬,一瞬即永恒。这是多么美好的爱情!

白露,是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水土湿气凝而为露,露凝而白,是水与火相遇,交融而成的结果,是金风玉露相逢、在水一方邂逅伊人。世间的一切,都是为了遇见,冷遇见暖成了雨;火遇见水成了露;而人遇见人,便有了故事。白露这一天,古人会一大早细致地从花枝上收集露水,或饮用,或煮茶。他们相信露水有着神奇的功效,柏叶或菖蒲上的可以明目,草叶上的可使皮肤有光泽,而花朵上的更能让女子貌美如花。

白露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大禹治水有灵,太湖畔的渔民称其为“水路菩萨”,并于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七和白露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规模最大,历时一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是为“白露茶”,它不同于春茶的鲜嫩、夏茶的苦涩,而是浓郁的甘醇味。老南京人特别喜欢,也十分讲究,煮茶要用桑、槐、桐等不含油脂的树,怕生异味,水至三沸则倒入宜兴紫砂壶,而用白露清晨收集来的露水煮茶,更是茶中一绝。

旧时苏浙一带人家,一到白露,家家会酿白露米酒,称为“白露酒”,待客接人必喝。此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听说最好喝的是用程江水酿的“程酒”,古为贡酒。程酒的酿制除了要在白露当天取程江水,有人也会埋藏或窖藏数年乃至几十年才饮用。埋藏愈久,色呈褐红,斟之现丝,易于入口,清香扑鼻,且后劲极强。《水经注》曰:“桂阳程乡有千里酒,饮之至家而醒。”人们相信,在一年中最具诗意的节气酿出来的酒,必定芳香清醇,余香盈齿。此时温一壶白露酒,就着明月清风酣饮,顿觉醉中行了千里路,至家而清醒。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群芳谱》中有言:“秋分,至此而阴阳适中,当秋之半也。”宋玉所著的《九辩》中有谈到:“悲哉秋之为气也。”正与中医在五行的认识相应。秋季在五行属金,金在脏为肺,在志为悲。

因此,很多人都会因气候变化而产生“悲秋”的情绪,尤其像抑郁症这类跟情志密切相关的疾病在秋天就容易发作。也许,乔任梁比我们更早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

欧阳修在《秋声赋》中是这样描写他对秋天的感觉的:“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感受到了没有?一片肃杀之气!这样萧条清冷,怎么让人不感到悲伤呢?

可心情总归是人的心情,刘禹锡的《秋词》不就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看,尽管是这么让人伤感的秋天,诗人刘禹锡也能过得如此开怀精彩充满诗意,这才是秋天心情的正确打开方式呀! 何况更有视北国之秋为天堂的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中发出感慨:“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及:“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容平就是从容平静。经历了春生、夏长,熬过了春天的播种、夏天的劳作,秋气习习而来,抚平心中浮躁的情绪,静待收获的季节。

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中医学在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阳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也就时说,秋季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除此之外,秋季凉爽之时,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季节变化是诗人情绪的催化剂,中国的诗人最是喜欢伤春悲秋,对寒露这样一个水漾的节气自然凝聚了别样的情怀。重阳、寒露次第寻。对于长江以南来的大部分地区来说,重阳的“节气”重于“时气”,寒露才让人们“惊觉”秋重,此时大家开始互致添衣之意,以迎秋寒,半月后,即是霜降了。带着丝丝寒凉的深秋之露,凝结在绽放的菊花上。此花耐寒耐霜,傲立群芳,气质如松柏,也因此格外受名士推重。

凉风袅袅,晨露凄清,秋已袭万物,万物乃伤秋。天地一片寥落景象,酒意初醒,难免寥落之心境。悲秋的季节情绪,据说有自然季节的影响,四季流转,万物代谢,甚至和当时的政治生活有关。据说征徭役、发战争、起科举,大多在秋季,因而,斜阳与瘦马,黄花和疏离,孤雁和晚亭,渐欲迷人眼。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寒露已至,请君添衣。

天气一天冷过一天,诗人说“今宵寒比昨宵多”。寒冷是生命的敌人,气温越底,生命的活动就越缓慢,自然界中,万物伏藏,城市和村庄里的人们,也开始换上冬衣,储藏粮食和蔬菜,准备过冬了。“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秋天的景象尚未完全褪尽,立冬披着清澈高远的蓝天,踩着厚厚的落叶匆匆而来,冬天的扉页悄然间展现在人们的眼前。霜是水气凝成的,水气是怎样凝成霜的呢?

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道:“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在《霜月》中写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说明寒霜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秋晚没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间、树叶和泥土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霜降节气的故乡,金黄已不是主色,放眼望去,丛林尽染,枫红松青,水绿山秀,大红大紫色已是主流,恰似一抹春光,美丽极了。

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的山凹里喷涌而出,朝霞把碎零零的金子,泼洒在故乡的池塘里,光芒反射在故乡山川的每个角落。池塘里鸭子在水面上不知疲倦地游来钻去的,忙忙碌碌地寻找着希望。大白鹅却像儒雅的绅士,在绿波中不紧不慢地度着方步,哼着它那悦耳动听的晨曲,致敬晨曦。池塘边上棒槌声阵阵,涟漪串串,笑声盈盈。

一步一景一梦寻,一段幽香一段醉。她从风中走来,恣意洒下芳馨,弥漫如诗般无声席卷在心间,增添丝丝恬淡。北风起于蜜色蝶翼之上,承载着满屏碎金的光辉,挣脱枝丫翩跹而下;那般明丽的颜色,是蜜糖,是琥珀,是金丝雀的羽毛,是阳光下的沙海,是夕阳没于穹苍的那片温柔暖光。

碧穹如洗,蓝云笼晓。回眸处,芸苔之中,桂花飘香四溢,菊花傲霜怒放;秋冬之交,似乎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在夕阳余晖中穿过大草坪,仿佛是青春电影里的长镜头,我们以相同的岁月篆刻一圈圈年轮,用双眼铭记来路与归途。晨光熹微,薄雾空明,踏过浅霜铺就的毯,瞥见叶上花间的露,顷刻间惊觉,不及回眸,已是霜降。金红的光斑在枝叶间闪烁,那秋色藏匿的温暖,是时间的痕,留给长路漫漫……

4、冬之意境

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节气,高空西风急流在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对江淮地区降水天气影响很大。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此外,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也会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

“北风潜入悄无声 未品浓秋已立冬”,立冬过后,冬天似乎将要悄无声息的渗进我们的生活,在这个秋冬交际之时,踩着秋日的余韵一起寻觅秋的影。一抹翠绿是夏对秋的呢喃,黄叶灿烂是秋回应的告白,而伫立的红楼,像是这场盛事的见证者,红 黄 绿 色彩相映成趣,触目之时也能涌起心底对秋的感叹!树枝交斜,树影斑驳,金黄的叶子缀满了枝桠,一阵风将叶吹落满地,展示了落叶归根的一生。

此时如果从窗棂向外看去,形状各异的格子,将窗外分割,满树金黄进入眼帘,引人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树林旁的小路,有行人匆匆走过,静谧的林间,树叶偶尔因清风发出响动,蓝天白云,云卷云舒,在秋意阑珊下,一起静听时光的流逝。而黄昏时分的天空,也别有一番风趣,太阳将落到地平线的时候,余晖下,天边呈现火烧云的状态,远处的灯光已经亮起,明暗两重世界正在发生交替。常青绿与枫叶黄的交相呼应,构图与色彩的完美,就仿佛一幅栩栩如生的油画……

诗云:“太行初雪带寒风,一路凋零下赣中。菊萎东篱梅暗动,方知大地转阳升。”(左河水《小雪》)小雪节气,鄂南大多开始降温降雨,也有的年份开始下小雪,我记忆最深的开始有村子抽干鱼塘的水抓鱼,这可是整个村子的节日,不论大人小孩都很兴奋,大人们是因为一年劳作终于可以收获了,孩子们则是可以下水捡“鱼脚”。

江南水乡水多鱼多,每个村庄都有几口水塘,旱季灌溉,冬季捕鱼,一般按家庭户数分摊水塘,包括水塘的整修,春季鱼苗的放养,夏秋季的看护和鱼草的喂食等。记得那时每家到小雪后都能分数十斤鲜鱼过年,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村里水库的一次抽干捕鱼,因为水库水深,已经四五年没有抽干过,那一年抽干后抓到好几条三十多斤的青鱼,有我们小孩子那么大了。

小雪也是赏花的季节,《红楼梦》第九十四回中贾母说:“这(海棠)花儿应在三月里开的,如今虽是十一月,因节气迟,还算十月,应着小阳春的天气,这花开因为和暖是有的。”这时人们喜欢到户外赏花,饱览这秋冬之际的奇妙“春色”。

我最爱腊梅花,小雪腊梅开始开花,所谓“密缀枝头半展时,才遇小雪是花期”。腊梅开花都是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腊梅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不过今年我看到很多棵腊梅开花的时候树上还满是叶子,黄色的居多,但也有很多还是绿色的。

以前也看到过很多次花叶同在的现象。面对眼前这一片片花怒放,叶繁茂的腊梅,真让人觉得十分诧异。那小小的腊梅花就被掩藏在大片大片的叶子底下,幸好腊梅花的香味非常浓郁,否则定会忽视了它们。腊梅的香本来是很浓的,但穿过凝滞的寒气,就变的清淡而悠长了。这种气候里开的花,当然不太张扬,很少像春花一样怒放。

“小雪杀猪,大雪宰羊。”这是许多农村的风俗习惯,每到小雪、大雪两个节气,村民们便开始杀猪宰羊准备年货。无论哪家宰畜,邻居、亲朋都要过来帮忙。杀了猪,东家要用腌酸菜、卤豆腐、宽粉条、沙土豆做一锅猪烩菜,再配上米饭、小菜,略备薄酒,邀请四邻聚餐,寓意团结、和睦、万事兴旺。

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小雪时节吃糍粑的习俗。有俗语说,“十月朝,糍粑碌碌烧”。“碌碌烧”是非常形象的客家语言。“碌”,是像车辘那样滚动,意思指用筷子卷起糯米粉团,像车辘那样前后上下左右四周滚动,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烧”,即是热气腾腾。吃糍粑一要热,二要玩,三要斗(比较),才过瘾,才能体味“十月朝,糍粑碌碌烧”的农家乐趣。

虽然寒冷的日子里,人们喜欢吃热乎乎的食物,但是过于麻辣的食物最好不要吃,这会更助长体内的“内火”。另外,寒冷干燥的室内,大多数人感到口鼻干燥,好像要冒火了。建议多喝点热汤,比如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汤、羊肉白萝卜汤等,既暖和又能滋补津液。这个季节的白菜、萝卜都是当季食物,富含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而且,白萝卜能清火降气、消食,非常适合这个节气食用

大雪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节气,雾凇挂满枝,片片雪花飘,如梦如幻的美景令人期待。《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里十一月是指农历),这是古人对大雪的解释。“小雪封山,大雪封河”,大雪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此时,气温将显著下降,雪往往下得更大、范围更广。

大雪时节,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雪花飞舞,漫天银色”。非常适合人们在冰天雪地里赏玩雪景。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曰:“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这段生动的文字,描述了杭州城内王室贵戚在大雪天气里堆雪人和堆雪山的情形。雪后初晴,大地山河宛若琼楼玉宇,高瞻远眺,饶有趣味。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清嘉录》则直言:“冬至大如年”,汉人自古冬至需拜天祭祖,国内部分地区一直延续着此习俗。妇女向茸长敬献鞋袜,小辈拜望问候尊长。女儿出嫁后回家探亲的,这天晚上必要返回夫家。

现代台湾著名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描述台湾冬节(闽南语称冬至为冬节)之日“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圆仔致祭祖先……从大门、小门、窗门、仓门、床、柜、桌、井、厕、牛舍、猪舍都得以冬至圆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冬至古代为大节日,嘉兴重冬至,俗谚“冬至大似年”,保留古风。据《嘉兴府志》(卷34·风俗)记载:“冬至祀先,冠盖相贺,如元旦仪”。民间崇尚冬至进补,有赤豆糯米饭、人参汤;白木耳、核桃仁炖酒、桂圆煮鸡蛋等。至今,嘉兴仍然传承冬至吃“桂圆烧蛋”的习俗,老人们说因为一年中冬至夜晚最长,不吃的话会冻一晚上,半夜还会肚子饿。

小寒一到,一年也就快要接近尾声了,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寓意着气温的冷暖变化。小寒带着一个“小”字看似不经意,其实寒冷尤甚。今年的小寒正好在二九的第六天。虽然此时我国很多地方都天寒地冻、大地一片萧条之相,而此时的梅和山茶却竞相开了,为大地的苍茫萧条带来喜悦和生机。二十四侯的花信风,也自此而起。

冬季里,自然界中的阳气处于一种封藏的状态,春夏那种地气蒸腾的气氛都消失了,天气变得寒冷、干燥。人呢,要顺应大自然这种封藏之性,早睡晚起,晚到什么时间,要等到日出再起床。因为日出象征着阳气的强壮,此时人动,就不会被寒所伤。冬季养生总的原则是就温远寒,但不是就热,因为,热则开发腠理,也会扰动阳气。

有的地方冬天烧暖气,室内温度达到30度,想想,夏天遇到这样的高温人也会难受,何况在冬季。所以,人会出汗,腠理开泄,等再出门时遇到寒气就容易患病,小儿、老年人最易受害。为何要闭藏,因为只有藏才能有发,今冬的藏就是为了来年春天更有生气,否则,今冬把一点阳气耗散,明年生机不会壮旺。不光身体要顺应自然,精神也要顺应自然。前人说的“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说的就是精神要保持一种闭藏状态。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2018年春节就包含在大寒节气里。因此这样的大寒节气里,除干农活顺应节气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此外,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分别节选刊于《香城都市报》《图们江报》《快乐老人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