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秦川阿来的头像

秦川阿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6/12
分享

马伯庸和《长安的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此诗出自晚唐诗人杜牧的《过清华宫三首.其一》,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清华宫抵达长安时,感叹唐玄宗与杨贵妃荒淫误国而作。如今,作家马伯庸把岭南的荔枝送到长安来了。他在曲江书城一层的台子上侃侃而谈,嘉宾区座无虚席,怀里抱着书等着签名的读者,从一层折叠排队,一直顺着踏步楼梯排到了二层。我是在活动快要结束时才赶到现场的,看着乌泱泱的站满了人,索性就上了二层,一边翻着经营管理类书籍,一边看着抱着书缓缓蠕动的签名队伍,最后在队尾的我拿了《长安的荔枝》和《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两本书请马老师签名。周六把“中国简史”看了一篇就放在了一边,《长安的荔枝》用了一天时间一口气读完,真是酣畅淋漓,不得不想说上几句。

跌宕起伏的故事是小说最大的吸引力。

在京城漂泊十八年的李善德终于在朱雀门街归义坊内贷款购置宅第。事后回到上林署办公的李善德在同僚的一场酒局中被上司指派为“荔枝使”,疑惑、蹊跷、阴谋,把鲜荔枝送到长安故事从此拉开帷幕。圣人要的是新鲜的荔枝,不是荔枝煎,可能是圣人想送给贵妃六月一日诞辰的礼物。荔枝的物性,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岭南距离长安有五千里路,就是神仙也没办法。一个从九品下的上林署监事,十八年的谨小慎微,只是这一次的不经意,便陷入万劫不复。二月五日,李善德跨过灞桥,离开长安,三月十日才抵达广州,就是速度再快三倍,运送新鲜的荔枝也不可能。岭南五府经略使拒绝资助,李善德想拼死一搏,手里没有武器。李善德结识胡商苏谅和峒人阿僮,将装满荔枝的双层瓮由四路同时出发,双层瓮发挥作用延缓了一日腐坏。总结经验,第二次出发专注于梅关道与西京道的路线,荔枝进入味变期的时间延长了半日。速度已经到了极限,只能从荔枝保鲜方面再想办法。研究资料有记载“汉武帝……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和侗人沟通,有人说“你别摘下来啊。”散乱的思绪碰撞之下,不切枝而切干的“分枝植瓮之法”逐渐成熟。商人苏谅在此时选择投机,而经略使何履光和掌书记赵辛民产生嫉妒,谋划阻止李善德回长安。李善德在林邑奴的帮助下躲过杀身之祸。通过“分枝植瓮之法”和“盐洗隔水之法”一共能争取到十一天时间。一份新鲜荔枝的转运之法在李善德的缜密核算之下出炉。时间来到四月二十一日,留给李善德说服朝廷以及着手布置的时间,只有不到三十天的时间。整整一天,李善德在皇城里如马球一样四处乱滚,疲于奔命,皆遇敷衍塞责。此时,宫市使鱼朝恩骗走荔枝转运法。好不容易要翻过峻岭,脚下一滑,眼看再度掉入深渊。此后,接到“冯远一”的安排在招福寺面见卫国公杨国忠,得到“国忠”赐牌,畅行无阻,转运安排妥当后,他亲赴岭南,盯着启运。赵辛民自作聪明,弄巧成拙,查抄苏谅。苏谅察觉风声不对,扬帆出海,同时也带走了双层瓮。李善德千算万算在此出了变数,满腔的愁苦无处可诉。此后再次发生数倍砍伐荔枝树,遭到阿僮的阻挡,李善德无可奈何之下要求继续执行。运送途中,李善德提前检查所有的驿站,发现在最难的地方发生“逃驿”。这次荔枝转运,意料之外的麻烦实在是太多。此后继续协调冰块,连续的七天他完全没有休息,他的头发全白了。最终只有一骑,两坛荔枝抵达长安。李善德再次面见杨国忠,拿现实中的不快开罪右相,引起杨国忠的暴怒。一场观礼,李善德得到圣人的水果打赏。最终朝廷宣布判决他杖二十,全家长流岭南。此后发生安史之乱,李善德算是“走了狗屎运”,躲过一劫。故事层层铺垫,危机层出不穷,扣人心弦,紧张而刺激。同时,我们能够看到李善德面对苦难和危机时,他的惶恐、悲状和无奈,这就是作为常人作为基层人员的正常表现。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只能主动寻求自救。

故事要表达的精神内涵才是小说的灵魂。

千古艰难唯做事,一事功成万头秃。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的成功。在朋友韩洄和杜甫的劝解和开导下,李善德在退无可退之境,选择拼死一搏。随着钻研的深入,被残酷的现实打击得四分五裂。为了挽救家人和自己的命运,李善德只能弹尽竭虑,在数字中找出一线生机,他希望即使最终失败了,也不是因为自己怠惰之故。所有的人都认为新鲜荔枝太易变质,不可能运到长安。这个结论没有错,但太含糊了,没有人能给出一个详尽的回答,李善德思考这个问题时,他发现复杂得惊人。他选择试验,就算失败,他也要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所有的数据都表明,提速已经达到瓶颈,五天三千里是极限。找到保鲜的法子之后,他决定随马队出发,成与不成,他都要返回长安,对圣上有个交代。再次转运过程中,他总是打前站,铺好路,一把骨头跑得飞快,几乎要把自己燃烧殆尽。他自认德薄力微,愿献与卫国公,乐见族亲和睦,足慰圣心。他依足了规则却处处碰壁,他手握国相的一块牌子,却畅行无阻。转运荔枝,他每到一处驿站,会第一时间按照章程进行检查,细致、严格、无情,而且绝无通融。检查完毕立刻上马前往下一站。在夫人的眼里,他这个人,笨拙,胆小,窝囊,可一定要豁出命去守护他所珍视的东西。他不是为了仕途,也不是纯粹为了家人,他更为了一个道理,因此他最终成功了,或者最终得到他可以接受的结局。

宏大的社会背景下小人物的经历更能产生共情。

秦始皇修筑长城,开挖运河;汉武帝一挥手数十万汉军出塞;明成祖兴建北京、迁出南京、疏通运河;这些大工程的背后,有多少个李善德在辛苦奔走。当今,移民搬迁,扶弱济贫,三年疫情,乡村振兴,有多少各行各业的基层人员奋斗在一线。因此,这部从基层办事员的视角来看宏大的历史背景,它更能引起读者的共情。李善德无法苛刻每一个人,右相需要荔枝三十丛,到了省加到五十丛,转到经略府就会变成一百丛,经办人留出些余量至少要两百丛。这与腐败无关,与地域无关,而是大唐长久以来的规则。疫情期间,出现防疫政策的层层加码,也是这个道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非一日之寒,减轻基层负担非一日之功。“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目标任务的完成归根到底需要基层的落实,政策要接地气,沟通要顺畅,这样才会防治政策陷入空转,就能让基层轻装上阵,执行到位。

《长安的荔枝》就是《把信送到亚细亚》的中国古装版。

《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小册子,迄今印数已达4000万册,从美国到俄罗斯,再流向德国、法国、西班牙、土耳其、印度和中国、日本。日俄战争期间,每一位上前线的士兵人手一册,日本天皇也下令官员、士兵乃至平民人手一册。因此,可见此书就像打火机、就像发动机,令人振作,助人成功。《把信送给加西亚》讲述了一个精短充满正能量满满的故事。我从中读到了一种品质——敬业、忠诚、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自动自发的做事精神。也正是这种优秀的品质,造就了罗文在军事战争史上最具冒险性和最勇敢的事迹,永远被历史、被人们所铭记。这些精神在《长安的荔枝》主角李善德身上同样全部体现。只有能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服从是实现目标与梦想的关键一步。当你接到一个任务与作业时,只有服从了,才会发挥你所被赋予的责任与你的社会价值,也只有当你服从任务,想法完成任务,你才有机会实现你的梦想与目标。不进行反复的试验,永远不知道现实和目标的真实距离,计划再科学,精算再到位,还需要我们毫不迟疑的、坚定的去执行,才可奏效。

荔枝使李善德和信使罗文一样,他们历尽艰辛万苦,面对一个又一个挫折,始终没有放弃;从他们的精神中我们深信,只有勇于承担责任、具备坚定的信念,拥有强大的执行力,我们才会是一个合格的使臣。只有适者能够生存,只有最快处理完事务的人能够生存。世界需要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才,也需要把荔枝送到长安的人才,愿我们都能以李善德和中尉罗文为榜样,顽强拼搏,建功立业,成就卓越的职业生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