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健的头像

高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16
分享

探秘厘江风韵

滚滚绥江随南岭余脉倾泻南下,途经广东省怀集县坳仔镇的低丘台地的时候,却一改风格,像羞于出阁的闺秀,遮遮掩掩,欲去还留。可就这一转抹,却尽收天地灵气,编织了一段别致的山水锦绣,曰“厘江”,孕育了一种美丽的风物特产,曰“厘竹”,江因竹秀,竹因江名,厘江厘竹,互负盛名,相得益彰,形成了一道美妙的文化风景线。

翻阅《人文怀集》,书中有这么一段唯美的文字记述厘江厘竹,“诗意厘江,画韵厘竹”之意境充斥我的脑海,随即萌生了游赏厘江、感悟竹韵的念想。

初夏,呼吸着竹乡清芬的空气,我与友人阿辉、晓明结伴同行,走进坳仔镇境内的厘江河畔,沿途游赏。徜徉其间,放眼张望,沿途两岸是漫山遍野的竹海,岛屿河滩也是绿荫妖娆的厘竹林,山、水、竹融洽地糅为一体,构筑成了一幅风清水秀、竹影重重、鱼鸟云集、白鹭翩翩的美丽山水画廊。

“山间窈窕本无名”, 窈窕,便是形容坳仔厘竹的美姿。厘江因厘竹而闻名,怀集因厘江而更显美丽,怀集坳仔也因厘竹而名扬四海。据史料记载,1840年已有香港商人在坳仔开办竹庄了,直接原地收购“沙白竹”(厘竹)转卖给日本商人;1925年秋天,莫古里到坳仔大同村详细考察厘竹后撰文在《世界竹子研究》上发表,正式命名为“茶秆竹”,从此享有了“世界上最无与伦比的竹子”“世界最美丽的竹子”“世界竹子之王”等美誉;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曾以塑化处理后的厘竹制作飞机油箱零部件;苏联人则用厘竹制作滑雪杆,使“古比雪夫”牌滑雪杆风靡一时,曾为当时国际滑雪赛事指定器材;莫古里的学生、国际地理学家卢斯·马登夫妇遵师嘱,于1974年8月专程到厘江考察厘竹,并编撰出版了一本专门介绍坳仔厘竹的专著《茶秆竹》;20世纪90年代初,厘竹还曾作为五大名竹之一荣登“国家名片”——中国邮票;随后,怀集县被国家林业部门授予“中国竹子之乡”称号。

厘江,峰回水转,一里一屿,半里一滩,甚是唯美。游赏之,诗意萌发,叹为观止。

厘竹,又称“茶秆竹”,通直、壁厚、环细、坚韧、光滑、弹性强、耐腐蚀、不易虫蛀等特点驰名中外,被誉为“钢竹”,2010年还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厘江河段密密麻麻、连绵不绝的厘竹林,观赏之,画韵涌溢,神清气爽。

时而徒步河畔,时而漫步沙滩,时而车观竹林。我们不知不觉走进了“国家森林乡村”罗大村。这里有着“留住世外桃源,延续田园牧歌”的雅韵。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乡村自然生态风貌保存完好,乡土田园特色突出,森林氛围浓郁,森林功能效益显著,涉林产业发展良好,人居环境整洁,保护管理有效的生态宜居乡村。

罗大村同样也因厘江而显得美丽宜居,因厘竹而变得宜业。因厘江、厘竹,还有厘竹山上的“九九奇门村”而变得更加宜游。

大浪村是罗大村辖下的自然村,厘江从村前环绕而过,竹林、田野、沙滩、阳光……一派山水田园风光。村中一处竹林山丘顶部有一座典型的古民居,名曰“六德堂”。“六德堂”是村中郑氏大宅的堂号,因该大宅设计布局上巧用“九”数,且内设99道门,而得“九九奇门”之雅称。

走进“六德堂”大宅品鉴其建筑风格,便可感悟诗句“九九先天数布局,六六无穷祥气续。逢三不尽千秋盛,一脉传承万载福。”之玄机奥秘。这座建于1913年宮式的豪宅,是砖木山顶式结构,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是融合了岭南、闽南民居的风格和儒学术数进行巧妙布局的典型建筑群。大宅的布局颇为奇特,沿中轴线中设三进大厅,后设碉楼,花园、前置小院、左右两厢各配三排厢房相拥;院内共设大门小门99道,大窗小窗99扇,长巷短巷99曲,使正厅、厢房、回廊、天井回环相通,环环相扣;门前设有99级铺石台阶与码头相通。整座建筑宛如一个巨大的迷宮。

这座迷宫式建筑在装饰上也颇为讲究。处处雕檐画栋,甚至连地下水道放水孔的盖子,也是精心雕刻的大理石工艺品。墙檐、门楣、屏风等均描画题句。宅内《迷宮》题云:“双九门窗重九巷,孖九台阶连水网。奇特迷宫藏六德,大閬古村传四方。”大门楼上方内壁还题有精美的彩绘图画和刚劲有力的书法,有诗曰:“经营斗室早绸缪,不惜精神项上求。润屋润身吾岂敢?只期蠡衍庆千秋。”俨然一派书香门第气象。

“六德堂”的后山和对岸的山都是郁郁葱葱的竹林,据传郑氏后人几百年来就是依靠竹子营生繁衍生息。屋后茂密的竹林里有一条非常隐蔽的古道,古道分成马道和人行道,实现人货分离,然后把货物运至河边,再搬上船只,当年郑氏后人就是依靠这条古道将竹子运往广州、澳门乃至世界各地。可见其家族的厘竹产业规模之大,为建造豪宅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但为了建造此座大宅,郑宏熙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难怪赋诗感慨道:“不惜精神项上求。”

这里还有“奇水、奇观”等奇事在书中记载。郑氏家族在此定居后,早期靠渔猎为生,门前江水清澈见底,鱼虾成群,一网撒下,满船而归,高兴不已,村民雀跃称道:“奇水,奇水。”此为“奇水”之事。乘木排游厘江行至九九奇门村附近,便见竹林泛绿,碧波粼粼,传说有“仙女织网”之意境。此为“奇观”之说。

后来,我们又走进了坳仔镇的另一个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璃玻村。一路沿着堤岸边的水泥路向村中央进发,路旁,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接着一棵的古榕树,脑海里马上蹦出诗句“一路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谁向江头羯鼓挝,水边疏影未横斜。”只是诗句中的“梅”换成了眼前的“榕”。

30多棵榕树在璃玻村道旁,绥江堤岸边,一字排开,每隔20—30米一棵。据了解,璃玻村,早在1995年就获得“全国造林绿化村”,由此看来,这几十棵榕树,或许只是百树丛中一点绿罢了。古榕树,根深叶茂,素有“独木成林”之繁衍能力,32棵均超百年树龄的古榕树“列队”生长,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其壮观程度,依我看来,无论是站上村庄的高处俯视还是在树底下近观它们,那绝对是一场无与伦比的绿色视觉盛宴。这一路繁衍生长的老榕树,挂下一蓬蓬茂密的胡须,浓密的树叶覆盖出几十平方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又坚硬,树叶绿得苍郁,清楚地显示出每一株榕树的饱经风霜,它们像是精神奕奕的健硕老人,也像雄姿飒爽的卫士,驻守在璃玻村前,时刻准备着阻拦洪水漫上村庄,守护着一代又一代纯朴的璃玻村民。

守候在村口候车亭旁,旧码头岸边的一棵最古老的榕树特别吸引眼球,据记载该树的树龄为317年。走近一看,布满苔藓的树干、树枝上支撑榕树母体的气生根,一条一条,在夕阳落山的情境中,如同一个个初生的婴儿紧紧依偎着母亲,拥抱着,在妈妈的怀里酣然入睡……

璃玻村,可以说是座“世外”竹子生态园,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确实让人迷恋。

你看,村后山的茶秆竹纷纷摇晃,村前岸边的古榕气根轻轻摇摆,晨风吹过,农家小院生活的情调,气息是那么真切,乡间的宁静,乡亲的和善,仿佛一种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生活降临,让心灵无欲无求。在璃玻村内游走,颇有“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璃玻,一个如诗如画的美丽村庄,一个让村民引以为豪的家园,它不时向人们诉说着幸福和未来。

游罢厘江,品尝厘江河鲜,必将为厘江之行留下深刻的舌尖记忆。“厘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这似乎也是描摹坳仔丰富食材的诗句,甚为贴切。

厘江河段盛产虾、蟹、螺、鳝、钳、鱼等河鲜。厘江得天独厚的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其缔造了独特的人文。有一些河鲜被民众赋予别名,譬如,白鳝被誉为“生番薯”,即吃起来鲜美爽脆;河虾被誉为“酸菜”,意为厘江盛产河虾,像农家人腌制的酸菜一样多。坊间曾有顺口溜“有鱼不吃虾,无鱼用筷子大把大把夹”,旧时年代肉类食品匮乏,河虾娇小且少肉,不被食客器重,只是到了缺鱼少肉的餐次,才会把河虾视为可以下饭酒的菜品。

厘江河段,逐水而居的农家,枯水期都喜欢在河滩种植番薯藤,种出来的番薯藤蕊茎粗叶少,炒熟后,鲜嫩爽脆,人们称之为“人参”。

 清幽的厘江在坳仔这里静静流淌,默默地孕育着两岸的根根翠竹。竹山环抱,层峦叠嶂,漫山遍野。文笋竹也是坳仔镇山上常见的野生笋竹,当地群众喜爱采摘文笋作菜。山上竹笋长出来的季节,又是竹虫盛产的时期,竹虫便成了厘江人家餐桌上的佳肴。“鱼香肥泼火,饭细滑流匙”。

怀集厘江妩媚也富饶,探秘厘江,这里风情别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