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周末,天气温和,惠风和畅,绿草酥软,山花烂漫,群莺乱飞。阿栋带着我走进广东省怀集县革命老区镇——甘洒,赏农村新貌,访革命先烈故居,品人文古迹。
我们首先来到了下屈村,一条6米宽双车道的水泥路延伸到了村的中央,靓丽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狭长的山埇两侧。这里已经被打造成园林景观一般,水光山色,树影婆娑,举目满是绿,移步皆是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偌大的休闲景观广场,溪流蜿蜒流淌,花木葳蕤,村落翠竹掩映,山上林木成片,厘竹随风摇曳,一幅美轮美奂的山村景色尽收眼底,整个村落宛如一幅写满乡愁的山水画作。
村中有两处让人眼前一亮的景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桥头自然村的休闲广场,入村的道路两旁建有仿石栏杆,很是别致。村口有一口600多平方米的水塘,四周同样是用仿石栏杆围闭着,四周栈道种植的乔灌木,高矮相错,煞是美观。东北侧建有一条廊道,几棵绿色的植物攀爬着廊枋,总能给坐在廊里水泥板凳的人们一份浓浓的绿意,很是惬意。塘里种有睡莲,看着池塘里泛起的粼粼波光和片片浮荡着的睡莲,情不自禁便会吟诵七言绝句《睡莲》中的诗句:“睡里心思浮水面,风生碧绿任缠绵。清宵带露凝成梦,朵朵阳光茎上妍。”
我们继续往村中央走去,在村委会办公楼西侧的一个休闲公园,很是别致,深深地吸引着我的眼球。你看,一条潺潺作响的小溪从公园西侧穿流而过,精美的仿石栏杆护围着4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池塘,池塘里种着供观赏的莲,我们只是没赶上莲花盛放的季节,感觉有点遗憾。延绵交错的栈道种植着多种较为名贵的花木,有官粉紫荆、凤凰木、葵花等。
我们再往东走,一座种有黄花风铃、荣梅、梓树等树木的小墩丘上,当地人称之为龟背山,一颗百余年树龄的大榕树生长在中央,颇似一道独特的风景。用仿石栏杆围成一条环绕龟背山的栈道,每隔三米就植有尖叶杜英、樱花、芒果、黄皮果等树木。漫步其中,绿树掩映,景观别致,怡然自乐。
我们又来到了坐落在永富村内的革命先烈邓拔奇故居,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传统式平房,泥砖墙瓦面,面阔三开间,两进,开侧门向南。近年来经过整饰的故居面貌焕然一新,是全县中小学生德育基地,2004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二进客厅的中央安放着邓拨奇半身塑像。站在塑像前,我的眼前飘闪着历史画面:1925年冬,邓拔奇在家乡怀集成立了“甘洒高富村农民协会”,他站在高高的舞台上振臂高呼:“打倒土豪劣绅,减租减息,耕者有其田”,全场欢声雷动,声浪振聋发聩……回过神来,我再逐一观看了展柜里陈列的邓拔奇生前从事革命活动用过的文物和发表的论著,南北墙上展出了曾与邓拔奇一起进行革命活动的老领导题词和邓拔奇开展革命活动的简介,副展室展出的当年永富村妇女协会妇女识字班的照片和农民协会用过的征粮大秤等革命文物。
参观完毕,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邓拔奇的革命史迹不停地在我的脑海中飞闪: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他临危不惧,机智沉着,在广西桂平脱险、在永富村与伪警机智周旋;他屡遭挫折,在白色恐怖下为了党的革命事业坚持斗争,从不气馁,义无反顾;他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坚持在广州、贵港、梧州、桂林、怀集等地做顽强的革命活动家,传达革命思想,组织开展武装斗争;他正值血气方刚的29岁那年,为革命事业在东江大南山壮烈牺牲……
从小在甘洒镇长大的阿栋,对这里尤为熟悉。“我再带你去一个好地方。”阿栋载着我来到了距圩镇6公里的罗密村。
当车子翻过村口的山坡,地势豁然开朗,群山围绕着的盆地突现眼前,真可谓“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顿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这里宛如“世外桃源”。
“你看一条小河从田垌流向村口,左边一座大山宛然而下,犹如大象鼻子在山溪中吸着泉水;右边一座大山屹凸,犹如一头雄狮俯卧忠诚地守着门户。这是一处‘狮像守水口’的风水宝地啊!”阿栋向我娓娓道来,“田垌后面的一座大山宽大雄厚,犹如一名将军坚毅地护卫殿后。如果是航拍,你会发现罗密的田垌圆圆似个密实的大箩筐,与自然村峡坑的田垌连起来,就象一个可爱的宝葫芦,它有很多人们想探究的秘密;再看大象头山顶上一处叫庙塘的半坳,10多亩水田似菩提叶在那里躺了千多年,佑护着一代一代的罗密人;又看俯卧的雄狮山之巅,那里不仅有天然石巷石洞藏匿着万年的故事,而且还有5亩多畦地滋养着勤劳的村民;更吸引眼球的要数处在宝葫芦之腰的松峙山顶,有一座用大石块砌起、好几个足球场大的‘石寨’——古兵营,它曾经演绎过烽烟滾滾的卫疆驱寇场景。”
听完,我不停地扫视四周,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造化,这是大自然对罗密村的莫大“赏赐”啊!罗密这样的地貌,在怀集真是实属罕见。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坐落村口文昌洲的文昌宫。2019年建成的文昌宫,是一座飞檐斗拱、朱柱画梁的两进殿宇建筑,甚是巍峨;前面还有恢弘的门楼、宽大的广场和两座金水桥的宏伟建筑群。在殿宇门前,抬头仰望,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手书的“文昌宫”三个大字映入眼帘,花岗岩石条门框上刻写的对联云:“文脉香火延千年鼎盛,昌辉圣殿聚万众朝觐”。
据说,文昌宫始建于宋代,居“狮山象地文峰簇立”之地,拥“九曲秀水罗星捍门”之势,承载怀集东区超过40代人的共同记忆,历经元、明、清朝千余年,传承了近千年的国学文化。宫内供着三尊神像,主神“文昌帝君”,左侧朱熹的塑像,右侧“魁星点斗”塑像。
据传宋朝驻罗密兵营统领为教育后代继承“文韬武略”之祖德家风,恳请府衙在罗密荷木洲(后人称文昌洲)建起了一座集敬文昌帝君和诵读诗书为一体的学宫,成了历代方圆几十里村邑研读诗书的学宫和祭祀文昌帝君及重要传统节日活动的场所,令罗密村景象万千,人杰地灵。由于年代久远和战乱,文昌宫进行了多次的重修。《怀集县志》记载:文昌宫“同治四年重修光绪廿年脊顶颓塌廿八年重修”,这是最近朝代的两次重修。
春日的阳光格外亲切,和煦的阳光照射在我们攀登松岗山的脚步上,一路上嫩绿的树枝迎风摇曳,传递着春的气息,也撩拨着我一睹古代兵营芳容的骚动。
晌午,我们爬上了坐落在罗密村东面松岗山顶上的一座石头城,村民称石寨,考古学者称松岗营。这里是古代兵营遗址,只见山坡峻峭,四面临渊。营寨占地约5000平方米,四周用大石块砌成围墙、呈椭圆形,墙高4至6米,厚2至4米不等,并砌有“垛口”,是作瞭望口或射箭口之用。随着山脊走向在东北和西南分别设有石拱门与外面相通,门高超2米、宽约2米,厚4米多。门壁两边中间留有凹槽,可以放下石板门或用铁皮包裹住厚10多厘米的木板门。站在兵营内,“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感觉自然而然涌上心头。罗密村自古是军事要塞,自唐之后,历代都设营派兵把守。《怀集县志》描述了其险要:“重恋叠翠势甚峻峭上有清水池不竭有石阖门石坚如墙”。
游兴未尽,阿栋继续载着我走进了小竹村韩屋村,这是一个既古朴又洋气的山脚下的小村庄。一条山溪自西往东从村前绕流着,一条崭新的水泥桥伸向村口,刻写着“韩屋村”的大石头矗立在村口的东侧,一棵有220多年树龄的大榕树生长在村口西侧。一个运动设施齐备的文体广场东北侧是一座整饰一新的墩丘小公园,绿树成荫,景观靓丽,徜徉其中,可以听山溪的泉涌生,可以聆听树上的鸟叫声,还可以赏花观蝶,正如凉亭两条柱子上的对联书云:“园静鸟啼鸣,花香蝶迷恋。”
韩屋村内矗立着十数栋气派十足的别墅,村东侧还矗立着两座古朴的祠堂建筑。一座是雕梁画栋、墙体绘有字画的文光韩公祠,另一座是“司马第”,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坐西南向东北。砖木结构,石门框,广三路,中路三间四进,头门为锅耳山墙,中堂、后堂是龙舟脊,左右路是灰塑博古脊,素面瓦当,占地面积达900多平方米。2012年两座古建筑均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建筑前望川河,后枕玉屏,依山傍水,古木参天。我们走进去,细细品鉴着这座古老而宏伟的建筑。
当我走出司马第门口时更是感慨。举目远眺,便可看到前方有两座惟妙惟肖的动物形状的馒头山,左前方是一座形状酷似狮子的山丘,山下的东北侧有一个隆起的小墩丘,当地人称“狮子踩圆球”;正前方是一座形状酷似大象的山丘,“大象“与”狮子“尾部相接,流经韩屋村的山溪从“大象”嘴部下方流去。坊间称这里是“狮象傍”之风水宝地。
离开甘洒时,已是黄昏时分,春日的夕阳射在这个红色小镇里,颇有一种别样的韵味。
春日甘洒之行,靓丽的新农村景象、革命先烈故居的红色印记、延续文脉香火的殿宇、祠堂、军事防御要塞古代兵营遗址,悉数在我脑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