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健的头像

高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6/03
分享

粽香传家风

我尤爱吃粽子。每年端午节,家中长辈们包的粽子里总“包裹”着家风。我出生于一个家规严明的大家族,长辈言传身教,晚辈言听事行,优良的家风随粽香传递。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记得曾祖母在世的年代,那是物资匮乏的时期,我特别期盼过节,端午节是其中的一个。在山村长大的我,家人忙碌筹备端午节的情形历历在目。我家的周边遍山大叶芒草,人们就地取材,采摘芒叶包粽,粽子的样式分为“角黍”和“筒粽”。用芒叶包裹糯米成牛角状的称“角黍”;用芒叶包裹糯米成长筒形状的称“筒粽”。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家人先将粽叶焯水后清洗干净,又将糯米和花生、赤水豆等馅料分别用水浸泡备用。

每年端午节当天早晨,曾祖母、奶奶、妈妈和姑婶们齐聚包粽子,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围坐旁边凑热闹,长辈们还会不厌其烦地教我们学包粽子。她们在教我们包粽子之余,还以她们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讲述节日的内涵和历史故事。孩童时的我,虽然无法完全理解其节日真谛,但毕竟在我幼小的心灵烙下了这一传统节日的印记。

每年齐聚包粽子的场面甚为热闹,其乐融融,溢满温馨。记得我刚上初中那年,刚满七岁的妹妹学包粽子,屡屡失败。“古训言,败勿馁,胜勿骄。”饱读诗书的奶奶总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类似这样的大道理来鼓励妹妹。她还不时手把手教着包粽子,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地教,一边教包粽子,一边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剪掉粽叶和扎粽子竹篾尾稍的长度要恰到好处,不然的话整个粽子都会散掉。做人也一样,上不过眉,下不过膝......”奶奶向着在一旁负责修剪粽子的我叮嘱道。奶奶是一个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干部,曾经当过村、镇干部和社办企业的领导成员,她总是不失时机地教诲我们。

全部粽子包好、修剪好以后,就到了煮粽子的时刻。小孩们总希望能快一点吃到粽子,反复地询问大人:“粽子熟了吗?什么时候可以吃呀?”其实,煮粽子看似简单,实际上也是一门技术活,煮的方法不对或者时间不够长,就很容易出现夹生。那些年,煮粽子都是用“云鼎”大铁锅,烧柴火,大约要煮两个小时左右。

对急于品尝粽子而垂涎欲滴的孩童们来说,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奶奶洞悉到了我们焦急等待的心理后,便用有趣的故事告诫我们以明白“做事不能太急功近利,要静待花开”的哲理。每当这个时候,奶奶也会跟我们讲述那些关于端午节的历史故事:“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因苦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尽......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我们常常都是这样津津有味地聆听着那些动听的故事,从中也逐渐感悟到了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强烈的爱国思想和高洁品格。

奶奶是一个见多识广且擅长讲故事的人,她总能用孩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家训家规的教育渗透其中。每当我们还沉浸在奶奶娓娓道来的故事情节里的时候,粽子就要出锅了,粽子的清香缓缓地从厨房的铁锅中飘溢了出来,我贪婪地嗅着那一丝丝、一缕缕的棕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当我轻轻解开细长的竹篾、剥开层层粽叶,一股粽香味直扑鼻腔,嫩黄色的粽肉裸露了出来,张大嘴巴咬上一口,慢慢咀嚼,那种大自然的味道,那香甜的肉感连同新鲜的浆液直抵舌尖,让人满口生香,过节的滋味就从舌尖弥漫到全身。

“大家都要把每一个粽子吃得干干净净,不能浪费粮食呀。”即将吃完第一个粽子的时候,妈妈的告诫声就会适时传到耳际。妹妹是第一个响应的人,张开小嘴,伸出稚嫩的小舌头极力舔舐粘在粽叶上的米粒。“我吃干净啦!”妹妹一边嚷嚷,一边举起粽叶向长辈们展示,那种祈求得到夸赞的神情溢于言表。“很棒!很棒!再奖励你一个。”每当这时,心领神会的奶奶是第一个竖起大拇指夸赞她的人。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从孩提时代就开始,让我们从小树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观念,养成“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思维。

端午节,品尝着家人自亲手包的粽子,糯香飘溢,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小小的粽子,传递着一份浓浓的亲情、一份难以割舍的温馨和那一股惠久远的家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