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健的头像

高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6/02
分享

走进包公文化园品廉

明朝肇庆知府黄瑜赋联赞誉包拯道:“包公尚有甘棠泽,清誉令人仰未休。”事实表明,包拯的清官文化对他身后历任端州官员以及端州人民的影响甚大。如今,包公廉政文化经过一千多年的洗涤,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对包拯清正廉明的为官形象认知是从电视连续剧《包青天》开始的,后来从包公文化书籍、戏剧曲艺中也有领略。

趁着癸卯年季春的一缕清风,我走进肇庆乃至广东文化新地标——包公文化园,领略北宋名臣包拯的清廉之德,如饮甘霖。

乙未年建成的包公文化园坐落在端州厂排街,俯瞰包公文化园,颇具宋代特色以及岭南园林风格的红墙绿瓦建筑群,尤为凝重典雅、气势恢宏。在城西山水之间闪耀着独特的人文魅力,犹如镶嵌在肇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一颗人文明珠,甚为熠熠生辉。穿过包公文化街,步入包公文化广场,矗立在包公祠牌坊前的巨型包拯塑像夺眶而入,仰望站立着并伸展右臂执笔的包拯,浓眉长须,双眉微蹙,神情端庄严肃,敬畏之情油然而生。那神情似乎在昭示:“一代文官手持毛笔一挥,黑白即可分明!”我从这个神情似乎也洞察到了“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的治政成效。

穿过高耸的包公祠牌坊,只见两只威武的石狮蹲守在别致的包公祠山门前,门楣之上悬挂匾额上书“正气长存”,两旁圆形红柱题联云:“正直遗型传稗史,清忠初绩著端州。”品读此联不难发现,包拯任端州知州3年,清心直道,勤政爱民,政绩卓著,赢得“青天”美名,包拯勤廉思想和治政理念始于端州任上。

走进包公祠前院,钟鼓楼、照壁、大殿、东西配殿,悉数跃入眼帘。院落布局规整,庄严肃穆,建筑古色古香,房舍庭院深深,回廊曲径通幽,屋瓦层层叠叠,这里就像一部饱含沧桑的历史巨著,沉淀了厚重的包公文化遗存,吸引着八方游客慕名而至。

我漫步在包公祠的前院,品读了照壁背面刻写的包拯生平后,转身直奔仿宋大殿,白墙红柱、碧瓦朱檐、十分雄伟气派。正殿大门的上方悬挂着“一代名臣”四个大字,门柱刻联云:“燮理阴阳独擅玉衡金鉴,尊崇道德惟能铁面丹心”。殿堂正后方陈设端坐着伟岸威严的包公金身塑像,头顶上方匾额书有“刚正廉明”四个金漆大字,左右两侧分别竖起“肃静”“端州正堂”“回避”三块牌子,左立捧印文官张龙和赵虎的金色雕像,右立持剑武吏王朝和马汉的金色雕像,包公像前方的案几上放着令箭、朱笔、虎头签、惊堂木等,栩栩如生的升堂情形展现眼前。我津津有味地凝视着大殿里的陈设,驻足凝神端详包公塑像,脑海中浮现着包公断案的情景:恩威并著、铁面无私。

春风拂柳,季春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撒下来,斑驳的光影缥缈地落在包公祠院落里,犹如雪地里的脚印,很是唯美。我马不停蹄地参观了东西殿、东西侧殿和东西碑廊,逐一浏览包公的政绩,细细品鉴民间传奇壁画。减轻民赋、排沥屯田、挖井除疾、兴文办学、储粮备荒、建立驿站、改善吏治......那些记录在千年史册中永不磨灭的显赫政绩让我感慨不已,由此对包拯“清心”的为官之德、“直道”的为官之基肃然起敬。

“嘀哩嘀哩、吱吱啾啾”,不知从哪个方向传了鸟儿曼妙的歌声打断了我正在飘飞的思绪,那悦耳的声音在院子里的回廊打了个转后直钻进耳朵,我寻声觅踪,不知不觉转入了包公祠的后院。偌大的园地,绿树成荫,花儿竞放,鸟儿争鸣,徜徉其中,甚是惬意。纪念包公功绩的一口水井静卧其间,八角型井沿的圆井上方有青瓦山顶小亭,亭柱中部横嵌木梁栓着吊桶,古井之韵呈现游人。透过铁皮井盖的格缝窥探井水,我心想,这里的井水一定与一千多年前的包公井水那般清洌、甘甜可口。井旁立着“包公锁妖井传说”铭牌,其上刻写着故事梗概。据史料记载,当时端州居民因长年饮用不洁净的水,瘟疫、疾病时有发生,为根治西江瘴疠,包拯率众凿七井,这便是包拯的善政举措之一。群众为感激包拯遂将这七口水井称为包公井。

沐浴着春日的阳光,一缕缕光线射进了我的胸膛,一一品鉴了浑然一体的殿、亭、台、楼、阁、廊、井,心情舒畅无比。我紧跟讲解员的脚步,穿越一小廊门抵达与雄伟的包公祠仅有一墙之隔的清心园。曲径通幽的清心园,园林景观独具匠心,漫步游赏,赏心悦目。清心园内有莲塘,曰“清心塘”,塘上玉桥卧波,桥名曰“清心桥”,桥下清流缓缓,锦鲤戏水,桥头有清心亭、洗砚亭。让我尤为惊奇的是,曲榭长廊两旁的廊柱,内侧为圆柱,外侧为方柱,一圆一方,不正是昭示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古训吗?

清风拂面,清澈见底的池塘水泛着微波,青蛙鼓乐,鸟鸣婉转,观景心悦。我又跟随解说员的导引,逐一参观了四个展厅,通过陈展着的包公史料典籍、文物、蜡像、碑刻、拓片、模型、电子音像等形式详细了解了清正廉明的包公高大形象,不禁感慨:为官者当以包公为楷模,清心治本,直道从政,方可永留清名,彪炳史册,启迪后世。

在展厅里,让我刻骨铭心的便是包拯的孝忠故事。据记载,包拯初得功名十年不仕,“弃官”侍养双亲,以及恭敬守孝,先尽孝,后尽忠,遂成为了千载传颂的典范。他将“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诠释得淋漓尽致,也让“......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字字珠玑的包拯家训代代传承。甚是景仰!景仰包孝肃公!

参观了包公祠和清心园,如沐春风,给我一种洗尽铅华的感觉,心灵受到了启发和荡涤。走出清心园大门不经意间回望,门柱刻写联云:“维德清廉一砚不持留圣迹,贤明正直万民景仰颂青天。”品读后顿悟,这副评价包拯治端政德的联句也刻写在端州乃至华夏子孙内心深处呀!

时光流转,时代巨变,清廉为官之风一脉相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