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健的头像

高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6/16
分享

尚学重教话水口

一代代乡民读书习文,传承文脉,恪守着优秀传统,治家风,重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温暖向上的族风族训犹如一盏明灯,照亮着后世族人的人生之路,为后人树立了文化标杆。怀集县水口村的卢氏家族就是本地众多耕读传家的氏族之一。

明朝洪武九年(1376 年),卢氏先祖从南京迁居怀集县冷坑镇西北部的水口,开基立业,繁衍生息。卢氏先祖视此隅是风水宝地,因泰来水、黄花水、三坑水三条河溪交汇于此,“水口村”也因此得名。

三十余载后,卢氏子孙中诞生了第一位才子:岁贡卢观于明永乐六年(1408 年)任永宁卫经历。由此卢氏家族便盛传“承先祖一脉相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耕惟读”之家训。此家训联句至今仍刻写在老宅廊房正厅后墙中央。

卢观开启了卢氏家族的“尚学”之门,其后人中志士贤才代有人出。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 年)癸卯科举人卢纯、岁贡卢健融于咸丰四年(1854年)任复城保县丞、清同治元年(1862年)贡生卢庆熙......“尚书门第”之卢氏家族享誉四邻八乡。族贤将爵位冠于府第以彰显身份和光宗耀祖,“司马第”“大夫第”“卢庆熙厅堂”等官宦之家的府第应运而生。这些古宅已于2012年被列入县级不可移动文物。

古建筑群虽历岁月蹉跎而不失原始风貌,如今仍矗立村中。远远望去,密密匝匝的青砖瓦房庄肃而又静寂。走进古宅,迎面而来的旗杆石、牌匾、宅门、屏风、斗拱、雕梁画栋、绘墙徐壁、窗棂、檐角.......建筑艺术之精致和巧妙令人叹为观止,同时,古朴典雅的韵味还透出一股撩人心弦的岁月沧桑。

始建于清朝坐西向东的“司马第”,三间三进两门楼两天井一围墙,左右配建多列厢房,宽 29.45 米,长 33.3 米,总面积980.69平方米。砖木结构,悬山顶,龙舟脊。门楼上方悬挂“司马第”匾额。两门楼封檐板及一二进封檐板均雕刻有细致精美的木雕,正脊塑博古,侧人字形斜脊面,后堂设有神龛。建筑非凡,布局玄奥,曲径通幽,气势恢宏,是当年水口村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

始建于清代光绪七年(1881年)坐西向东的“大夫第”,广三路,中路三间三进,总面阔25.8米,深30.87米,面积796.45平方米。砖木结,硬山顶,龙舟脊。该屋最特别之处是在门楼南面,即第一进门口对正的照壁顶上有条龙舟脊。脊中间部分塑花卉,两端塑草尾。屋内檐墙顶部墙壁绘有多幅书法、燕子、花卉等壁画。

始建于清代坐西向东的卢庆熙厅堂,广三路,中路三间三进四廊,砖木结构,青砖墙,悬山顶。总面阔 26.9 米,总进深 36.26 米,总面积975.39平方米。整个建筑群落向心围合、中轴对称、主次分明。门楼为龙舟脊,人字形硬山顶,石门框。脊上塑“福”字,两端塑草尾,封檐板木雕精美,檐下墙壁绘有五幅壁画。门前左右两侧竖有旗杆石,左侧桅杆夹上刻有“贡生卢庆熙”和“同治元年”等字样。

探访水口村的官宦府第,徜徉其间,仿若穿梭在时光隧道,窥探古代文人生活起居的历史画面。这些古老的官宦府第犹如一本本蒙尘的旧书,品读之,一缕荣归故里的乡情总会油然而生,一股浓郁的文化韵味扑面而来。门框、廊柱、墙壁上意味深长的题刻,无不时时训示后人秉承优良家风;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山水花鸟雕刻和遒劲有力的题诗书法,唤起子孙后代对人生光明前程和生活美好的憧憬。

如今,卢氏已在水口村繁衍逾30代,共有族人3000余。数百年来,卢氏家族尚学重教之风劲吹不息,人才辈出。其中,卢碧庄曾于1984 年荣获国家水利电力部授予“全国水利电力系统劳动模范”称号。近年来,考上大学的莘莘学子层出不穷,不胜枚举。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