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池,一个时代,无论它是辉煌还是衰落,在荏苒时光之间,遗址能够显现它的一二。
《肇庆文物志》记载,威州古城址坐落今怀集县大岗镇大钟村。《怀集县志》有载,唐武德五年(622年)于怀集县置威州,领怀集、霍清、威成、兴平4县。贞观元年(627年)废威州,省霍清、威成、兴平入怀集县。“威州”之名如昙花一现,五年建置转瞬即逝。
大钟村位于大岗镇东面,距圩镇2公里,辖区占地面积6.95平方公里,现有村民8000多人。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对威州古城址早已存有“私心”,总期望着在其某一个角落能发现一些历史密码,让自己大开眼界,突然间迸发写作灵感,从而妙笔生花。
岁月更迭,风云变幻,大钟村见证了一千四百多年的世事变迁。甲辰年孟夏一天的上午,艳阳普照,我怀着猎奇且虔诚的心迈进大钟村。灿烂的阳光把我的身影黑黑地投在古城址之域。走在大钟村路头巷尾步履匆匆,但态度是诚恳的,举止是恭敬的。我马不停蹄地寻觅古迹、咨询老人、翻阅史料,辗转了一个上午,只觅见古董二三。
石狮是我国寺庙、公园、斋堂和机关大门口等场所中非常重要的装饰品,有着非常深刻的文化内涵。一对半米长、半米高的朱砂石狮蹲守在大钟小学校门口。石狮像是时光的见证,见证着整座古城址的历史变迁。有知情人士说,这种样式的朱砂石狮是千年以前的产物,究竟是当年威州城门口或是寺庙门前的摆件,却无以考究。整座狮身都是用朱砂石雕琢而成,如今可谓价值连城,同时也成了这里上下三村民众的信仰祭奉之神物。千百年香火熏染着这对朱砂石狮,世道人心都在这熏染里变得温柔敦厚。
寺庙是宗教的建筑物,史料记载大钟村曾有始建于南北朝557年的大钟寺和通庆寺两座庙宇,现只剩遗址。大钟寺遗址在今大钟小学内,通庆寺遗址在今大钟村下旵村。一口高约110厘米、顶部直径45厘米、口径约80厘米的铸铁大钟静置在大钟小学校园东隅。钟身刻载:“敬奉通庆寺殿,梧州府怀集县,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吉日奉,佛圣禄簿各人施财铸钟一口敬奉......”当时由徐、孔、陈、梁等姓80多名热心村民捐资铸造而成。它原先放在大钟村通庆寺,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历史。据传,大钟村名的由来便是缘于此处有大铁钟。
大钟小学校园里还存放着大钟寺大门的一樽用青石块截、凿而成的构件,高46.6cm,截面后宽54.5cm,截面前宽47.2cm,上部凹深16.3cm、宽17.1cm,长20cm。此构件是承载大门,辅助其转动之用。
历史之风刮过土地后,总会留下一点什么,让后人看到岁月的无限精彩。威州,作为一个县的建置变迁,以文字记载在志书,它成为了不朽。呈现出来,使古威州不再是概念的、符号化的。大钟村仅存的朱砂石狮、大铁钟和青石块三件历史文物,把远去岁月人们如烟般消逝的生活呈现出来。
徜徉在大钟村连会村西侧“三八”运河东畔,惊奇地发现那里有一口葫芦状的汶,人们称之为葫芦汶。葫芦汶浑然天成,天然泉眼,汶水源自岩石层深处,从一口宽0.8米、深1米的石洞穴涌出,整个洞穴酷似横切葫芦状,汶水再从洞穴西侧口沿涌溢,进入一道南北横向的石凹槽,外形也酷似纵切葫芦状。石槽深浅、宽窄不一,最深处约0.4米,最浅处约0.2米,最宽处约1.3米,最窄处约0.25米。石槽与汶水涌溢的洞穴在同一块裸露地面的巨型青石中,青石表面光滑无比,乌黑透亮,纹理清晰。这是大自然的馈赠,可谓鬼斧神工之杰作。那一域独特的地下岩层构造孕育了这眼汶水。它吐纳着天真地秀,流动着生命的意蕴。汶水明净碧绿,池底随处涌出亮晶晶的珠泡,泛起一圈圈灵动的涟漪。
李白诗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是。”伫立在葫芦汶旁,思绪飘飞的我不禁追问道:“威州古人曾否饮用过你喷涌出来的泉水?”葫芦汶不语。我唯有带着惋惜的心情离开了大钟村。
在烈日当空的晌午,我返回县城途中思索着,威州的建置历史时光,虽然短暂,但它就像一位古典佳人,当她从大钟这片田畴沃野走向绥江时,那是一种妩媚又动人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