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匡宇的头像

高匡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5/12
分享

向伟大的时代致敬

    40岁以前常梦想,40岁以后爱追忆。步入不惑之年的我也不例外,总是感觉日子过得越来越快,转眼就到了春天。童年的时光、大学的生活、参加交通工作二十多年来的一个个场景,就像还是在昨天那样历历在目。作为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亲历者、见证者、奋斗者,内心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发出感叹:我们生逢盛世,遇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只要你努力奋斗,就有可能成功;只要你敢于追梦,就有可能实现。是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们奋斗的热情,是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们追梦的勇气,是这个伟大的时代改变了社会、改变了生活、改变了每一个你我。

70后的一代大抵都有相似的经历,即使在城里长大的孩子,与现在相比生活简直天壤之别,至于农家子弟情况就更差了。每天村上的小伙伴们天麻麻亮就步行到三四里外的学校上学,平常基本上没有家庭作业,即使高中了也很少买到课外辅导材料。但是诸如《西游记》《杨家将》《水浒传》,还有后来风靡一时的琼瑶小说,几乎每个人都在课堂上偷看过。那个年代走来的人,其实精神生活一点都不比现在差,大家从小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社会主义好》,过着简单、快乐而又艰辛的生活,每个人都盼望着快快长大,有的梦想着考上大学,能到省城里去看看;有的梦想着高中毕业,参军到边疆报效祖国。

那个时候高考填报志愿很简单,就几个学校。农村的家长、学生想的都是省内的师范院校,因为学费低、伙食补贴高、省钱。我读的是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文秘专业,班上大多都是来自省内各县市的农村孩子,许多人开学还像读高中一样背着炒面、馒头、锅盔。我们住的是有高低床的六人宿舍,宿舍舍长的父母是街道办事处办理婚姻登记的,每次回家都能带来各种喜糖,平常大家都盼着他常常回家。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大家都娶妻生子,工作在不同行业的各个岗位,但只要到当地出差,班上的同学都要到一起小聚。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挥斥方遒。聊起当年的情景,说起这些年的变化,每个人都感慨万千。正因为有了这个伟大时代提供的平台,每个人才能梦想成真。

如果以省城兰州为中心,我算是跑的比较远的。1997年我从学校背着铺盖来到了敦煌,成了一名公路人。那年正值全国公路检查,刚到单位报到,就跟着段党支部书记到各个道班粉刷围墙。敦煌古代称沙州,是藏在大漠戈壁中的绿洲,夏天最热的时候地表温度高达60度,油场里的沥青都被融化了。我们书记在刷墙时不小心脚踩到了沥青中,当我使劲拉他时,人出来了鞋底却粘在了沥青里,这件事是上班后书记给我系的“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原以为领导都是不干活的,没想到在公路段里领导干部都是带头亲自动手干活的。劳动一个月后,我担任了段上的政工干事岗位。由于我是外乡人,宿舍就在办公楼上,有的是空余时间,什么工作都不用提醒催办就提前做好了,而且黑板报用毛笔写,电脑出现小问题也不用找人。我领的第一个月的工资是428元,当时不知道有多兴奋,因为自己终于自立了、挣钱了!段上的统计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叔叔,是过去专门负责刻制蜡版印制文件的,有一个周末他找到我,说是市交通局要宣传《公路法》,要他用毛笔抄写20块路边栽植的公路法完整条款宣传牌,给我10块牌子在两周内完成,结果我一天一晚上没睡觉就把所有的都抄写好了,而且刷好了防雨的清漆。

工作二十多年来,最值得怀念的还是参加工程项目建设时四年的“地窝子”生活。1998年,我被抽调到了国道312线瓜州至星星峡口路面加宽工程,驻地在马莲河大桥西侧的戈壁上,四五百人全部住在“地窝子”中。“地窝子”是养路工人们在戈壁上曾经最温暖的家,也是一代代养路人艰苦创业建设公路的历史见证。安西素有“世界风库”之称,天气变化莫测,有时早上还是晴空万里,下午便迎来飞沙走石,工人每天身上、床上布满沙子,饭后碗底上、锅底上也总会沉淀一层细细的黄沙。后来大家集思广益,从平地向下挖一个深2.5米、长6米至8米、宽3米至4米的砂坑,上面用粗树干做檩条,用细树干做椽子,铺上树枝条或红柳枝,撒上一层麦草,盖上一层砂土,然后糊上一层厚厚的草泥,正中间留出天窗用来透气,形成了地窝子,这样既可抵御戈壁风沙,又可在严冬保暖御寒。每个地窝子左右两排床,都是大通铺,可睡五六十人。每当夜阑人静,工地上所有的机械停止轰鸣,天上繁星点点,劳累了一天的养路工人们沉入梦乡,思念着久别的父母妻儿。由于连续高强度的劳动,各个地窝子鼾声此起彼伏,站在戈壁上都能听得清清楚楚。记得那年国庆节和中秋节刚好是同一天,天刚亮就刮起了沙尘暴,天空一片赤红,地窝子里又黑又呛,大家只好戴着口罩防尘。九十年代末期,职工们还没有手机,在距工地六七十里外的柳园收费站装有一部磁卡电话,有的女职工想家想孩子了,就趁着下班时间搭上拉运沥青、买菜、拉水的汽车去插卡通话,刚接通时兴高采烈,但挂了电话就一个个背着身子抹眼泪。

在工程项目上,我的主要工作是后勤、文书、统计、宣传等一系列工作。长时间的一线滚打摸爬,使我与公路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也被职工们这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感动着,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各行业了解我们、让社会关注我们,让这种奉献精神得到弘扬和褒奖。那时候戈壁滩的工地上是没有网络、没有笔记本的,只有手推的油印机。所有工程简报都先是手写,然后铅字打印在油纸上,再用油墨印刷。在我看来,要做好一名工地通讯员,首先必须具有相当的新闻敏感,而这种敏感来自责任感、正义感,来自坦荡、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否则,你将对身边发生的事情熟视无睹、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只有有了这种责任意识,你才会被戈壁骄阳下艰辛的养护工作所感动,你才会被施工现场伟大的生产生活场景所震撼,你才会感到工作在平凡岗位上普通劳动者的伟大,你才会产生写作的冲动。也正因为如此,感觉整个工地到处都是素材、到处都是感动,自己也成了工地的“高产记者”,撰写的通讯稿件《舍妻别子修公路》,不但在报纸刊登,还被上级作为机关干部思想教育材料在大会上学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每个工程建设项目都一样,每年春节刚过就奔赴现场,回来时就是冬天了。2002年在沙肃通县油路工程建设中,我刚到工地时,适逢下了大雪,看到整个戈壁工地被覆盖在茫茫的白雪之下,四周一片沉寂,只有穿着红马夹的养路工人在凛冽的寒风中采筛砂料,看到大家冻得发紫的面庞,看到工人们眉毛胡子上结着的冰花,我的灵魂被彻底震撼了。仿佛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使我必须拿起手中的笔,把国家实施的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宣传出去;把公路人特有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宣传出去;把戈壁工地狂风、飞雪、寒流、烈日、酷暑等如此恶劣的施工环境宣传出去,让沙肃工程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每天从工地回来,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写稿子,随时完稿随时打印,然后到肃北县城里传真、邮递。一年下来,满满的两大箱稿纸写完了,媳妇买的一双新皮鞋前脚掌也磨通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年在省局创办的通县油路专刊上,几乎每期都能见到沙肃线的稿子。同时在当时的《中国公路》《甘肃日报》《甘肃省人民广播电台》《甘肃工人报》《交通周刊》《酒泉日报》等6个媒体中经常能见到、听到沙肃工程的建设情况。特别是在工程竣工通车之际写的《为肃北人民铺筑一条幸福路》《汗水铸就的丰碑》等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特别是在肃北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多年的工地锻炼与学习,对我写作能力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几乎每年都能拿到省厅和省局的新闻大奖。在甘肃“公路文化年”文艺创作活动中,我撰写的报告文学《工友们称他“徐万能”》获得一等奖,散文《童年三事》、小说《自豪一生的建议》同时获得了二等奖。同年还荣膺国家九部委“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在今年建党100周年之际,围绕甘肃公路博物馆、甘肃公路“八棵树精神”“过年记忆”等撰写的好几篇稿子又上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公路》和人民网。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坦荡的胸襟,只要有求知的热情,只要学起来,就会像许振超说的那样,你可以成为一名工程师;你可以成为一名拥有“绝招”的优秀工人。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只要我们经历了风雨,就一定能见到彩虹。这几年,我又自学了大连理工大学的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报考了工程建造、监理、造价、咨询等方面的资格考试,并获得了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二级建造师职业资格,弥补了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工程造价、工程法律等方面的管理短板,同时还取得了正高级经济师的职称。

二十多年岁月匆匆,如白驹过隙。正是这个伟大的时代,让脚下的砂石路变成了沥青路、水泥路、高速路,让一道道天堑变成了通途;也正是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每一个怀揣梦想的追梦人、努力拼搏的奋斗者,拥有了成功的机会与平台。

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