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郜亮的头像

郜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10
分享

匆匆广味

去广州时行程仓促,只有短短两天时间,难以领会甚至都没时间深入体验一下粤菜的精华,但一日三餐总是要吃的,着实感觉到了岭南与华北、甚至是江南巨大的差异。

中途在深圳高铁站换乘,中间空余两个小时,想去市中心逛逛担心时间仓促,在车站傻等又觉得无聊,那就到粤菜餐厅大快朵颐吧,出门在外,无所谓肚子饥饱,更无所谓是否饭点。车站周边的饭店肯定不会多么地道精致,但对于两千公里外的来客来说,一切都是新奇的。打开印刷精致的菜单,还真让我们有些吃惊,跟北方以猪羊肉为主要荤菜有大不同;如果说临河傍海,鱼虾多一些也在情理之中,但恰恰是各种鸭鹅鸽子、珍禽猛兽让我们望之生畏,做法上也是大胆明艳。心存畏惧的我们只好点了一些家常、清淡、温和的菜品,虾仁炒蛋和清蒸鲳鱼在北方也常见到,但其中的海鲜定不如这里鲜嫩,那种海产品特有的鲜香抚人肺腑,与其说是在吃,不如说是在闻。

吃“蜜汁叉烧”完全是冲着“叉烧”这两个字来的,小时候看港台电影,里面的“叉烧”一定是高频词,甚至成了我心中粤港最具代表的吃法。蜜汁叉烧也确实是广东、香港一带的传统名菜,“叉烧”二字从“插烧”发展而来,因为烤全猪最鲜美之处是里脊肉,但一只猪只有两条里脊,难于满足食家需求,于是厨师便想出插烧之法,将数条里脊肉串起来插在烤全猪腹内,还要在表面涂抹饴糖,使其在烧烤过程中以分解出油脂和饴糖来缓解火势而不致干枯,烤熟后散发着甜蜜的芳香味,久而久之”插烧”之名便被“叉烧”所替代,可见这也是劳动人民在解决食材和需求之间平衡而迸发出的智慧。对于不擅肉食的我来说,整块的肉因了烤制和蜜糖的加持,也变得诱人垂涎。身处异乡的夜,三五好友相携,一声吆喝,数杯脆响,满口散发着淡香的青梅酒下肚,何等舒坦;三国时,曹孟德与刘玄德端坐许都青梅煮酒论英雄,而今我等在深圳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畅饮青梅酒,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入驻了广州南站附近的民宿,操着广普口音的老板说早餐比较简单但管饱吃,前一晚大鱼大肉的我们本想着来点清淡的饭食中和一下,待入了餐厅,接开锅盖,顿时愕然,只有肉粽和蒸香肠,吃了没几口便觉得腹中饱胀,坚硬如石,只好以一碗白粥稍作消解;好在,这一肚的硬货在白云山行途漫漫的密林曲径间慢慢化为乌有。再后来,发现街上有许多卖散装凉茶的店铺,我才明白,不止是岭南气候炎热,如此彪悍之吃法,身体能不上火吗?

到了北京路的步行街已将近傍晚,天虽暗犹明,路灯尚未点亮,止有商家星星点点的灯光点缀,店铺门脸和牌匾的色泽也变得柔和,乃这一时辰难得的风景。转过一条小巷,画风突变,谁想在这繁华闹市竟然藏匿着一座大佛古寺,寺内肃穆庄严,出家僧侣和俗家弟子虔诚默立,让游人也垂首缓步,不敢高声语,恐惊庙中人;再抬头环顾,红墙头霓虹闪烁,飞檐外高楼林立,何为闹中取静,此处是极致,和谐的极致。

双脚一踏出寺门,就瞬间跌落在芸芸众生之中,车鸣乐噪,熙熙攘攘,满眼皆是肠粉和牛杂的招牌,想象着那般勤劳朴实的老牛温顺的双眸,实在不忍食其内脏杂碎,便拐进了街角的一家肠粉店,虽然进店之前还不知肠粉为何物。原来这肠粉又叫惠积糍、龙龛糍,以米浆为主要原料蒸制而成,却是广东非常出名的传统小吃。起源于唐朝时的泷州,也就是如今广东罗定市,当时的惠能、惠积和尚无意中创造了油味糍,但因太薄,不能像从前那样切块分明,只能全部铲回一堆然后再分切成段,这种做法很快就在泷州大地传播开来,人称”惠积糍”,由于源自龙龛道场,当地也有人称之为”龙龛糍”。到了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听了纪晓岚的蛊惑,专门拐到罗定吃了这种“爽、嫩、滑”的龙龛糍,顿时赞不绝口,便乘兴说:这糍并不算是糍粑,反而有点像猪肠子,不如就叫肠粉吧;肠粉因而得名。在具体食用过程中,可随个人喜好添加生蚝、猪肉片、牛肉片、鸡蛋、虾肉、香菇、青菜、韭黄等,用花生酱、沙茶酱、辣椒酱、酱油等调拌,顺滑香辣,胃口大开。待肠粉下肚后,我忽生一念,凡夫俗子自然嗜肉,但在佛家面前总得有所收敛,如何是好,名字为“肠”实则为米,形似而质异,各得其所,如同闹中取静一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