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录祥的头像

高录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1/22
分享

作家文学年会撷趣

二0二0年开年的第五个中午,天气微冷,天上没有下雨,看地面偶有一小片一小片的雨痕,明显感觉空气中掺杂着湿润的雨雾,想必是天公亦好喜庆图热闹,知道是“宝鸡作家文学学会”,要在老剧院召开年会了,特意打开了“加湿器”,往天空里添上水气加湿。天不下雪是恐怕开会的嘉宾会员路滑,不下雨是担心前来联欢演出的演职人员,淋湿服装冻冷身体,不晒太阳是防着尘土灰雾喧嚣飞扬。再合适不过,好惬意的天气!十二点整,我急匆匆地出门,两次换乘公交,一路急奔赶往宝鸡石鼓园太阳市的老剧院。

下车第一眼,见得“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高高大大的巨型石鼓像仰头挺胸、气势宏伟庄严,高高矗立的庙宇楼阁及其顶上的飞檐脊兽探头探脑、虎视眈眈。我胆怯下意识地赶紧在太阳市的那一排排,装扮得古色古香的楼脸店铺中,找寻“宝鸡第一家”的老剧院。果然,这老剧院不同凡响!从台阶下观望,一种“海纳天下人,诚待坐上宾。高山仰止青铜器,行止石鼓第一楼”的神秘感油然而生。心下一凛,神情肃然起敬,随着人流迅速上楼。剧院大厅里几近座无虚席,我好不容易找个位子坐下,已是汗湿气吁了。

“冯会长好!强会长好!”只见冯、强两位会长神彩奕奕笑容可掬地走了过来,亲切的招呼,问寒问暖,道着辛苦。我心生感慨:这两位仁兄是六十年代初期的六0后吧,不也五十六七了。可为了学会工作,里里外外一应诸多杂事,忙前忙后,身体力行。我也是六0后,上个楼梯都打颤,他俩怎么这样带劲,脚下生风脸泛红光呢?我便又继续思量:冯会长一定还会有节目表演;强会长不但是主持人,还会有书法大作示人的!

细数起来,学会初创半年露头,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他俩带领众人“打打拼拼”,写画弹唱,编创研作,在网络文学平台如林、如履薄冰的现今态势,要高瞻远瞩掌好舵行好船驶得岁岁平安路,那岂不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之事!再说,还有来年出书、创巨作力作、打造文学精品、做突出贡献,实现宏伟目标的学会蓝图呢!我还听说,冯会长正在创作一部文学巨著;强会长的书法长卷,只需假以时日,便会大放光彩!

见过会长两人,我从遐思中回过神来,才注意到同桌对面的那位神采飞扬谈笑风生的老师,有着熟悉亲切的面孔,却一下子想不起名姓和昵称,我有一种急切亲近、欲言又止、和几欲搭讪的冲动!敢肯定他是参加文学会年会的会员。我苦思冥想地搜索记忆,恰巧听见同桌邻座的嘉宾,如雷贯耳的喊他一声”老王”!这声音一下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瑛、一言九鼎的鼎文老师!并非“隔壁老王”那个老王。鼎文老师年过花甲,精神矍铄,他有一杆“下笔如有神”的神来之笔,写文章笔吐莲花,献书法龙飞凤舞。

我本来就不是特别专注的那种人,眼里劲又不高,望舞台一根大柱子挡着,眼睛看不见“名人显要”,就只往临近处瞅。国歌奏起,晚会开幕,我几乎没看到台上演员在表演什么,只是借此,珍惜机会专注于“仰望”各位作家老师和会员朋友,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不到台上。同时,我惊奇的发现,鼎文老师的眼睛还“贼”,他浚巡穿梭于各位会员老师,演职人员,嘉宾朋友之间。呵,这不,我看见他正和几位作家老师聊天呢!我趁机对鼎文老师”采访”,他说:“我加入学会后,的确收获很大!认识了许多文友、诗友,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不同的风格,都是我取长补短,学习的榜样!学会虽然刚成立,但红红火火,处处彰显了‘创’之要义、之精魂、之气魄、之魅力!‘创’既是学会发展的活力源泉,更是学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鼎文老师胸有珠玑,讲起来滔滔不绝。

他接着说:“其实,我是从去年四月开始在《三秦文学》(格律精选)上发表第一首七律诗《颂四川木里扑火英烈》,其后,共在《三秦文学》平台上发表了一百一十六首格律诗词,在《晶莹美刊》《西府文学》《三秦文学》平台上共发表了三十首古风和现代诗。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真是收获不小!我已经六十九岁,二0一九年七月份,已经正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现在,我可以干我想干的事情,吟吟诗词,写写书法。人生难得几回搏?书山登攀,韵海逐浪!践梦前行是我的至爱!”说到这里,鼎文老师,慷慨激昂,豪情大发,他随口吟道:

“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追梦永远在路上!”好一个为霞尚满天,我感动地稀里哗啦,第一个为鼎文老师喝全彩!

说起老王,我赶忙打电话询问王维新老师。王老师笛子吹得好,曲谱做得好,最令我敬佩的是他的小说特别棒。王维新,笔名秦千文。上世纪八七年开始发表作品,获得各项文学奖励一百五十多次。最近,王老师又专心致志地创作一部文学巨著,手上正在酝酿和铺陈写作的还有中篇、短篇、诗歌、曲谱、剧本、小品、连续剧、电影,等等等等,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王老师笔下人物包罗万象,纵横上下五千年,高低大小各不同。个个活灵活现,性格鲜明,有血有肉;他笔下的故事更是离奇曲折,紧扣读者打动人心。他塑造的燕伋等人物形象,令人永远难以忘怀!我曾请教过王老师写作。准确地说,他就是我小说创作的前辈和领路人。

舞台表演的空当儿,台下出现演出前的暂时安静。少顷,只听主持人清脆的声音响起:“我市著名诗人白麟创作的…….”。我探出身子离坐去看,是一位英俊“挺拔”的年轻人,穿一件军大衣。他的诗就像百灵鸟的羽毛那样美丽,他朗读的声音就像百灵鸟的叫声那样悦耳动听!白麟和一大批宝鸡诗歌写读者一起,撑起了宝鸡诗坛和宝鸡文学会的未来,这令我想起了学会的著名作家诗人李双虎、邓永泓,文坛老将李江和一众为文学和文化艺术事业无私奉献的老前辈、老作家、老文艺工作者。听,李江老师的歌曲《故乡的小路》,雄浑磁性的声音,激扬震荡着耳鼓。随着歌声,心灵穿越时空,远离了尘世纷扰,回归于纯净自然的故乡小路。

李江老师把通俗唱法和美声唱法,完美的结合起来,气韵宏厚,音域广阔,阳刚纯美,使台下观众如醉如痴,仿佛徜徉在家乡的小路上。故乡的眷眷情,游子的拳拳心,心中的思乡话,眼里的乡情泪;父亲的牵挂,慈母的叮咛,洋洋洒洒,无不充斥在心头。我抑住不住流泪了,想起了家,想起了父母亲人。泪眼婆娑,不敢抬头!可是,我想,离开了学会,即使和李江老师,以及学会的好多老师相遇,也不定识得其容颜,记得住大名。我喜欢文学,胜过喜欢美酒,因为,文学几乎占据了我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我为之喜为之愁,为之亢为之悲,忘了吃饭喝水睡觉,误了挣钱养家,淡了交情来往,弃了保养锻炼。有人说文学是个魔鬼,我动着魔鬼的心思,做着高尚地梦想。我相信学会的好多老师也和我有一样的初心,有着“与魔鬼同舞,想要捉住魔鬼尾巴,合着魔鬼的脚步”的心思,这不,学会文学的发展动向,台下好多作家、艺术家,文化人的辛勤努力和刻苦践行,就是证明!我在学会半年来,除过正常的打工,晚上加班写字以外,还挤时间,给另外一家文学平台担任编辑,争取每期编辑的内容达到五篇或者六篇,尽可能使读者满意作者舒心!尽管,本文我主要写的是台下,好多优秀的学会老师、文友和一些“大人物”,悄无声息地从我笔下漏掉了,但是,我还是尽最大可能的把握台上台下的思想内涵、文化脉搏!

和我同桌而坐的一位女性,在交谈中知道她的名字叫孔秀萍。她是西凤酒乡柳林、老剪纸书法绘画艺人孔宪忠老先生的令媛,孔氏第九代窗花剪纸绘画传人。说起孔氏的手艺,有史载可查的就有三百多年历史,凤翔民间艺人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将古老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使剪纸艺术成为一种贴近生活,根植于大众的传统民间艺术。西府剪纸以它特有的文化风韵,融古文化之精髓与历代艺人智慧之结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可谓民族艺术之瑰宝。

走进凤翔柳林孔宪忠老艺人宽大的剪纸大厅,迎面看到的是“凤翔剪纸”四个招牌大字。大厅进门中央,是孔先生巨大的工作台。再往里走,有两条相向的作品展示长廊,长廊左右墙面挂满了剪纸、书法、绘画等作品。这座大厅工作室,是建在柳林镇北边孔家庄的一片开阔的麦田中的,一条小路,穿过麦地,小路两边桃花盛开。沿小路走到一座彩钢板房,进门便是孔宪忠的大厅工作室,眼前一亮,感觉进入了宏大的剪纸艺术圣地和现代书画展厅,琳琅满目,气势磅礴,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在这乡间村野,心灵也为之震撼!

孔老艺人名勤学,字宪忠,陕西凤翔柳林孔家庄人,生于一九四五年。为陕西省凤翔县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凤翔县柳林镇凤凰剪纸工艺厂创始人。孔氏祖上其中有四辈女性均是民间剪纸高手,宪忠母亲就是一位。耳濡目染,他也喜欢上剪纸,于是母亲遂将手艺传承与他,成为孔氏剪纸艺术第八代掌门传人。八十年代初,他在西府门旗剪纸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自主发明凿纸工艺及染色工艺,使三秦大地春节喜庆气氛焕然一新。与此同时,他不断在剪纸,凿刻技艺上苦下功夫,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他还潜心钻研学习书画技法,结合地域特色,在继承传统吉祥图案的基础上,创作出好多民间传说、神话事故、花草虫鱼等奇思妙想结构独特的剪纸凿刻艺术珍品。其精妙的构思、灵巧地结构,大胆合理而又独到的艺术手法,得到业内的倾慕和交口称赞!孔宪忠的剪纸凿刻,刀法粗犷,技艺精湛,其作品有很高的欣赏收藏价值;近年来孔先生与时俱进,把传统窗花推进到家庭装饰画,受到人们的广泛好评。老孔不但擅长剪纸年画工艺,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还是书法绘画爱好者,他的书法带有绘画的风格。就像“华山”字里透出华山的险峻,更像是画出来的“山”。作品入选《神州一绝——西府民间工艺揽胜》一书,多次参加国内省市博览会,获得森博会等荣誉证书。孔宪忠作品受到很多朋友喜爱和收藏。美国、法国、德国等国际友人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剪纸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多以喜庆节令、五谷丰登、民间戏曲故事、神话传说,儿童动物等取材,既富有趣味又装饰美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民众喜爱。民间剪纸不追求与事物外表的模拟,也不受自然物象固有形式的束缚,以平面可透视的形式表现出所要表现的意象。同时描绘了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中的不同景物,形成完整而全面的造型,充分体现了创造者的绝妙匠心以及超然地审美愿望。孔宪忠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将祖辈的文化遗产继承并发扬,使剪纸艺术成为一种贴近生活,具有古今文化风韵,融古文化之精髓与前辈艺人智慧之结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真可谓民族艺术之瑰宝。

我有心找寻年青画家陈凌云先生谈谈。心有所念,立见其人。陈凌云果然走了过来,他问我“要喝水吗?”,一句话,就把温暖传递过来。陈凌云,真可谓多产画家,怪才艺术家!我称赞他:“既是肚中有山水的求真流派,又是眼底存鸡鱼的写实画家”,“草书狂放不羁,龙腾虎跃;挥毫天马行空,凤鸣鸾舞琴瑟和鸣。”“手迹难能可贵,大作宜值珍藏!万丈红尘三笔书,千秋大业一幅画!”

凌云好酒,逢喝酒常道:“好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叫金樽空对月”。我见到凌云的墨宝《赤壁怀古》,越看越好,越看越爱,越看越美!禁不住写道:“好像不是用笔,而是在用神,用心,用天然去雕饰的神来之意,既是颐指气使、挥洒自如地心性流淌,又是大气磅礴的豪气干云,抑或是雨后的热空气,一忽而自自然,行成水墨丹青虹——说虹也不是虹,而是由深到浅的多种墨汁黑色,随随便便的一泼一撒,然后,就妥妥贴贴的美轮美奂!什么样的词语表达得比较准确呢?实际也简单,看他的字,就像盯着夜幕看星星,这里一个星,那里一个星,有意无意的,眨眼间,满天都是小星星。静睛一看,晴空星朗,光辉耀眼。呵!爱星空,爱天上的星河!”

我开玩笑地说:“好画好字云斛酒,爱石爱竹敬圣贤!”“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真乃潇洒快意!他指着他的兰竹画感慨:“兰竹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困境而改节!”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凌云作品以凝炼灵动的笔墨,深厚的画功内涵,表现了作者胸怀山水,了然天下波澜壮阔的思想境界。作品个性鲜明,用笔简洁流畅,刻画细致真切,意蕴深远隽永,富有努力探索自由王国与现实空间和谐统一的冲击力量,用激情与灵感的自然流露给人以艺术享受,多维度折射出画家的艺术修养,卓尔不凡的品德和高远的志向。凌云画作丰富多产简约大雅,是宝鸡和宝鸡作家文学学会文化繁荣和发展的宝贵成果,是传统国画界绽放的又一朵瑰丽奇葩!

这时候,冯、强两位会长,把我们这桌人让到了台下中央,台上的表演尽收眼底。节目异彩纷呈,学会人才济济,热闹非常。只见郑金芳老师的京味“大碗茶”,的确令人刮目相看,醉倒众人!“惊四座大手笔,韵味悠长到如今!”小草老师、谭思娟和刘小会的诗词散文被搬上朗诵舞台,参加主持和表演的李江涛、徐晓艳,以及柴亚宁、刘增然、马红强、荆怡华等人的甜美声音和青春形象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回忆。

我还有幸见到了本次年会的特邀嘉宾,栖凤御林葡萄酒厂的杨宝林董事长,和地地道道的凤翔槐原农民,也是陕西凤翔女登研究会会长的张锋刚老师。许是我笔拙,无法写到每一个会员每一个人,但透过这一张张荡漾着青春气息的脸庞,一个个激情四射深邃坚定的人格,仿佛看到他们为了醉心挚爱的文学创作和文化事业去努力拼搏!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学会的每个人都在努力付出辛勤耕耘,并将因此收获无穷无尽的梦想和丰硕的成果!此情此景,我想起《周颂·噫嘻》诗句,想起成王带领万农耕种的宏大场面:“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