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境线上最美丽的乡村---泡子沿村
文/高仁芳
你来过祖国的边陲黑河吗?你欣赏过边境黑河乡村的秀丽山河吗?你感受过黑河人淳朴的民风吗?你了解黑河张地营子泡子沿村的欣欣向荣吗?如果没有,那你从读完这篇文章以后来黑河参观、来泡子沿村旅游吧!这里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地方风貌,会给你留下一生最深刻、最难忘的印象!
黑河地处中国东北边陲,黑龙江省西北部,小兴安岭北麓,是北方一颗璀璨的明珠,素有“中俄之窗”、“欧亚之门”等美誉。而泡子沿村距市区56公里,距乡政府4公里,坐落于黑河北部,东临黑龙江,黑呼公路从村西部擦身而过。泡子沿村属于半山区的沿江村,这里依山傍水、山河秀丽、四季分明、景色宜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宽敞的柏油路,四通八达畅通无阻。潺潺的黑龙江水沿江东流而去,平稳宽阔,沿河对岸于黑龙江上游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辖区隔江相望,这里犹如世外桃源一般,春天岸柳垂下绿丝绦,倒映在黑龙江水中随风摆动。桃花绽放十里散香,一派生机勃勃之景象;夏季彩蝶花间飞舞,百鸟林中婉转歌唱,原野更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般美妙;秋暮漫山遍野大豆、玉米和高粱,黄橙橙金灿灿,稻谷飘香,那真是一派丰收之景象。深冬雪花飘飘把山坡大地装扮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泡子沿村的人们就在这里勤耕劳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生活得怡然自得、安居乐业。
据传大约在金代,张地营子最早常住人口就是泡子沿村,后来又无人居住,现代的泡子沿居住点大约始于1890年,1900年因“庚子俄难”之后,人口才开始多起来,当时乡一级政府设在霍尔沁村。到1920年(民国九年)时,全泡子沿只有三十户人家,全村开熟地214公顷,这就是泡子沿一百多年前的概况。当时因为这里有一条长2.5公里,面积大约22公顷的水泡子,来定居的人们都在它的北岸泡子边定居,传说中的“泡子沿、泡子村”,后来就以“泡子沿”命名,称这里为“泡子沿村”。
回顾历史,1912年清朝灭亡,民国建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中国;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轰炸驻黑河的关东军,包括“泡子沿”的日本大营,“八一五”东北解放。直到1948年3月泡子沿村开始了土地改革运动。如今泡子沿村旧貌换新颜,家家户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村里的农户已发展到444户,人口1247人,劳动力801人,耕地42375亩,人均耕地33.98亩。村内有种植合作社1家,350亩种植园区1家。每家种地都使用机械化,六畜兴旺,住的都是青砖瓦房,室内干净整洁,院子宽敞明亮,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黑龙江碧水悠悠、清澈见底,轻轻弹奏着美妙的乐章;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穿梭来往。村舍青烟缕缕相映成趣;高树垂柳俯仰生姿;绿草成荫,鲜花绽放,彩蝶飞舞,小鸟歌唱;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枝繁叶茂,老百姓一年四季忙忙碌碌,春种、秋收、冬藏,家家户户过着幸福、和谐、安定的日子。
泡子沿村之所以能有这样大的改观,得力于他们有一套积极向上又和谐团结的领导班子队伍,村党支部书记段贵彬,村委会主任宁万林,会计毛健等领导,他们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尤其是村主任宁万林是个稳扎稳打的优秀领导干部,他在任期间曾获得多个奖项分别是:省、市、区级劳动模范,区级优秀政协委员,优秀的品质带来了好的评价和荣誉,因此他还荣获市级、区级“最美家庭”奖。在这样一个优秀的村干部带领下,村委会齐心协力,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把小山村建设成一个经济上突飞猛进,政治上紧跟形势、文化上丰富多彩,生态环境上整洁有序,一切都有声有色,打造了一个干净、整洁、老百姓交口称赞的美丽小山村。
在环境卫生方面,村委会和党员高度重视环境卫生的治理工作,实行村干部包街、包片责任制,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使村里的环境卫生发生巨大变化,自从农村环境实行城市化管理之后,泡子沿村在环境卫生方面成绩突出,分别荣获“爱辉区卫生先进村”、“省级卫生先进村”。村内道路全部是水泥路面,道路通畅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电话入户率100%,砖瓦化率100%。2017年,通过向上争取及乡村自筹,完成泡子清淤引水、污染源清理,泡子周围绿化、美化等,完成人行道彩砖铺设及踏步。此外,栽种荷花2800平方米,安装路灯56盏,为以荷花景观为切入点,进一步为促进小镇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有力条件。2013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星级新农村”、2014荣获“国家级生态村”等最高殊荣。
泡子沿村不仅在环境卫生方面搞得好,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泡子沿村的“体育大院”,这是泡子沿村的一大亮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远近闻名。泡子沿村“体育大院”于2008年8月8日建成,正好与我国举办奥运会同年,用宁万林主任的话说“体育大院”和“奥运会”同年建成和举办,对他们村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体育大院”占地面积为10000平方米,建筑活动室面积700平方米,在设施的构建上,拥有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多功能厅等。政府投资五十余万元,其余自己村购置,“体育大院”自建成后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每年的8月中旬泡子沿都要召开体育运动会,届时广大的村民不论男女老幼都积极参加秋季运动会,小的仅仅3岁,大至75岁的老人,创新开展了儿童拾物,老人套圈等丰富多彩的项目,竞赛项目齐全,规模盛大,运动员健步如飞,啦啦队敲锣打鼓、摇旗呐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村民雀跃欢呼。这样的盛会使村民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又丰富了村里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了农村体育文化活动人才,提升了村民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一改昔日搓麻将,打牌、喝酒等不易于健康的坏习惯,业余文化提高了村民的素质,也成为农村思想文化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改变了懒惰的习惯,孝亲敬长、邻里和睦、共同致富、扶危救困已成为泡子沿村的特有风尚,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正因如此,自2005年至今,村里无一上访事件、刑事案件发生,祥和淳朴的民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群众自发学技术谋发展,奔小康。
据悉体育大院自建成之日起至今已举办十届村民运动会,2016年爱辉区区委、区政府决定在泡子沿“体育大院”举办全区首届农民运动会,经过激烈角逐,泡子沿村民代表队经过不懈的拼搏和努力,荣获首届农民运动会第一名;此外,在2018年8月14日又举办了泡子沿“体育大院”十周年庆典,此次庆典盛况空前,举办非常成功,受到了爱辉区四大班子领导的一致赞扬和好评。更值得骄傲的是2018年6月24日还举办了“张地营子泡子沿体育大院中俄篮球邀请赛”邀请了俄罗斯阿穆尔州师范学院训练营进行友好比赛,效果良好,通过这项活动,不仅加深了两国人民的了解、更增进了两国的友谊,促进了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另外村里还不定期地举办了乒乓球、台球等比赛,尤其是在全区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拔河比赛中,泡子沿村代表队代表全乡夺得了全区第一名,得到了广大参赛者的一致好评
泡子沿的领导班子在书记段贵彬、主任宁万林、会计毛健等的带领下不仅重视抓经济和体育更重视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弘扬,每逢“三八”妇女节和“党的生日”时,村委会都会组织广大村民举办《和谐之声》和庆祝《党的生日》的演唱会;尤其是在2018年还举办了首届“九九重阳节”文艺演出,充分利用周末大舞台,弘扬尊老爱幼的礼仪风尚,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周都有秩序地进行周末大舞台的演唱会,不仅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更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回顾过去泡子沿村有许多值得纪念的人和事.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里,泡子沿村也不例外,1969年12月5日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老生产队长丁树桃赶着马车来到爱辉县,将上海华月敏等二十三名知青接到了张地营子公社泡子沿村。把他们安置在“知青屋”,没想到的是年仅19岁的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干活总喜欢跑在前面的她,却在一场意外的事故中永远的离开了人世。那些曾经被他帮助过的乡亲们无比悲痛,“一个19岁生日还没过的花季女孩,一个从上海大都市来到这贫穷山村的知青,默默地躺在“泡子沿村”西2公里处的荒草丛中,至今已经49年了。2008年7月23日,泡子沿村迎来久违的客人。陶萍华、惠毛华、秦三海、冯燕等上海知青,回访第二故乡。他们来到华月敏的坟前悲痛万分、泪如雨下。陶萍华说,她没忘记也不敢忘记长眠在这里的姐妹。当年的知青们,诉说着心中对这里无尽的牵挂。他们重新为华月敏立了新碑。陶萍华临走前,委托吴玉玲,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前,去华月敏坟前祭拜。如今这座知青坟依然在那里!曾经的历史给当年的人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2009年8月21日(农历七月初二),丁树桃、吴玉玲买了水果、纸钱,来到华月敏坟前。感慨万分,在这片土地上华月敏将永远长眠于此,他的音容笑貌以及她的热情肯干,早已深深地在当年知青以及泡子沿百姓的心中留下不可灭灭的印痕。
别看泡子沿村不大,但是许多优秀人才都是从这里走出的,他们分别是王国生、陶玉山、陶玉清、何金山等。
王国生于1948年11月25日入党,1949年2月至1952年12月担任泡子沿村党支部书记、村长,后来先后担任过张地营子公社党委副书记、社长。1979年4月任爱辉县委常、副县长,黑河市委副书记、顾问,1987年任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被选举为省人大代表。王国生同志始终奋斗在工作的一线上,为黑河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陶玉山,1826年1月出生在泡子沿村一个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在泡子沿村任教,日本投降后黑河地区政权建设处于瘫痪状态,大量的土匪骚扰当地居民。为了维持好村里的秩序,让人们能有个平静的生活空间,陶玉山被大家推选当上了负责人。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共产党建立政权以后,他第一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泡子沿村首任村长,后来又担任区长,先后任黑河地委书记、孙武县委副书记、黑河专属第二办公室主任,黑龙江省体工队长、冰雪处长、国家冰球队领队等职务。
陶玉清于1948年前后,我党在爱辉县政权稳固,她积极参与共产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主持并建立泡子沿村妇女组织,是泡子沿第一任妇女领导。1979年全国妇联授予她“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多次以特派员的身份派到县、乡妇联工作,1980年调到黑河地区妇联和行署计生委担任领导。
何金山参加过土地改革运动,在黑河镇、爱辉县委组织部等担任领导职务,后来调到水利部门担任主要领导,对黑河的农业和水利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泡子沿村还有一名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四平之战的高龄老兵,他身体依然很硬朗,只是从去年开始行走略有些不便,听力稍差些,但神志依然清清楚楚,声音高亢有力,当年他是担架队的队员;据他回忆说,那次战役作战人员死伤惨重、血流成河,很多战士就牺牲在他的面前,那可真是腥风血雨,他说现在一闭眼还能感觉到当时那血淋淋的场景。离开老兵的家我感慨万分,深深感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如果说过去的泡子沿村是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那么现在的泡子沿村自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论在经济上、科技上、政治上、环境保护方面还是在文化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村民富振林用废旧钢材料,发明了机器马,采用汽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源,带动运转,可以前行和左右转弯,可乘坐3到4名成年人,用来拉雪橇和车,载重量达200公斤,获得了了国家专利,得到省、市、区多家媒体报道,大大提升了泡子沿村的知名度,展示出新型农民的才能和创造力。
泡子沿村在上级党的领导下,在泡子沿紧密团结的领导班子积极配合努力下,共同打造泡子沿村“泡子”名片,叫响了河蟹、鸭蛋等特色品牌,泡子沿的“荷花池”已成为远近闻名旅游景观,江堤文化广场、休闲垂钓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逐步形成了以霍尔沁、小新屯村为两翼,以泡子沿为中心的“抓两头、带中间”的滨水旅游新格局。“中国最北荷塘”2017年通过项目支持及村级自筹,完成了泡子沿周围的绿化、路灯安装、白色路面修整、彩砖人行道及泡子沿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聘请哈市荷之源水体绿化有限公司,对2800平米荷花塘进行荷花藕与睡莲品种进行成功试种荷花小村观光效应初显见,今后将打造以荷花观赏区、体育大院活动区、达音山亲水休闲区、北山洞登山探险区四个部分组成的荷花小镇。泡子沿村宁村长表示,今后一定要依托水域优势打造边疆最美北河塘,发展农家乐,让旅游消费促进泡子沿村的经济收入,形成民宿、旅游、参观一条龙,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乘着改革的春风,努力建设一个泡子沿村的一体化,让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更大幅度的提高。
期待未来泡子沿村成为北国边陲最亮丽的风景线,是塞北边陲的一朵奇葩,是北疆璀璨明珠的又一颗闪亮的明星。
通过泡子沿村的采访,我深深地感到,现在的新农村真是大有改观,改变了我很多观念,现在的农民不论生活水平,还是文化素质,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生活安居乐业,都在大踏步的前行,衷心的祝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