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的束缚下,每个人自从母体中分裂出来,就会接受社会的各种教化,逐渐被驯养成为社会的我,也自此,本我和社会的我的便开始撕裂并不断加深。而本我就在那里,犹如生命之火苗,从未熄灭过,只是有些人在社会的我中耗尽了生命而未曾努力去寻找那个本我。
但总有一种可能性尝试在本我和社会的我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两个我之间的天堑变为通途;而诗歌,就是一种可能性。美好的诗歌总是透过社会的我直抵那个本我,而在本我和社会的我之间的张力,培植了诗歌的生长。读熊曼的诗歌,无时不刻能感受到熊曼在本我和社会的我之间的穿梭和游走的优雅和从容,也能感受到这份优雅和从容背后的守持。正是她的这份守持,让那个本我远离肆意泛滥而脱离了人间烟火本有的颜色。也正是她的这份守持,让她在时光中,以诗意浓浓,如新春雨露滋润生活中的干涸。
熊曼的诗歌最为动人之处,就是恰当处理了本我和社会的我之间的距离和关系,并寻找到一条本我和社会的我之间来回穿梭的自由之路;在这条道路上,熊曼且走且吟唱,记录下了她沿途遇到的野花野草,山影水流,甚至都市生活中的家常里短和虚掷的时光。这些最为朴真的记录却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善良和感动,这样的记录需要厚积薄发的才华,也需要敢于断舍离的智慧和勇气。
有人说熊曼的诗中有女诗人难得的硬朗,在我看来,与其说是硬朗,还不如说是她这份深深隐藏的守持给她力量,而这份守持也是她知止的人生态度的必然逻辑。《大学》中言: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安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一直认为,诗歌不仅仅是文字和意象交织的舞蹈,更是作者本人人生境界的投影或写照,在她今年出版的《少女和理发师》这本诗集我们能读到她这样的人生态度。
《少女和理发师》这本诗集收纳了熊曼2013-2018年来的部分诗歌,有趣的是诗集的题名也来自诗集一首诗。从她的一篇博文我们可以详细了解到少女和理发师这个故事令人动容的细节,和这个故事在她生命中的分量——“如此珍贵而独特”,而这种分量似乎足以覆盖这本诗集的全部内容——在这个故事里有心存的善良和信任,让彼此相安。而离开乡土,走向城市的作者,十三年的都市生活,在文明的驱使下,越发让她觉得这份善良和信任的保持是多么的不易。
对少女和理发师这个故事的记录是一种怀念,也更像一种祭奠,祭奠那些回不去的过去和回不去的自己。虽然,作者的内心或许依然希望回到那个曾经,捕捉哪怕一点点人与人之间的善念和信任,让局促的灵魂得以安定。而她对这些弥足珍贵的善良的追逐,在她的很多首诗歌中都会有意无意,若隐若现。这或许也是她为什么选择以少女和理发师命名的缘故吧?
生而为人,我们有沉重的肉身和时刻会下坠的灵魂。透过熊曼专业的写作,我们不难看出她正以一己之力,让肉身的沉重显得轻盈,让下坠的灵魂得以拯救。其实,这也是每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所要面对的考验。
生而为人,我们更面对着三餐一宿、人间烟火的考验。这也是本我和社会的我分裂的最为深刻的原因,我们每一个人都镶嵌在这个社会中而无法超越其中。熊曼的写作,如大隐于市的匠人,以守持为刀,悉心雕琢着自己的生活,让她的生活充满着浓浓的诗意。
纵然如此,我们依然能够在她的笔端,看到每一行诗句中隐藏着我们这一代人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所有的兵荒马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