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伟俊的头像

高伟俊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16
分享

回坑,一个诗意的田园

1.

  回坑,一座村落的名称,一个从无名到有名的村庄。

  沿着一条小路,顺着注入修河溪流的指引,我们一直向回坑前行。

弯弯曲曲的山路是它的诗句节拍;蓊蓊郁郁的茂林是它的诗语重音;洁白轻盈的云彩是它的诗意音符。

   在安谧寂静的山路上,我们一头就扑入了层层叠叠的山林,山林连接着九曲连环似的回坑村,我们一直像在梦中寻找,寻找一个梦中的文学家园。

   我梦想那是陶渊明笔下的一座“世外桃源”、一个安静心灵的好去处、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之乡。

2.

   两条绵延的山脉,形成“人”字形,“人”字下一个山谷突显。山谷平阔,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疑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田畴平整,稻田飘香;夏风习习,溪流潺潺;古楮蓊郁,村路洁净。抬望眼处,皆是绿意盎然,炊烟袅袅。夏日的夕阳,落下的余辉,普照在一个安静平和的村落中,让人的心灵仿佛回归到一个充满田园诗意的地方。

我不禁吟起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一)中的一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诗词,我仿佛就是那一位步行在田园的诗人,也行走在梦中家园的小路上,去寻找心中那一方美好的诗情画意……

3.

桥,是回坑村诗意的姿态。她宛如一位修长的姑俚,横卧在村落的中央。她的身下,是一条潺潺流淌的溪水;溪水犹如一位诗人,缓缓向前走来,吟诵着一首古老沧桑的诗句。

桥,名叫善述桥。她诞生在该村名叫车舜廷父子的手中。我猜想:车舜廷父子,应该是回坑村最有诗情的村人,他们在一百年前,就在梦中构想了一座美丽的廊桥。我梦想:每至乡村闲暇时刻,他们父子都会在廊桥上漫步吟诗、把酒临风,让自己的诗意灵魂镌刻在燕尾式样的桥墩里,坚韧而灵秀,浪漫而悠长……

在车舜廷父子建桥百年之后的今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青乡人,于2016年5月28日竟然在他的故里回坑村,真的开始创建了一个“江南作家第一村---回坑作家村”,使得这里已成为修水县文学工作者协会和溪流文学社的创作基地;这里也已成为浔阳地区乃至全省、全国各地的作家向往的地方。

于是,一群群当代的诗人作家们,在这一座乡村的廊桥之上,先后召开了两届“廊桥青春诗歌会”。那是一场场激情飞扬、活力四射的诗歌大会;那也是一位位文学虔诚者抒发情怀、挽留青春的美好回忆……

没有星星的夜晚,我们一行坐在善述廊桥的木板凳上,享受着来自山间凉爽的清风。在那万籁寂静的山谷中,我们的心灵深处仿佛倾听到那一首首浪漫不羁的的青春诗,在一个叫作“回坑村”的村落上空吹拂飘荡,它们就像春天的一场绵绵细雨,滋润着每一位梦想回归大自然的诗人心魂;那一声声激情飞扬的吟诵,在这一座“善述桥”的桥下,顺着碧绿的溪水,缓缓流向远方……

4.

   如果说,善述桥是回坑村一片富有诗意的风骨,那么绣楼却是回坑村一个富有诗意的乡愁符号。

绣楼,是回坑村最古老的建筑,它是一个宽敞古旧的院落:灰黄色的砖墙已经在岁月间饱受沧桑,黑旧窗门上的雕刻也在时光里缓缓老化,颓废砖瓦上的苔藓却在夕阳中饱含绿意……

绣楼,就是该村一位茶叶商人车音和的旧宅,一个有着善良仁慈之心的民国商人的最后归栖地。每一位来到回坑村的作家诗人们,都会来到它的身边,体会时光深处一位善士名宅的老去,感悟一座“绣楼”的沧桑变幻,吟诵陶渊明笔下一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诗词。

夏日的余晖,照在一堵颓废高耸的马头墙上;我们的背影,却在一片余光中停驻。我仰头望去:那沧桑的绣楼、青翠的竹林、巍峨的青山、袅袅的炊烟……构成了我梦中一幅最具原生态的乡村画卷,那是一幅充满浓郁乡愁的画卷,我,久久难忘!

5.

   龙王阁,是回坑村人祭祀的一座神庙,也是车姓族诸公合建的一座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小庙堂。

神庙,是江南村人的心灵的寄托;回坑村,是一个以“车”姓为主,后迁至“方”“王”等十几个杂姓的村落。不同姓氏的人,在这个美丽的山村,和谐共处,繁衍后代,供奉着同一个“海龙王”。

龙王阁,其实就是一座石木结构的两层土地庙,它的第一层有泉水流过,有一口清澈甘甜的古井被罩在其下。这口古井水脉清澈见底,深部不足两米,但永久不会干涸。它曾经是村人汲生活用水之处。水井的涓涓细流,已经汇集成一口方圆一亩多的泉塘,如今泉塘内有众多锦鲤在澄碧清凉的水中缓缓游动,轻柔的水草也在水底泛绿摇曳。

据说每年的春节和元宵节,这里的村民都要在龙王阁的小场地前耍龙灯、燃鞭炮,以祈祷未来的幸福安康生活。

其实回坑村除了有龙王阁外,在她的村头,还有一座低矮的“五显祠”,里面供奉着几位当地的土地神。据当地一位年长的村民介绍:回坑村在以前有害人之神存在,非本村的村民若经过该村,会遭遇不测,他们必须绕着回坑村后面的山路前行;但是这些所谓的害人之神对本村的居民无害,而且它们还会挽救掉入泉塘中的落水儿童,使得这些落水儿童免遭伤害。于是回坑村的村民为了报恩这些神灵,特建立这一座微型山神庙来供奉它们,以求村人平康幸福!

此祠就位于村口马路一棵高大茂密的楮树下,不经意间,你也会忽视它的存在,但是这个古老的传说却在村人心中代代相传着、相传着……

这棵古楮树,长得粗壮挺拔,古老苍劲,就像一位守护回坑村的坚强战士,伫立在村口,日夜守护者一方百姓的平安!

传说,是一个地方文化的基因;信仰,是一方人民心灵的安慰剂;文化,是一座村落灵魂的所在。

6.

    她,稻花飘香,物产丰富。当地一家电商的兴起,使得修江山货,通过网络畅销国内。村中一位电商的店铺,已成为当代山区农村党支部“扶贫攻坚”的先锋示范点。

她,环境幽美,文化深厚。一座大山深处的乡村文化坐标---江南作家第一村作家楼,正沉淀着一洇洇水墨丹青和一本本翰墨书册的芬芳。她正精神饱满、神采飞扬,将成为闪耀在赣北深山上空的一颗璀璨的文曲星。

   如今,还有多少心怀诗情画意的文人墨客,预想来到她的怀抱,饱览一方诗意的田园风光,吹响一支青春美丽的心灵之曲,吟唱一行蕴含田园韵味的诗歌。

回坑村,一座回归文学原乡的村落。

回坑村,一个大山深处文化守望的坐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