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隔 南 山
鄱阳湖畔耸立着一座巍峨的翠峰,名曰南山。它北俯高楼林立、烟火冒腾的都昌县城,南靠浩淼无垠、碧波荡漾的鄱阳湖。
普天之下,称为“南山”的山可谓甚多,犹如杭州“西湖”,在天下重名者可胜数也。家乡的南山不是陶渊明诗句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它确是苏东坡“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诗句中的“南山”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句说得甚好。都昌县的“南山”也因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过都昌》“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而让人羡慕不已,这首诗也永远成为我们家乡南山风景区一张耀人耳目的宣传名片。
我的青少年时光,是与南山面对面一起度过的。那时我居住在南山坝北头,南山就在坝的对面。南山见证了我在鄱阳湖水汊港口划船游泳、登排钓鱼、看日升日落的游戏活动;更见证了都昌县城古渡口帆船林立、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的盛况。
曾忆起:朝阳中,多少背井离乡的都昌老俵,在一条长长的旧木跳板上留下了与亲人离别的身影和足迹;烟雨里,当远去豫章郡的轮船一声鸣笛响起时,靠船窗的人洒下淅淅沥沥的热泪,与湖水一起向远方流淌。
新春过后,我还远望到了一对新婚的夫妻在渡口话别的情景,那妻子哽咽的哭泣声在我心灵深处漫溯成一条岁月的河流。在那条清幽而深远的岁月长河里,我也曾留下与父母、妻子一次次告别的心影。如今,都昌县古渡口已经被埋没在新时代建设的石土中,但那一次次离别的留影还一直在我的旧梦中重新被唤醒,幻化成一幅幅心酸的照片,永远镌刻在我灵魂的深处。
登上南山多少次,我已无法统计,我只觉得南山是我灵魂的中的一座圣山。因为它看到我远离家乡、出外谋生的无奈,也见证了我一步步登入人生深处的身影和足迹。如今我再次登临这座我心中的圣山,吟哦着苏轼那首饱经沧桑的诗歌,饱览着鄱阳湖面浩瀚的波光帆影,我不知道:我的心是否又一次被它深深地打动了……
野 老 古 泉
跨过南山红色的院门,顺着新砌成的花岗岩台阶向上登爬,不到一百米处,就会感觉一股阴凉之气从四周袭来。
抬头向四周一望,只有古木参天,藤蔓肆延,再朝足下不远一米处瞧去,只见花岗岩石级上有线状水脉出现,又见石板路左右两巨石的空隙处,留有两小梯形水池,一大一小,池水清澈见底,惊讶此两小池为何名?为何有清水蓄存?
据说此两个小池,原名为“油盐池”,一个产出油,一个淅出盐。南山半山腰的寺庙中,和尚们经常不用下山购买油盐,因为在此就可以挖到了。后来一个贪心的山民知道这个秘密后,经常带人偷挖这里的油盐,终于惊动了山神,从此让小池停止了出产“油盐”了。
在我少年时曾经来这里游玩,那时南山还未开发为风景区,游人甚少。我依然记得这两个小池的水十分清澈,里面有细石枯叶,有时还可以看到小小的螃蟹在水底横爬着,我们好奇得赶忙用手去捕捞,但溅起的池水,湿透了前胸的单衣,一股冷气直渗入骨髓,令人心寒颤憟。
我正在自己记忆的情愫中徘徊时,抬眼望,只见一座红柱小亭正依山崖而立,山崖陡峭,岩色黝黑,上有斗大汉字:野老泉。紧跟几步拾级而上,来野老亭中,方见山崖底部也蓄建一水池,泉水清寒凌冽,似有寒气冒出。
传说汉武帝刘彻南巡梟阳,听说南山岩有一老者品学非凡,想请他出山入仕。谁知他来到此处,却不见老人的踪影。汉武帝很是扫兴,只好借宿南山古寺。半夜里,他做了个梦,梦见一位鹤发老者,对他笑道:“我叫野老,平生荣辱任去来,只求清泉洗心扉。”说罢飘然而逝,汉武帝不胜惋叹。
元丰七年,据说苏轼游历南山,见此处泉水,听此传说后,乃挥笔写下“野老泉”。至今,“野老泉”非徒有其名。你若静坐于亭上,倾听风涛阵阵,山鸟鸣唱,并回想着这些美丽的传说故事,一阵清新古雅之气悠然而上心头,而那些所谓的“名利之情绪”如风如云一般,飘荡而去了......
清 隐 禅 院
元祐初年,北宋文学家苏辙再谪筠州(今高安) ,顺水路绕道至都昌,乘兴登上南山,见其兄苏轼在南山留下的笔迹“野老泉”和诗句《过都昌》后, 在清隐禅院中挥笔写下《题清隐禅院》一诗:
北风江上落潮痕,恨不乘舟便到门。
楼观飞翔山断际,松筠阴翳水来源。
升堂猿鸟晨窥座,乞食帆樯暮绕村。
谁道豁岩许深处,一番行草认元昆。
北宋时期苏轼苏辙两兄弟前后来到名不见经传的南山清隐禅院,都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增添了我们南山的古色古韵。
其实南山清隐禅院早在唐咸通年间就建立了,成为禅宗在都昌一个著名道场。但在随后近二百年间,因“守者非其人”,香火不旺,冷落破败不堪。直到北宋熙宁七年甲寅,县令王师孟请来庐山僧人建隆主持寺中事务,改为“清隐禅院”。熙宁九年,长老惟惿自庐山来接任主持,并精心修葺寺庙,经历八年终于“宫殿崇成”。
元丰六年,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至都昌南山游清隐禅院,作下著名的《清隐禅院记》,盛赞说:“余得意于山川以来,随食南北二十年矣,未尝不爱乐此山之美。故嘉叹清隐之心,尝风月而同归。”
清隐禅院历经岁月的风雨,庙宇多次重修。明万历四十四年,乡人邵传一重修清隐禅院,并更名为“古南寺”。后遂俗称为“南山寺”。至今寺庙因古代名人的题诗而闻名省内外。
1926年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刘越、刘肩三、刘聘、谭和、王叔平等著名爱国人士在古寺内左边楼房内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讨论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都昌第一个党小组,刘越任组长,直属中共南昌特支领导。会议同时决定,由刘肩三负责在都昌县汪家墩、徐家埠、湖洲山为中心的农村地区,开展农民运动。从此,南山古寺染上了红色的记忆,也成为都昌县第一个产生红色政权的地方。红色政权与佛教的仁慈交织在一起,保佑着这方山水秀美的土地。
每当我进入古寺,禁不住都要偷偷登上寺庙的木梯走上低矮的第二层楼房间,那里还摆设着一张古旧的八仙桌和四把镂雕木椅,四壁还张贴着几张革命人士当时开会的图片。桌上的那盏油灯还在,我放佛看到一缕缕红色的灯光从楼窗透出,灯光中涌现出革命烈士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丞相万里
一片神奇的土地,怀抱着一泱清澈圣洁的湖水;一块神秘的沿湖平原,经历着历史烽烟的燃烧。世事沧桑,风云变幻。都昌古老的土地上生息着众多杰出人物。
宋末元初,在鄱阳湖沿岸的某一背山面湖的村落中,一位身穿盔甲,外披白红相间的官袍的老者,正站在一座破落的院子里,他望着前方乌云密布的鄱阳湖水面,面色严峻,目光炯炯。这时,一喽啰兵“呼哧”着从外跑来,报告说元军马上要到。这位老人仰天长叹,大喊一声“大势已去矣!”随后,他引领自己的家属近两百人来到院落右边靠山的一个新挖的宽大的水池边,第一个纵身一跃,沉入水底而逝。接着那近两百家人在呼天喊地的哭泣声中,也纷纷落水而亡。不久,当一支头戴圆帽的元军部队急匆匆地冲进这个院落时,领头的元军将领立即看到了一位高大的身躯从水池中升腾而起,他眼光如炬,面容安详。这时,一道电闪掠过长空,“轰隆隆”一阵雷响,只见那一缕长长的须发在浸染红血的水池中飞快漂荡着,犹如一支白毫正在书写着四个巨大的字魂“忠贞爱国”。
上述这位投止水池而为国捐躯的老者,就是南宋末期著名的爱国丞相江万里。史载:江万里,名临,字子远,号古心,万里是其出仕后的用名。今江西省都昌县阳丰乡府前江家人。南宋著名爱国丞相,民族英雄,是南宋末年仕林和文坛的领袖,也是中国十三世纪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
这位信仰“君子只知是非,不计得失”的爱国丞相,早年毕业于江西庐山白鹿书院,于宝庆二年(1226年)考中进士,从此走上了仕途。他从政之余,热爱教育。淳祜元年(1241年)在吉州州治理庐陵县东赣江之心,创建了中国古代著名的江西书院之一的白鹭洲书院。千年来,这个书院培养出文天祥等17位状元和2700多名进士。他的著名弟子文天祥在被元军囚禁的监狱中,听说他的恩师投水而死的消息后,洒泪写下了《集杜诗哭古心先生》一诗:星圻台衡地,斯文去矣休。湖光与天远,屈注苍江流。那悲恸凄惨的“师生情”犹如鄱阳湖上的冬季的寒风,刮过了浩瀚的历史时空,刺疼着一代代为国为民的爱国人士。
如今江万里纪念馆就座落在南山风景区的南面,总占地12000平方米。它的主要建筑“万里楼”位于半山腰,为楼阁式仿古建筑,于2010年5月竣工,上下钢混结构共四层,总建筑面积1470平方米。门前台阶78级,象征江万里度过的78个春秋;四周广植松柏,象征江万里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精神风貌。距离“万里楼”下方不足三十米的一块空地上,耸立着一块高达5米的“江万里纪念碑”,石碑正面的“江万里纪念碑”题字是著名历史学家、书法家姚公骞的手书。北面镌刻着江万里的简历和他的头像。纪念碑下方不远就是“江万里纪念墓”,傍边还有古心亭和万里文化碑廊。
都昌自南宋末年出了这样一位著名的爱国丞相、民族英雄和教育名家,他好像浩淼无垠的鄱阳湖上空一颗璀璨的星辰,它灿烂辉煌,永远照耀着都昌这一方肥沃而富饶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