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虽然是初夏,连下了几天的雨,小城还是有些清冷。今夜风止雨停,月亮也不时挤出云缝,向久别的人们打打招呼问问好。受一楼悠悠的沙枣花香的诱惑,我起身下楼,走出小院,来到了人民公园。
公园是没几个人。我径直来到湖边的小凳上坐下来,享受这难得的清静。湖中的莲花开了,微风中有淡淡的荷香。就在前个星期天,我领着几个孩子来到湖边,在莲花丛中看鱼,他们每每有所新的发现就兴奋地尖叫,惹得人们羡慕地驻足观望。
二
不过,此刻我却想起了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思绪飘动间,突然一个问题跃进脑海里,周敦颐的莲花开在哪里?我想周敦颐的莲花一定开在“濂溪”里。“濂溪”在哪里,就在周敦颐的心里。史载周敦颐本人如莲一般,“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是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同样心中就装个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岩数万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耕作,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我又想起了“梅妻鹤子”的林逋。耳边传来他浅唱低吟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林先生太爱梅了,栽梅心中,与梅融为一体结为情侣,从此梅就成了他生命的精气神。苏轼由衷地赞道:“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
三
可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粒种子,都有一棵树或一束花。
凝神痴想着,忽觉得这句话母亲曾经说过。想起来了,这话是在我童年时一个秋日的傍晚,一家人围坐在院中纳凉时母亲说过的。当时她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粒种子,每个种子都会生根发芽,至于这个种子长成啥样,开啥样的花,结啥样的果,全靠自己侍弄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眼甘甜的泉水,这是他的心泉。能把自己的心泉淘开,滋养心里的种子,这个种子就会生出直直的芽,开出香香的花,结出甜甜的果。看我们听得有些莫名其妙,将信将疑的样子,母亲笑了“娃们,我的话你们以后会慢慢明白的。”
说实话,这些话当时母亲说罢,我就忘记了。现在怎么忽然想起呢?为什么没上过一天学,目不识丁的母亲竟然能说出这个高深的哲理呢!
四
母亲说的不错。我的心中就有一颗种子,经过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这颗种子如今长大开花了。她就是一朵普通的幽兰。
这颗种子是母亲种在我心中的,也是母亲用善良质朴勤劳的双手帮我淘开纯洁的心泉滋养的。回想起来,我在小学的课本中就发现了她,“幽兰生山谷,本自无人知,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我从屈原的诗里爱上她,“余滋兰九畹,树蕙百亩兮。”“浴兰汤兮沐芳,纫秋兰以为佩”。“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佩”。“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兰节幽而独芳”。我期望和屈原一样“浴兰汤兮沐芳”,沐浴兰香,荡涤心灵深处的污垢。再后来,我从老禅师的故事感悟到了种她的真谛,——从前有个老禅师特别喜欢兰花,在寺里养了许多兰花。有一天他要出门云游,就嘱咐徒弟要好好照顾兰花。小和尚很听话,认真地按照师父的嘱咐去做,生怕兰花有什么闪失。真是怕什么有什么,一天晚上狂风暴雨,小和尚忘记把兰花搬进屋里,结果第二天发现兰花枝折花落,全死了。师父回来了,小和尚非常害怕,准备接受惩罚。然而师父并没有惩罚他,只对他说了一句话:“我养兰花不是为了生气。”
少年的我期望蕙心兰质,青春的我期望采兰赠药,刚刚工作我渴望春兰秋菊,此刻,面对皎皎月光,灿灿星光,我倒什么都不想,就想做一个朴朴实实的山中幽兰,就想做一个端庄正直的人,纯洁有良知的人,脱俗淡雅的人。
这样想着,一身轻松。回家倒头就睡,酣然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