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遵义
甘肃 郭伯林
仰望,是一种情怀;仰望,是一种温暖;仰望,是一种启迪;仰望,是一种感动。
遵义,就是这样一座让我仰望的城市。《东方散文》遵义笔会,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我们从黄土地来到了红土地,开启了我这次红色之旅的行程。
到达遵义市区,已是华灯初上。宽敞的街道,斑斓的街灯,茂盛的街树,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人群,活跃、现代的都市氛围,又有一种山城特有的恬淡宁静,让我感觉到宁静之中,透露着一股蓬勃向上的旺盛生命力。
遵义是一座红色之都,一座改变中国革命航船的转折之都...从遵义会议到娄山关大捷,从娄山关大捷再到四渡赤水,处处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今天,我怀着一份虔诚,捧着一颗朝圣的心,穿越千山万水,走进这红色之城,走进遵义。
瞻望遵义会址
当我踏上遵义这片红色土地的那一刻起,就一直被这里传奇的故事感动着。按照参观路线,参观完红军烈士陵园,再去参观遵义会议会址,走过水泥路,踏上光滑的青石路。虽已临近中午,来参观的人们依然络绎不绝。
门前仰望,先映入眼帘的是“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赫赫在目,苍劲有力,熠熠生辉,这雄劲字体的背后,也正是我多年来要准找的答案。
如果说当年中国革命像在江面上行船,江面越来越窄,江水越来越急,眼看就要翻船了,可是江流一转弯,江面突然变得开阔起来,江水变得平缓,船也乘风破浪前进了。这个“一转弯”,就转在遵义。
83年前的1月15日至17日,这里注定成为中国历史的焦点所在。
进入院内,会址东边,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壁,上面镌刻着毛主席的《七律·长征》。来天南海北的人们仰头伫立,在欣赏毛主席苍劲洒脱的书法艺术和大气恢弘的诗词意境中,再一次感受伟人的高瞻远瞩和博阔胸怀。
在陈列馆里有许多当时的文物:枪炮子弹、军用品、油印的党章宣言、桌上的马灯、墙上的斗笠和小米袋,每一件文物和图片都在向人们讲述半个世纪前的故事,令人感动、发人深省、催人奋进。这一切,让我的视线渐渐模糊,心潮涌起万千的敬仰和感动。
进入展馆,随着图片、实物、复制品的展示...穿越83年的历史烟云:那一年的早春,黔北的群山,用无言的宽广,接纳了这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红军,他们用自己的睿智,改写了历史,用自己的生命,铸就了新中国的大厦。或许,那些激烈的争吵还在耳畔;中国,因为那些争吵之后,一条崭新的道路,出现在人们眼前。
从遵义会议会址、陈列馆、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等处一路走来,我感受了毛泽东这个一代伟人在这里崛起的经过,对“是历史选择了毛泽东”这句话有了更深的共鸣。
四渡赤水,巧夺金沙,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到新中国诞生。当年的那些悬念和疑问,天安门城楼上那洪亮的声音,向世人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一座小楼,以不朽的身影,走进亿万人的视野,成为亿万人的向往。
遵义有无数传奇,走进传奇,便是我醉透了心灵的人生之旅;遵义,这片红色的土地,涵盖了太多,囊括了太多,也沉淀了太多。这一次行走,不单单是游走,而是一次我对人生的理解,对历史的理解,对生命的的启迪!
土城记忆
在街头巷尾弥漫的酒香中,怀着抚今追思的心情,我们来到了土城,经过一条由北向南的斜上坡步行,我们走进了四渡赤水纪念馆,走进了我心驰神往的红色长廊,循着美女导游的声音和脚步,穿越时空的隧道,透过赤水河翻卷的浪花,让我全方位目睹了一幕中国革命史上群英会聚群雄逐鹿的罕见场景。
83年前那个春寒料峭的时节,一群有信仰的中央红军,用生命和行动践行了他们的誓言:他们不怕牺牲、不畏险阻,拖着疲惫的身躯,在缺衣少粮,枪支弹药匮乏的绝境中,以超凡的智慧,钢铁般的意志,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大军的围追堵截,在土城青杠坡打响了四渡赤水第一枪,创造了战争史上的神话,成为毛泽东一生军事指挥艺术的神来之笔、得意之笔。
看着纪念馆陈列的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再从“一渡赤水”到“四渡赤水”场景展示,一个个鲜活的红军战士形象、一段段难忘的艰苦岁月,一桩桩红军亲民爱民的往事...再一次浮现在眼前。睹物思人,不忘初心,在这里,我读懂了蕴藏在这幅波澜壮阔历史画卷里“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真正内涵。
离开纪念馆,我们走进了古镇。古镇三面临水,依山而建,水绕镇流,天人合一。错落有致的石板,灰瓦白墙上悬挂着的蓑衣斗笠,还有来来往往穿行在古镇里的人群,形成了土城石板老街巷道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2.5公里长的石板街,参天古树、小桥流水、层楼叠院、曲径回廊……漫步古镇街头,无论是街前街后,还是小桥院落,一棵棵古老榕树见证着古镇的沧桑、古朴。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巷,拾级而上,各种铺面接连不迭,传统的作坊,狭窄的店铺,扑面而来的淳朴民风,让人感受着一种难得的宁静。雕刻在老街巷道里的运盐壁雕,栩栩如生地还原着赤水河畔当年热闹兴盛的运盐场景---拍打着船身的浪花,驮着盐巴的瘦马,还有身材健硕的运盐工人.....让我忘情地沉醉于土城千年的古文化中。
走过运盐巷道,随风舞动的“盐”字灯笼;来到墙上印着“酱”字,地上摆着制作器皿的油帮巷道,在阳光斜照下的袍哥巷子,我们巧遇中国最后一位“袍哥”罗明先老人,据老人讲,他今年95岁,看上去身体依然硬朗,精神矍铄,吐字清晰。他一袭布衣长衫,圆顶小帽,悠闲地坐在巷道边的藤椅上,静观着南来北往的游人,我们上前与他作了短暂交流,并与他合影留念。
一路走,一路拍,一路感慨。在古镇原林彪住处门前,我正忙于给一袭红衣衫装饰来自广东的李婷老师拍照,不知谁突然说,快看,女红军来了。我迅速移转镜头,只见前方不远处,一位“女红军”健步朝我们走来。几个美女纷纷靠近去抢镜头,我听见这位“女红军”神情自若的说,别急,我和你们一起合影。我一边给他们拍照,镜头里,脑海中却如梦如幻,当年女红军在古镇的情景浮现在眼前:这位女红军步履匆匆,是要赶着参加一个紧急会议,还是有重伤员急需救治...
土城对于巷道的情结,正以这样的形式诠释着古镇原生态人文和红色记忆。
离开古镇时,路边盛开的刺桐花,舞动着满眼火红的颜色,就像被土城人赋予了红色的赤水河一样,热烈而奔放。同行的作家美女们一一上前手拉手,摆好拍照队形,五颜六色的服饰在午后的阳光里,欲与花容谁更美。一阵快门响动之后,望着渐行渐远的红色,我们告别了土城。
国酒情结
我们抵达仁怀茅台镇时,大约下午4时许,干净整洁的街道两旁布满了酒家商铺,扑面而来的空气中氤氲着浓醇的酒香,酒尚未入口,已经让人身心醺醉。
进入酒文化城,整个建筑高大气派,庄重华丽,高贵典雅。馆外矗立着一尊尊和茅台酒有过渊源的帝王将相的雕像和塑像,馆内设有汉、唐、宋、元、明、清、现代等具有不同时代建筑风格的7个馆,用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实物,将我们带入中国酒文化,带入茅台酒发展史的历史长河,让每一个前来参观的人,从“飞天仙女造型墙”、“388 瓶茅台家族阵列酒”及历届国酒领导人对茅台酱酒的厚爱中,亲身体验和感受茅台酒骄傲着遵义,自豪着国人的那份敬意。
白酒,对于我这个北方汉子来说,也算情有独钟吧,从十几岁开始偷着喝酒,到后来单位接待、朋友聚会、应酬喝酒,屈指算来,酒龄也有40多年,平时酱香型的喝的不多,偶尔喝上一次,这次能与藏在深闺里的茅台酒有缘相识,说来也巧,今年春节前夕,我从网购里结识了一个茅台系列酒的美女经销商,她三次给我推销了5箱酒,节前节后,我宴请家人,招待朋友,都喝这个酒,酒一入口,满齿生香,回味悠长,让大家赞不绝口。农历大年初二,我给憨仲老师电话拜年时,他告诉了我在遵义举办笔会的消息,也许是巧合,也许今生注定和茅台镇有一次相遇,于是便有了我亲手揭开茅台酒神秘面纱的机会。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美酒。享誉世界的国酒茅台酒,以神奇的智慧,提高梁之精华,取小麦之魂,采天地之灵气,历经数百年塑起了国酒文化的丰碑。据讲解员介绍,茅台酒的酿造工艺可以总结为两次投料、七次取酒,八次发酵、九次蒸烤,整个工艺流程严格遵循季节性生产方式,传承古法酿造技艺,端午踩曲,重阳下沙,再经过上甑蒸烤,摊晾加曲,高温发酵,高温馏酒等复杂工艺,不断反复操作,整个酿造周期历经春夏秋冬一年的时间,加上贮存,勾兑,一瓶茅台酒从投料到出厂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包装出厂,走向市场。
“茅台美酒盛名扬,雨过开瓶十里芳”。就是这次参观,我知道了酱香酒之父李兴发,知道了茅台酒业集团刚刚卸任的掌舵人袁仁国,新帅李保芳,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茅台人,靠着艰苦奋斗、团结拼搏、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传承了茅台酒千年的酿造神话。
离开展馆,返回的路上,一幅晚霞余晖的壮美画面映入眼帘,一片片红彤彤的云霞与横跨赤水河的虹桥相应成趣,美不胜收。
一条蜿蜒曲折的美酒河——赤水河,不仅孕育了世间美酒佳酿茅台酒,更是一条被红军鲜血染红的河,名副其实的英雄河......
漫步娄山关
来到娄山关脚下,屹立着一块词碑,词碑上刻有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诗词手迹,我站在大平台上驻足瞻仰,感怀毛泽东慷慨悲烈,雄沉壮阔,大气磅礴,以景入情的诗句,当年红军金戈铁马,冒着敌人枪林弹雨,鏖战娄山关的壮烈场面电影般在脑海里回放。
开始登山了,穿行在青山翠峰之中,我的思绪在流淌,我的身影在石阶上移动,不知不觉来到“娄山关战斗纪念碑”前。碑身由两个直刺苍穹的剑形石柱组成,两柱之间有一道夹缝,形似娄山关口。碑的上端,一面缀有五星和镰刀锤子的红旗,将两柱联成一个“工”字。整个碑身寓意为“中国工农红军血战娄山关”。碑基正面是张爱萍将军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背面为描绘红军抢占娄山关的汉白玉浮雕。驻足碑前,遥想当年红军血染关口的惨烈场面,不禁肃然起敬。
看过碑,缓口气,继续沿着狭窄的山间小道登山,感受着娄山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领旅途中的秀美风光,回味当年红军作战的艰辛。
长空桥上的雁叫之声,早已远去;鏖战的枪炮,也变得遥远而模糊。战壕里,已没有硝烟刺鼻的味道。却多了一份让我感到惊讶的概叹——如壁的险峰,就是一道天堑,而衣襟褴褛的红军,就是神兵天降。
尽管由于天气原因,我没有看到“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壮丽景色,但不难想象毛主席当年指挥中国中央红军二渡赤水,激战娄山关,取得遵义大捷时的豪迈心情和对中国革命的必胜信心。
下山途中,我遇见了一位两鬓斑白,步履蹒跚,现已离休原贵阳党史办的老者,他给我讲述了娄山关上一奇兵的感人故事:1935年2月26日,二战娄山关时,红三军团12团政委钟赤兵,担任主攻,正面迎敌,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右小腿不幸中弹,仍拖着伤腿指挥战斗,直至流血昏迷。由于伤口感染,医生在没有麻药和医疗器械的恶劣条件下,为他进行了三次手术,将整条右腿截去,凭借顽强的毅力,他不仅活了下来,还坚持走完长征,是独一无二的“独腿将军”。
因为赶车,我匆匆谢过老者,怀着沉重的心情,与娄山关回首作别,与长眠在这里的英雄们作别,踏向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