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伯林的头像

郭伯林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1/02
分享

《泱泱齐风》话憨仲

农历甲午年岁末,冬日暖阳里,著名作家、《东方散文》主编憨仲先生,受天水文朋诗友邀请,来到这座有着8000年古老文化的历史名城,与当地作家们座谈,到古遗迹实地考察。天水“秦文化”甚深的历史渊源,为他的《泱泱齐风》、《天奇高风》、《天齐雄风》三部曲添加了新的内容。

憨仲,原名石绍宏,1957年生于山东淄博,家里排行老二,为人处事老实憨厚,故名憨仲。文学的芳草地里,他像一头“憨牛”,含辛茹苦,默默耕耘,30多年来,发表文学作品近400多万字,创作出版小说、散文集13部。

初识憨仲,是5年前《东方散文》举办的蒙山笔会上,短暂的两天相处,轻松愉悦的交流中,憨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言语真诚朴实、诙谐幽默,与他交流就像与一位兄长聊家常,没有丝毫的拘束感。

蒙山笔会行程中,每到一处,他都走在队伍中,谈古论今,憨厚可亲。记得蒙山登顶时,看见他体力不支,大汗淋淋,我让他停下歇歇,一句“没事”,继续前行。看着他蹒跚挪动的步履,一份感动和敬仰,顿时迷离了我的视线。身边的憨仲老师,就像眼前巍峨挺拔的蒙山一样,成了我心中一道亮丽动人的风景。

后来,我从他的爱人刘芳哪里得知,20年前,一场突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憨仲见过上帝后,在生与死的谈判中,他终于闯了阎王殿,走出鬼门。从此留下的后遗症,羁绊着他这些年风雨人生的脚步。

获得第二次生命的憨仲,把他的人生定格在零起跑线上,开始了他欲火重生后新的长征。家乡秀美的山水田园,青涩的恋情,春花、夏雨、秋菊,都成了他笔端跃动的音符,寒暑十余年,笔纸耕耘,浓墨乡野。先后出版了《故乡的情丝》、《乡间的和旋》、《乡野的颤音》、《远逝的乡歌》等多部文学作品,在全国率先擎起乡土散文的旗帜。

而我感受更深的是憨仲老师字里行间透出的历史沧桑感和游刃有余的幽默笔调,他的脸上总是挂着憨厚的微笑,永远谱写的着“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几年前,一个华丽的转身,憨仲沐浴在千年前吹过的齐风里。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一路走来,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交给了与“齐文化”有关的事发地,一旦有新的发现,不管吃多大苦,遭多大罪,他都要去,只要能让那些埋藏于地下的千年历史重见天日,他都感到值得。

他常说:“如若不是亲自至此,怎么也不会把那截远去的岁月断层衔接起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每到一地寻访古迹,我除了事先掌握史料,走访民间,了解传说和轶闻,零距离的接触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后人负责。”

打开憨仲上下卷,八十万字,138篇章的《泱泱齐风》,闻着墨香扑鼻的书香,读着那些优美的文字,一页页历史画卷向我依次展开:鼓角争鸣耳畔震响,铁蹄兵马卷尘而至,帝王将相踏歌而来。两个多月的品读中,我追寻他的脚步,与憨仲一起漫步于古代齐国古都,遥望齐鲁古道上曾经扬起的历史烟尘,站在淄水河畔遥望着碧绿的芳草。“寻找孟姜女”,“拜谒万子冢”,领略泱泱800载齐国雄风;跟随着他的文字,姜子牙、齐桓公、齐景公、管仲、晏婴、齐威王、田单、孙膑……这些历史风云人物,在我眼前一一浮现,陡然间他们一个个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让我在时空的交替里,与他们开始了跨越千年的对话,一睹他们昔日的辉煌与风采。

《泱泱齐风》起笔上至殷商,下至秦汉,人文地貌、传统民俗、人物志,正史、野史,古墓葬,遗迹,遗传、遗风…经过憨仲老师的辨识和整理,以历史为线,靠文化打磨,将它们连缀成一串串绚丽夺目的珍珠,留给后人观赏品读。书中的历史典故、古战役灿若星辰,如“文王访贤”,“长勺之战”、“马陵之战”、“艾陵之战”及近代“莱芜大捷”…他的笔一会从历史穿越到现实,一会又从现实追寻到历史,用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挖掘、开拓、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读来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悠长。

每当夜深人静时,打开《泱泱齐风》的一个个篇章仔细来阅读,读着读着,我眼前就会幻化出憨仲拖着病腿踯躅而行的身躯,看到他攀登齐国故都荒台张望历史烟尘的剪影。这时,一份莫名的惆怅总会悄悄涌上我的心头。他这一生,这样玩命,拼命,不仅憨到“家”了,憨的更让人心痛。而他却说:“人在平整的路上根本不会留下足迹,只有走过泥泞的道路,身后才会留下清晰可见的脚印。”《泱泱齐风》的横空出世,我从中读懂了“憨”字背后凝结的真正含义。

近四年时间里,憨仲拖着偏瘫残障的身躯,泰山脚下,黄河岸边,崇山峻岭,大地平原...烈日中的突围,冰雪里的跋涉,劳顿,饥渴,乃至历险...他的脚步不停,他在用生命的尺度丈量着脚下厚重的土地,走着、看着、写着、思考着,他用血泪完成着《泱泱齐风》写作的同时,也将自己写进了齐国的历史。当我读到《泱泱齐风》末尾篇章《独自仰面向天笑》时,不禁潸然泪下。“面对自己选择的路,我无怨无悔,不管别人怎么的耻笑,我将独自仰面向天笑,一路走去。”这是一种怎样的胸襟和气度啊!憨仲,他达到了这份内心的超越!

憨仲在《泱泱齐风》的后记中写到,“痴迷齐文化的初衷,就是一时兴起,并非什么利益驱使,‘名利’二字几乎与我绝交,看到文化遗存被当今经济大潮所吞噬,心在流血。上要对得起祖宗,下要对得起子孙,这大概就是我这个傻子所作所为的真正动机。”从这些真诚的表述中,我读出了憨仲老师的一种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

憨仲,他的人生就是一部巨著,他的文字就是一座丰碑,他的灵魂就是一面旗帜,永远值得我仰望、观赏和解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