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周末,天水摄影人李振芳,经过一周的倡议和筹备,一个由13人组成的爱心团队,赴麦积区利桥乡姚坝村,为大山深处一个特困家庭送去了爱心人士捐助的物品,让一份爱的涓涓溪流温暖了这个多难的家庭。
多年来一直关注民生,倾心公益事业的李振芳,摄影采风途径这里,无意中听说了这个家庭的不幸遭遇。户主孟根午,手指骨头病变,干不了重活,弟弟孟岁午,从小智力低下,不能自食其力,母亲严重智障,常年下不了地,说不清自己的姓名和年龄,儿子轻微智障,在外打工,让他们时常操心担忧,女儿出嫁河西,几年回不了一次家。一家六口,三人智障,全家人的生活,主要靠妻子孟当娃支撑。
采风回来,李振芳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一定要救助这个家庭。在他多方呼吁下,一些爱心人士知道消息后,深受感动,纷纷伸出友爱的手,捐款捐物,出车出人,带着爱心,携着山水,走向孟根午的家。
利桥乡地处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东南部,距市区114公里,陕甘两省交界处,是一个边远林区乡。这里,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民风纯朴;这里,历史悠久,古迹深厚,当年的古城、古城墙、古城门依稀尚在;这里,有着光荣的革命史,是红军长征进入天水最早的地方。
一路上,我们没有走进当年建筑精雕细琢的古城,没有看到当年气势雄伟的古城门,只是在沿途看到一段古长城遗址时,引起了我的好奇,我询问了身边同行的虎林兄,得知这段古遗址的年轮大概在宋元时期。当年红军开过会的礼堂,在岁月的侵蚀下,已面目全非;当年红军栽下的树,现在已根深叶茂,傲然耸立在那里,默默的迎接着过往的人们。
在利桥街头,我们大约停留了10多分钟时间,拍过街景,部分人吃过早点,我们继续前行。这时,路突然狭窄起来,原先平坦宽敞的水泥路变成凸凹不平沙子路,景色却越来越秀美了。一路峰峦奇秀,山花烂漫,溪水淙淙,透过车窗,蓝天白云,层林尽染,一种天地间表露的景色美轮美奂,一种自然归真的魅力让我们醉在其中。
路的两边,山恋千姿百态,碧绿苍翠,刚劲挺拔,象绿色的海洋;看那知名、不知名的野花姿态万千、风外娇艳;远处的山头上红叶片片,掺杂在这绿色的海洋里是那么的艳丽,让人感到神奇的秋天画师,把小陇山林区装点得那么美丽动人。秋分吹来,林海就像娇柔少女的纱裙,翩翩起舞。此时此刻,我陶醉了,就像走进了仙境,置身在画中。
闭目静思,吸纳天然氧吧,一种忘我的境界,人与自然相融的唯美感觉让我如醉如痴。这时,车突然停了下来,只见前面带路的李振芳已从车里走出来,对大家招手吆喝,“下车了,下车了,我们到了。”
孟根午听说我们要来,早早的等候在路边。大家下车后,分头拿上车里的米、面、油、被褥、衣服,由孟根午带路,一路朝他家走去。去孟根午家,要过一条河,这里本来没有桥,由于已是深秋,河水冰凉,为了便于我们过河,李振芳几天前就和这里的村支书通过电话,为我们搭起了一座由三根树木连在一起的独木桥,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但此时,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清楚,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而是一座通往孟根午家的爱心桥。
这个村组人口稀少,一路上很少碰到行人,沿着一条狭窄的小路,偶尔能听见牛叫鸡鸣的声音。在距孟根午母亲家不远的路边,我看到一个四十多岁,手里抱着柴禾,满眼乌黑、神智痴呆的人,傻傻的站在那里,看着我们一行从他眼前走过。后来我们知道,他就是孟根午智障的弟弟孟岁午。
走进孟根午母亲的住处,里面阴暗潮湿,家贫如洗,整个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物品,孟根午的母亲痴呆地坐在土炕中间,不管我们询问什么,她都不吱声。这时,随行的一位女士拿出带给老人的月饼,一块一块喂到她的嘴里。看着这样的一幕,我们每个人的心河里荡起了阵阵涟漪!李振芳将捐来的物品向孟根午一一交代后,大家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了老人居住的屋子。
随后我们来到孟根午的家。在孟根午家歇息喝水的间隙,我们从居和孟根午夫妇那里了解了这个家庭这些年的艰难日子。孟根午今年51岁,大约在他十多岁时,父亲因不堪家庭重负,和他母亲离婚,重组了家庭。从此,这个家庭的一切重担就落在了孟根午身上,到了该成家的年龄,由于家庭拖累,没有一个姑娘愿意嫁给他,他只好到现在的妻子孟当娃家做了上门女婿。结婚后不久,看到年迈的婆婆及小叔没人照顾,孟当娃冲破家人的阻力,带着丈夫回到了婆家,与婆婆、小叔一起生活。这份难能可贵的孝心和爱心,她坚持了近30年。经济困难和繁重的家务,没能压垮她,她咬紧牙关,用坚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每天,她天不亮起床,给全家烧完早饭,洗好衣服,照顾婆婆和小叔子吃完饭后上山干活。她的儿子带着不到10岁的妹妹陪在奶奶和叔叔身旁,倒茶端水倒尿盆。
李振芳问她,“这些年你这么苦,你就没有动过离开的念头?”她说:“我曾几次有过离开的想法,如果我离开了,这个家还怎么过?现在,孩子都大了,都不在我们身边,照顾好这个家庭,就是我的责任,在我有生之年,只要我还能动,我就得管着他们!”
一会功夫,应李振芳电话之邀,孟根午这个村的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赶了过来,李振芳和他们一边聊了村里近年的发展变化情况,一边向他们建议,有空多帮帮这个家庭,多争取一些政府的好政策,让孟根午一家尽快过上安稳的生活。
大家在孟根午家院子照了合影照,起身告别。孟根午一直把我们送出了村口,一路上,这个不善言辞,朴实厚道的村民,尽管他没有说出过多感激的话,但他用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一步三回头,目送着我们。那一刻,我知道,他的千言万语都包含在这里,若干年后,他一定会记着,在这个秋天,在这个难忘的午后,有这么一些陌生的面孔,到过他的家,走进过她的视野。
也许,我们的这份爱心,对孟根午一家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微不足道。回来后,孟根午一家的生存状况,我们通过各种网络媒体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我们相信,今后一定会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这个家庭,关注这群社会弱势群体,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孟根午和他一家的生活状况一定会有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