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伯林的头像

郭伯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2/08
分享

红色哈达铺

岁月的记忆中,总有一些地方,它虽不耀眼,但当你亲近它,读懂了它,就会让你终生难忘,去了还想再去。哈达铺,就是这样的一个高原小镇。

哈达铺,一个小镇,小得几乎在中国版图上找不到它的位置。与众不同的是,这个小镇的名声却气贯长虹。因为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在历史的天空下开着红色的花瓣,这花瓣像火焰,像隽永的文字,燃放在我心里,镶嵌进了历史的画卷中。

哈达铺,又叫“南路”,也曾称“白龙镇”。距甘肃陇南市宕昌县城37公里,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和西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交错地带,地域开阔,交通便利,自古就是甘川道上的一个军事要冲和商贸重镇。

哈达铺,虽然没有硝烟弥漫,不像赤水河、娄山关、大渡河那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正是哈达铺这片弹丸之地,这个贫瘠的小镇,用他宽厚的胸襟,接纳了红军,接纳了中国革命。就是在这里,毛主席运筹了到陕甘去的重大决策,谱写了“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恢弘诗篇。

我一次次慕名而来,漫步其间,红色历史的印迹仍清晰可见。不足一公里的狭长街道上,除了那些历史遗址,老街两旁的店铺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红军鞋、红军帽、香包等“红色”手工艺品和当地的一些特殊产品,让哈达铺增添了繁华的气息。在这里,我看到了红军曾经留下的脚印,读懂了这部史诗的波澜壮阔的内涵。

红军街由380家保留完整的清末民初历史原貌的店铺组成,长约1324米,路面平均宽度5.6米,总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今天,无论是毛主席居住过的已经矗立百年的“义合昌药铺”,还是毛主席当年读到国民党《大公报》的乡邮所,依旧静静地坐落在那里。

步入记念馆,看着那一幅幅长征历史的图卷,仿佛时光倒流,80年前红军长征驻留在哈达铺的场景一幕幕展现在我的眼前。在一张小木桌,一架小木床,被子床单前,我凝视良久,尽量不出声响,唯恐打扰了主人,惊跑了他们宏伟的构想。

一张张老照片,一件布满弹洞的灰色军装,一幕再现军民鱼水情的历史场景,红军在木牌上留下的宣传革命口号……都在诠释一个主题:信仰。正因为这份信仰,1935年9月,那些红军将士,从暗夜里出发,冒着敌人围追堵截的炮火,翻越了高耸入云、人迹罕至的雪山,骏涉了险滩无数、渺无人烟的草地,最终到达了陕北。

虽然我只能从古迹、图片、文字和讲解中了解那段艰苦而又雄壮的历史,但86年前先烈们所经历的战争与磨难,在我一遍遍重温,一遍遍诵读中,我读懂了其中的涵义。

走出纪念馆,雕塑前,一群参观的游人,齐唱着红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嘹亮宏厚的声音,弥漫在哈达铺上空,弥漫在哈达铺的河谷山麓。

每一次走进哈达铺、每一次探访、每一次回忆,都有难以忘怀的情感倾泻、精神滋养、情景复生......这些比金子贵重的故事,充实丰盈了哈达铺的未来,竖起了哈达铺精神的高地。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在我眼中,处处充满着神秘的色彩。我一次次举起相机,一次次按下快门,将瞬间定格为永恒,将永恒写给历史,将历史封存于记忆。走进哈达铺,走进红色的摇篮,我感受到的不仅是火一样的炽烈与温暖,更是一份灵魂的膜拜与洗礼。

今日哈达铺,青山巍峨,满目苍翠,碧水荡漾,仰望血肉筑成的纪念碑,硝烟已经散去,枪炮声远远走入那页沉重的历史,长眠在这里的英烈们,用鲜血滋润着哈达铺的每一棵松树和每一块岩石。

哈达铺,红色的情结,“加油站”的意义,永远是长征路上的一座丰碑,昭示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哈达铺精神,共存天地、光照日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