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上旬,我随单位党史教育检查组,深入基层党支部检查党史教育落实情况,在听取武山党支部负责人汇报时,86年前,在这片土地上,那一行行的红色足迹,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我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于是,检查结束后的那个周末,我约上摄影圈的几个朋友,开启了一段红色之旅。
武山,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岭北坡西段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的复合地带,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陇海铁路从东到西贯穿全境,公路四通八达,更是一方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热土。
第一站,我们走进洛门镇刘坪村。六月仲夏,渭河北岸的武山县洛门镇刘坪村,放眼望去,热情如火的艳阳、处处是青山碧水,静静绽放的群花,凉风里吹来的已是油菜丰收的欢歌笑语,在这方悠悠故土上,到处洋溢着夏日的芬芳。
1935年9月到1936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冒着敌人的围追堵截经过武山,驻扎转战50余天,留下了一段红色传奇。
穿过村口的小路,来到巷道尽头的小院。80多年前,就是在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天水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刘坪党支部。
时间上溯到1933年春天的一天,一个年轻人,在武山县刘坪村山路上行色匆匆。他叫柴宗孔,他这次来武山有两个目的:一是受中共甘宁青特委派遣来武山开展党的地下活动;二是找挚友刘尚恭,拉上他一起干革命。
柴宗孔是土生土长的天水人,早年去青海谋生,后来投军加入邓宝珊部队。1926年由葛霁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在军中,柴宗孔认识了武山人刘尚恭。因同为天水老乡,两人一见如故,成了过命的交情。这次奉命组建地下党组织,他首先想到的是至交刘尚恭。柴宗孔来到刘尚恭的家乡武山县刘坪村。见了面,两人一拍即合。通过柴宗孔的介绍,刘尚恭入了党,随后又发展了一些村民入党。于是,中国共产党天水地区武山第一个党支部——刘坪党支部成立。
“刘坪支部的建立,从此在这里撒下了革命的火种,在天水地区引燃革命的熊熊烈火。”据史料记载,柴宗孔先后以“西北人民自卫军”总指挥、“红军游击第一支队”司令的名义,率部开展游击活动,并护送过中央红军北上。
红军北上后,柴宗孔率部继续在天水一带开展游击战争。1936年,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任命柴宗孔为抗日救国军甘肃省第三路军司令员,坚守在陇西、天水一带打游击,扰乱敌人,迎送红军过境。1936年冬,柴宗孔在一次战斗中牺牲。由刘尚恭领导支部党员继续开展武装斗争。
50多天,时间虽然不长,但红军的到来,就像一道曙光,劈开了茫茫黑夜,撒下了革命火种。在那些白色恐怖的年月,武山人民冒着生命危险,以“义子”、“义女”、“儿媳妇”等名义,保护了遗留红军39人。在“甘南民变”及后来的地下革命斗争中,有不少人走向革命,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离开刘坪村,我们驱车来到鸳鸯镇颉家门村。鸳鸯镇颉家门村392号,是武山县苏维埃政府的旧址。1936年8月23日,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一师、九十三师从漳县新寺进入武山境内,在这里成立了武山县苏维埃政府。这是红四方面军在天水境内成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后来,红军又在鸳鸯镇成立了鸳鸯区苏维埃政府、区农会,并在附近各村成立了村农会。他们宣传抗日救国的革命理念,组织开展轰轰烈烈的扩红、筹粮、剿匪、反霸斗争。
“锤头砍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1936年的这副对联贴在了武山县苏维埃政府大门之上。如今80多年过去,这副对联依然气势磅礴。
在红军的影响下,武山人民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群众积极捐钱捐物,派出优秀儿女奔赴抗日前线。在著名的“中条山”战役中,“武山营”英勇杀敌,与日寇血战到底,积极捍卫祖国领土,拯救民族危亡。抗日战争期间,阵亡的武山籍官兵达近百人。
后来,武山党的组织也不断扩大。到武山解放时,武山县共建立两个区委、两个党总支,32个党支部,累计有党员1170多人。1949年8月3日,天水解放。中共武山工委根据中共陇南工委的指示,于8月5日成功地发动武山起义,武山解放。
川流不息的渭河,自西向东经过天水市武山县城,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哺育着她的儿女,也传颂着河畔发生过的红色故事。第三站,我们来到鸳鸯镇鸳鸯村北侧渭河大桥南端桥头,瞻仰红一方面军强渡渭河纪念碑
在武山县鸳鸯镇鸳鸯村渭河大桥桥头,静静矗立着一座用红色花岗岩建造的纪念碑——红一方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碑。纪念碑建筑面积10平方米,保护区面积1000平方米,落成于2002年8月1日。
我迈着一种敬仰的步调向着纪念碑走去。越来越近了,“红一方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碑”红底黄字在午后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那一声响彻云天的枪声,随即而起的枪炮声、呐喊声、厮杀声,热血激昂,汹涌澎湃。我走上前去,用手触摸这坚硬的碑面,红色渐渐渲染了我双手,我的全身。红色,血洒大地染得江山中国红的颜色,无数英雄魂,漫漫征程路,他们怀着一个信念,无惧无畏用生命谱写的颜色,如今成了屹立世界的颜色,根生于每个中国人的颜色。
最后一站,走进武山县纪念馆。随着那些图片、实物、复制品的展示...穿越86年的历史烟云:那一年的秋天,武山的这片厚土,用无言的宽广,接纳了这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红军。他们用自己的睿智,改写了历史,用自己的生命,铸就了新中国的大厦。
纪念馆共展出各种图片100余幅、革命历史文物20余件,陈展面积200多平方米,通过图片、沙盘、雕塑、电子视频、实物展示等形式,真实展现了从1935年红军过境武山到建国初期武山的革命历程、经济建设和沧桑巨变。
看着纪念馆陈列的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鲜活的红军战士形象、一段段难忘的艰苦岁月,一桩桩红军亲民爱民的往事...再一次浮现在眼前。睹物思人,不忘初心,在这里,我读懂了蕴藏在这幅波澜壮阔历史画卷里“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真正内涵。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红色文物,曾被小心翼翼地保存在武山村民的家里。纪念馆建馆时,村民们又小心翼翼地捧来献给纪念馆。在纪念馆里,一张泛黄的士兵证,让我顿生好奇,仔细辨别,它的持有人叫王启明。经过了解才得知,他是武山县洛门镇林家庄村村民王虎林的父亲,正是当年长征的红军战士王启明。
纪念馆建馆时,王虎林一家便把父亲的士兵证捐赠了出去。王启明,是江西于都人,在于都加入红军,从于都随队长征,行程万里来到武山。后因伤病掉队,留在了武山林家庄村。无论是在白色恐怖的时代,还是火红的革命岁月,王启明都没忘记自己红军的身份,他宣传红军的主张,播撒革命的火种,带领全村人民积极投身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1954年,王启明如愿入党,后来一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受父亲王启明的影响,王虎林也入了党。1982年,王虎林也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路。
在武山这片红色热土上,到处都是红军长征播撒下的革命火种。如今80多年过去,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由颗颗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栉风沐雨,生长旺盛,成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武山人,早已把长征精神融入到精神血脉,化为凝心聚力奔小康的火热实践。
今天,回眸往昔,突发感慨,于是随笔数语,在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以一种敬仰的心,缅怀无数的先烈们。我们向前,向着追求幸福的目标向前,偶尔的驻足回首,不忘那段历史,那段英雄辈出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