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习俗,在灵魂深处生长,任岁月迁移,依然不改当初的模样,那是儿时的记忆,最温暖的时光。阵阵糯米香,艾叶插门廊,情浓粽飘香,传承着中华五千年的风尚。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大街小巷的摊子一字儿摆开,芦苇叶、菖蒲、艾蓬、香囊……端午节快到了,人们各自挑选喜欢的东西带回家。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对于我来说,小小的粽子更是一种无法忘却的情感寄托。小时候,过了年便盼着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可以吃上母亲亲手包的粽子,香甜的粽子是幸福的享受。
记得端午节的前一天,母亲总会买来艾叶和蒿枝挂在门上。艾蒿的清香味是那么的浓郁,随着微风的飘动,丝丝缕缕直沁人的心脾。据民间风俗的说法是为了辟邪,还买来粽叶和糯米包粽子。母亲先将带着清香味的粽叶一张一张地洗干净,粽叶细长细长的,上面有可爱的白点点花,白点点花越多的粽叶就越香,洗干净后把粽叶用毛巾擦干,放在盆里备用。
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开始包粽子,只见母亲用灵巧的双手把粽叶做成一个圆锥形的模样,用粽叶杆戳戳,戳实了把粽叶盖下来压紧,左手紧紧地捏住粽子捏出四只角,右手把粽叶盖在上面捏紧向右一折,用麻线栓紧,一个美丽的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包好后,用凉水泡上一晚上,第二天端午节的早晨,母亲很早就起来煮粽子了,煮上一个小时左右,清香可口的粽子就煮好了。然后打开香喷喷的粽子,蘸上蜂蜜,吃到嘴里,软糯顺滑、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那时我对端午的认识,主要停留在香喷喷的粽子上。小时候只隐约听母亲说端午与悼念一位古人有关。上学后,这一知半解的疑惑终于慢慢打开,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
让时光回溯到千年前的江畔前,我远远望见了那挺直的背影,他在与渔夫谈论。他拒绝庸俗,拒绝贿赂,拒绝高官,只可惜无人问津。渔夫笑说,何必让自己这般疲惫,倒不如随了这江水,一倾而下,无所顾忌。他怒发冲冠,对着江水呐喊,面对理想和政治抱负无力回天。于是,他从身一跃,把“路漫漫其兮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永远定格于江中。
后来,我参加一个文学笔会来到江南,知道端午佳节还另有一传说,在古吴越的土地,如今的江浙一带,广为流传。那就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含冤而死的吴国大夫伍子胥。伍子胥历史上有记载,为过韶关一夜白了头发,可还是没落个好下场,被吴王赐死,沉尸水底,最后变成了涛神,百姓为了缅怀他,五月五日迎涛神,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端午节。
不管是郁郁不得志自沉汨罗的屈原,还是冤死被抛尸江水的伍子胥,都已经随历史漫卷,成了一种记忆,一种追溯,一种中国文化沉淀里的传承,而矗立了两千多年的这个日子,翻新出许多生活的韵味;于历史的沉积中,享受生活的五彩斑斓、和风惠物和芳香浓郁。
现在的端午节,物产丰富,热闹非凡。但是,撇开浮华,总觉得少了些以前的滋味,少了些浸泡在日子的芳香绵长,更谈不上围在一起大家动手自得其乐了。
记忆里的旧时光,又在粽子的清香中重现。淘米、包粽、蒸煮,厨房中母亲忙碌的身影,也会在晨光熹微里渐次清晰,化作一份粽子的清香。
或许祖辈们比我们对端午节的理解更深,因为阅历、因为年岁;或许我们比后来的孩子们能领会它的内涵,都是因为一份感动,一份爱国。
一年正逢一端午,一季只有一花开,多年之后的时间轴再次与此刻重逢时,我的记忆会更加铭刻。
千年文化的传承,融合南北风味。尽管越来越多口味的延伸,依然是最初的味道。带着华夏的古老记忆,沿着汨罗江随时间流淌,端午节习俗一直在中华大地上延续。那是儿时家中温暖的味道,是千帆过尽初尝的滋味,是日常佳肴的传统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