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克举的头像

王克举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09/27
分享

断臂猪倌

断臂猪倌

——记肇源县福兴乡永兴村养殖户张希庆

他,曾是一名侦察兵;

如今,他是一名失去小臂的三级残疾人;

他,曾是一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如今,他是一个摘掉穷帽子的猪倌。

人生的跌沓起伏,一次次地考验着这个有着二十几年党龄的汉子,在人生的最低谷,他没有倒下,而是发起了绝地反击,最终突围成功,用他永不服输的劲儿,演绎出成功脱贫的精彩人生。

他就是肇源县福兴乡永兴村养殖户张希庆。

三十年河东

张希庆,现年46岁,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福兴乡的十里八村,提起张希庆,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的。常挂村民嘴边的是:好样的,硬汉之类的词。

一个人的出生是无法选择的,但一个人的命运却是通过努力而改变的。

1995年,初中毕业的张希庆穿上了橄榄绿,成为吉林通化陆军某部侦察连的一名战士。

身为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张希庆心里清楚地知道,要想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就是能够成为一名志愿兵。

部队期间,他训练刻苦,各个科目考试都是优秀,仅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在没有预备期的情况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8年,部队大裁军,他所在的部队番号取消,他想成为一名志愿兵的梦想破灭。

1998年,转业回到家乡的张希庆,决定出去闯一闯。通过熟人介绍,他来到了大庆市建材城,给一名从事建材生意的老板当司机。这一年,他遇到了同在建材城打工的,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安达女孩马艳秋。

一年之后,他辞去了司机的差事,做起了建材生意。由于缺乏经验和经营不善,他成立的公司负债60多万元之后宣告破产。

“任何都可以失去,但绝不能失信。”张希庆说。

为了偿还做生意失败后所欠下的60多万元,2004年张希庆和妻子踏上了还债之旅。

西安、成都、沈阳等这些大城市都留下了他和妻子的足迹。在城市里,他站过大岗,搞过装潢。为了省钱,他不坐公交车,而是花了四十元买了一辆旧自行车,穿行于大街小巷。

通过十年的打拼,张希庆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当他出现在借给他钱的人面前时,借给他钱的人都感到一惊。“这么多年了,真没想到你这么诚信!”

谈及这段往事,张希庆一脸内疚。

他说:“最对不起的就是妻子,这么多年她和我四处漂泊,吃了不少苦。”

当笔者问及他妻子,你后悔过吗?

他的妻子回答却是:“他虽然有过失败,但他做人是成功的。”

2014年,正当张希庆在城市刚刚站稳脚跟,装潢工作稍有起色时,他将再一次面临艰难抉择。

这一年,母亲突然病逝。

望着父亲斑白的头发、苍老的面容,张希庆的心里五味杂陈。

父亲年事已高,需要有人陪在身边照料了。是继续在城市打拼?还是回家照顾父亲?

如果回到家里,他将失去这么多年在城市里积淀的人脉,一切从头开始。

家里,他只有4亩口粮田,妻子和孩子靠什么养活?这些都是他所必须要考虑的。

当他把自己想回去照顾父亲的想法和妻子和盘托出时,妻子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你在哪,家就在哪。”

回到家里后,张希庆从别人手里承包了160亩地,并且购买了大型收割机,准备大施拳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2016年,他在用收割机收割玉米时,不小心右臂被卷进收割机,性命虽然保住了,从此,他失去了右小臂,并欠下了21万元的治疗费用。

四十年河西

张希庆本想回到家里照顾父亲,没想到却在一次事故中失去右小臂,成为三级残疾。

人生的无常无情地摧残着他的意志,让他感到了绝望。

为了让张希庆走出伤痛的阴影,妻子马艳秋经常安慰他道:“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会有希望,天老爷饿不死瞎麻雀。”

2016年,张希庆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政府补贴3.5万元,他盖上了新房,解决了居无定所。

“父亲需要照顾,两个孩子需要照顾,我一定要战胜自己。”这个行伍出身的汉子,在心底发出了呐喊。

从记事起,他就知道家里有养猪的习惯。每年,父母都会养一头母猪,卖猪崽贴补家用。

既然不能种地了,何不养猪?

受父母养猪的启迪,张希庆心中腾起了希望。

因为治病,他已经欠下了外债。养猪的费用又是一个不小的数目,钱从哪里来?

在张希庆心里燃起的希望之火,因为无钱而瞬间熄灭。

乡干部吴绪荣和兰百山,在走访时得知他有养猪致富的想法时,及时伸出援手,积极帮助协调贴息贷款,并为其担保。

2017年,当他从银行拿到5万元的贷款,立即行动起来。买场地、建猪舍、进设备……,张希庆忙得不亦乐乎。

张希庆心里清楚,要想规模化养殖,这点钱只是杯水车薪。为此,他又东挪西借11万元,当年购进136头商品猪,开始了他的养猪事业。

粉碎饲料、清理猪舍……,他和妻子起早贪黑,对仔猪精心照料,猪崽个个膘肥体壮。

正当他的商品猪要出栏时,受非洲猪瘟影响,价格一路走低,当年赔掉16万元。

公司倒闭、失去右臂,养殖赔本,人生的厄运一次次地袭击着这个中年男人。

2017年的秋天,本该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可对于张希庆来说,似乎格外凄凉。

站在即将空空如也的猪舍前,他的心也是空的。

136头猪本该是他的希望,没想到突如其来的非洲猪瘟,让他的希望变成了绝望。

他决定把136头猪全部出手,从此不再养猪。

妻子过来安慰他说:无论怎样,我都愿做你的右臂,天大的困难我们一起扛。

明天,收购商就来拉猪,望着被他喂养得膘肥体壮的猪儿,他这个从不轻易流泪的人,留下了眼泪。

妻子对他说:市场价格不能总这样走低 ,我们要从这136头商品猪中,挑选一些头母猪留下,有母猪在,我们就有翻身的机会,绝不能辜负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妻子的一席话,温暖和鼓舞着他。他决定优选17头母猪,作为绝地反击的资本。

为了帮助张希庆度过难关,他在大连打工的内弟给他寄来2万元钱,让他用于购买饲料。

2018年下半年,生猪的市场价格开始升温。他的17头母猪也开始陆续产仔,到2019年9月已经发展到200多头,首次出栏纯收入就达到30多万元。

今年3月,他的第二批80头商品猪出栏,纯收入达16万元。

赚到钱之后,张希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5万元贷款和从亲戚朋友那里借的几十万元还上。

梦和远方

有付出,才有收获;有投入,才有回报。张希庆是一个舍得投入的人。

在养殖的过程中,张希庆发现自留母猪产仔低,并且抗病能力弱,极大地降低了养殖效益。为此,他对种猪进行了改良和补栏,一次性引进二元母猪10头。

今年,他又投入10万元,新建一个60平方米的料库,购进了新型的全自动设备。

猪舍都安装了现代的监控设备,产仔母猪的一举一动,他在屋里的显示屏上看得一清二楚,大大地减少了母猪压死猪崽的事故率。

张希庆说:要想养猪,千万不要先想到赚钱,先学会如何防疫,才是关键。

他不但经常泡网学习,还常去邻村的养殖大户家取经。

他属穆桂英的,阵阵落不下。

永兴村生猪养殖防疫交流群、大牧人养殖收购群、晓光兽药养殖平台等,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在各个群里,他也极其活跃。经常与大家分享市场行情、价格走势、饲料配比、疫情防疫等。

今年,他的大儿子即将职高毕业,他打算让儿子去部队这个大熔炉进行锻炼。

张希庆说:他能挺过一个一个难关,与在部队里的磨练密不可分。

懂得感恩的人,永远也差不了。张希庆就是这样的人。

姐姐和内弟都离婚了,且去了外地打工,不便照顾孩子,他就把外甥和妻侄都接到家里,照顾他们的生活和起居。

如今,他已经摘掉穷帽子。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帮助那些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他多次找到乡、村干部告诉他们,如果有哪些贫困户有养猪的意愿,他可以先期赊给猪崽,等赚到钱了在还,并且无偿提供养殖技术。

张希庆说:“我能有今天,离不开乡村干部的支持,离不开亲人村民的帮助,我成功了,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所以我必须回馈社会。”

“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要认真过每一分钟……”这是张希庆最爱哼唱的一首歌。

“退出居民区,在远离村屯的地方,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万头猪场。”谈及未来,张希庆信心满满。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