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厚国 余秀武
序曲
上个世纪,毛主席他老人家就作出过总结:“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正是依靠人民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取得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并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人
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鄂西北老苏区国家级贫困县——郧西县紧紧围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总目标,采取9883名干部职工包联(每人包联5户)、产业带动、能人帮带、企业帮扶、易地搬迁等扶贫方式,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的人民战争。
而这场脱贫攻坚的人民战争,正如一部气势恢宏的交响乐章,在郧西县这块3509平方公里山谷中轰鸣作响,每一个跳动的音符,汇合成奔腾不息的金钱河水,流淌在每个人的心房……
第一乐章:不屈抗争
今年六十七岁的魏登殿应该算是一个抗争贫困的代表人物。
四十六年前,他从从中国人民解放军80201部队退出现役,回到了阔别5年的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又从老支书魏子兵的手里,接过了坎子山当家人的担子。那一年,魏登殿刚满21岁。
当年的坎子山,粮食产量亩平只有50公斤,一个劳动日的分值,只有一角七分钱,全村170户,全都住在低矮的茅草房里,群众别说是能吃上饱饭了,连吃水都困难得很。魏登殿在走访摸底中了解到,第一生产队的社员代光玖从远处背水回来,看到快要干死的苞谷苗子后,一时想不开,怀着一腔悲伤,用一根绳子把自己吊死在自家的房后檐。五组村民邹克明卧病在床,其妻子往返5公里取水,回家时不慎跌倒,水桶摔破,水全洒了,气得她用麻绳寻短见,幸亏村民发现及时,将她救醒。魏登殿心里那个痛啊!简直没法用语言来形容。走访摸底结束后,魏登殿同身患铁骨瘤的老支书魏子兵抱头痛哭在一起。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坎子山的群众带出困境,让他们都能过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
四十六年来,魏登殿带着152户462个回汉村民做了四件大事,这四件大事谱写了一曲不屈抗争的乐章。一是用三年时间建了110口大小不一的水窖;二是用6年时间,修通了一条从坎子山到虎坪的5.5公里出山路,和20公里通组到户的公路;三是用两年时间解决了照明用电的问题;四是用五年时间消除茅草屋;为了实现“消茅”目标,魏登殿再一次发动群众,在坎子山建起了10余口砖瓦窑,自己烧制砖瓦,改善居住条件,让村民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瓦房。
今年刚满五十八岁的邓龙雁,是上津镇吴家沟村一组村民。七年前,老邓和他人合伙在北京承包建筑工程,结果因建筑老板潜逃,合伙人也卷款潜逃,导致老邓亏损100余万元,灰溜溜地回到吴家沟。为了尽快摆脱困境,向来不服输的老邓,又找朋友借了两万块钱,买了一辆二手小四轮,结果没开多久便出了车祸,致使他的丈母娘当场死亡,还摔伤了妻子阮班琴和同村乡邻潘世才,花了两万多元治好了潘世才和阮班琴,却使阮班琴落下了腰和胳膊的残疾。好在潘世才理解老邓的难处,并没有过多的向老邓讨要赔偿。因为那个时候,老邓一家7口人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一直靠着借粮度日。
2014年,党的扶贫政策春风吹进了“五沟六梁十面坡”的吴家沟村,老邓一家7口人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不服输的老邓重新燃起了抗争贫困的斗志,他将原来基本抛荒的5亩茶叶地重新整理了一番,当年就见了效益,后来慢慢发展到123亩。2016年,老邓在上津集镇买了一套价值19万元137平方米的楼房。2018年,老邓经营的123亩茶叶终于见了成效,他通过自己炒制茶叶,获利27万元,又通过帮别人炒制茶叶,获得加工费近7万元。如今,老邓不仅是天龙茶叶合作社的中坚会员,也是很多茶农的炒茶师傅。
今年52岁的周顺礼是湖北口回族乡上川村村民,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前,周顺礼一家7口四代人住在上川村七组高山上,蜗居在三间矮塌塌的草房里,家里除了吃的不成问题外,经济和居住条件特别困难,全家人一年四季都没有几件像样的换季衣裳,弄得老周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了三分。
老周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后,不想拖了包联干部何荣琳的后腿,在包联干部的帮助下,争取到5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老周用这5万元贴息贷款购买了十几只优良种羊,通过滚雪球式的发展,羊群由小变大由少变多,后来发展到六十多只山羊。养羊赚钱后,老周又在西安开了个小吃店,让儿子周官洪和儿媳石永珍经营着,2019年的年收入超过了10万元,实打实地实现了脱贫目标。
今年53岁的朱义喜是上津镇石庙村三组人,2003年在陕西河津煤矿挖煤时,因矿洞塌方事故受伤,导致朱义喜高位瘫痪,使全家三口人彻底陷入贫困深渊。
十七年来,朱义喜经常在“对不起妻儿”的自责中以泪洗面,好几次萌生了“轻生解脱”的念头,却都被细心的妻子徐成彩及时发现而阻止。
2014年,朱义喜当之无愧地被列入精准扶贫对象。
龙影渔具公司的诞生,让一心好强的朱义喜看到了生活下去的曙光。在包联干部的帮助下,朱义喜成了龙影渔具公司的编外工人。公司老板陈群亲自给他送来待加工的鱼钩和相应工具,让他在家里加工鱼钩,每加工一个合格的鱼钩挣二分钱,朱义喜在72岁老母亲胡申彩和妻子徐成彩的协助下,每天平均加工鱼钩2000个,每月收入可达1200元;加上儿子在外务工的工资收入,朱义喜在村房附近买了一套近百平米的楼房,一家3口人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
第二乐章:能人带动
胡朝柱是个很奇怪的能人。
怎么个奇怪呢?他人虽然很聪明,却不会写字。政府文件、报刊杂志他都能认得下来,却只会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这还是他当上村支部书记后学写的三个字。
当年为了提高扎制扫帚的工效,他可是想了很多办法。开始他在土墙的牛子眼里别根木棒,在另一面拽紧扎制扫帚的绑绳;后来又在门槛上拽紧扫帚的绑绳,最后发明了一个半自动的扎扫帚机。当他请电焊工按照他画的图纸焊制扎扫帚机时,电焊工横竖不知道那是个啥玩意儿?问他是不是补鞋机?老胡笑笑却没有作答。直到电焊工到他家里看过后,才知道那是他自己发明的扎扫帚机器。你说他聪明不聪明?!
很多年过去了,熟悉和了解老胡的人都还记得,当年他为了把扎制的扫帚卖出去,硬是骑着辆除了铃子不响浑身咵咵响的破自行车到十堰卖扫帚,扫帚卖完后,又哼着谁也听不懂的山歌,沿着老白(老河口至白河)公路回到观音镇黄土梁家中。
后来他从外地引进铁扫帚种子(正名长冬草,又名棉花子花),开始自己租地试种,获得成功后又动员本村的乡亲们种,并且承诺由他负责回收,担心村民不放心,他就先付一部分订金,就这样慢慢发展起来了。现在他用铁扫帚扎制的扫帚根本不愁销路,就连北京环卫公司也给他发来订单,很多工人师傅加班加点地加工扫帚,要不了几天又会把满库的扫帚成品销售一空。
2014年3月,刚刚过罢春节,老胡正扶贫车间建设工地上指挥作业,突然感到浑身乏力、胸闷头晕,继而昏迷倒地,工人们看到他这种情况,连忙呼叫镇卫生院的救护车,将他送到县医院抢救。县医院经过会诊,发现他是心血管堵塞,必须立即进行搭桥手术。病愈出院后,几个跟他比较要好的儿时玩伴开玩笑说:“没想到你老胡也有怕死的时候啊!”老胡正色地说:“我不是怕死,而是现在还不能死,你看这脱贫攻坚战刚刚打响,我要是死了,那么多扶贫对象会很伤心的。”说罢,老胡爽朗地哈哈大笑,感染得那几个开玩笑的玩伴也呵呵大笑……
老胡的老伴汪令霞不仅是老胡的贤内助,还是他的研发经营高参。由汪令霞研制出来的健身棒、小挂件、孝子手、水果篓、水果盘等工艺成品,2019年在省城武汉参展时获得了湖北省“楚风巧手”(创新创意类)一等奖。如果不是县妇联的工作人员报漏了,去年她极有可能获得一个国家级大奖。目前,她的扫帚工艺制品在线上线下都销的很火,销售利润几乎占据了扫帚产品的百分之五点多。
老胡的扫帚专业合作社终于成了气候。
原先他只想带着乡亲们同他一起扎扫帚致富,现在赶上了脱贫攻坚战,老胡的恒达扫帚更是成了观音和周边十三个乡镇的排头兵。
今年疫情期间,大多数人为配合抗击疫情禁足在家,胡朝柱的扫帚加工厂同样不能复工,老胡就在电话中鼓励大家在自己家里加工扫帚。67岁的贫困户汪令涛在家中扎扫帚,一个月扎了2000把,疫情过后往扶贫车间一交,每把扫帚5元钱,1万元现花花的钞票装进了老汪的腰包,把个老汪高兴得脸上的皱纹像菊花一样绽放。汪令涛全家5口人,妻子徐辉兰常年在扶贫车间工作,年纯收入达到4万元。
如今,恒达合作社年产扫帚600万把,销往湖北、四川、陕西、北京等10余省市,年产值达4500余万元,辐射带动1.98万户农户增收致富,其中贫困户达8240户。
42岁的王致亮是关防乡关防铺村三组人。精准扶贫正式启动后,王致亮闻讯从青海回到家乡,牵头成立了关防铺村乡亲扶贫协会,经会员郝丰贵、王致让、张世文、黄大成等人一致推举,由王致亮担任了关防铺村乡亲扶贫协会会长。
2016年4月,当王致亮了解到乡初中从钟坪迁址到集镇后,由于资金匮乏的问题,教职工周转房无法动工,80多名教职工只好挤住在学生公寓里,每间宿舍挤进6名教职工,师生休息极不方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质量。如果长此以往地下去,肯定会造成教学质量下滑,这怎么行?!王致亮毫不犹豫地投资370万元,新建教师周转房80套,于2017年4月交付使用。
为了鼓励教师扎根关防,安心教学,为关防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王致亮决定从2016年起,公司每年拿出20万元奖励九年级优秀任课教师,首批奖励基金于于2016年8月30日兑现到优秀教师手中,教学成绩最好的姜礼成获得了15000元奖励。
2017年4月28日,王致亮又带头捐资80万元,在关防乡初级中学成立了“关防乡九年制教育扶贫基金会”,吸纳70多名成功人士为基金会捐资261.84万元。使陈霖、李新杰、刘祥、刘硕等100名贫困学生每学期获得了500元以上的奖励扶助金,获得中考奖的优秀教师已达80余人次。
如今,王致亮已从青海建筑市场转型办教育,在西宁市创办了“湖北荆楚高级中学”,并且获得了国家教育部门的正式批文。
52岁的张飞是涧池乡金龙山佳旺鹿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之一,也是胡泽风、许祥等122个贫困户心目中的活菩萨之一。
2015年9月,张飞和堂弟张学平,堂侄张忠国三人一起,在郧西县工商局注册成立了鹿鼎种鹿科技公司,并成立了“金龙山佳旺鹿业专业合作社”,带动金龙山、松树坪、上营、下营等四个村加入佳旺鹿业专业合作社,累计发展社员366名,其中贫困户122户。
要是搁在往年,农民种植的小麦、玉米只能望天收,在雨水充沛的年景,每亩小麦能收个二三百斤就不错了。有人私下算过一笔帐,玉米成熟后,每亩最多能收600斤,按市斤九角钱的高价算,每亩玉米也就值个五百四五十元钱。而卖青麦、青玉米秸杆,每亩却能卖到1500~2000元,是平常收益的三到四倍以上。据鹿鼎公司的总经理张飞介绍,佳旺鹿业专业合作社侧重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残疾人,贫困户交售的青麦、玉米青秸杆,每斤比非贫困户多给0.1元,仅此一项,鹿鼎公司每年就要多支出10万元以上。还有残疾贫困户在鹿厂就业,一年又是20万元以上。
金龙山村一组村民胡泽风,全家7口人,父母患“三高”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弟弟又是个精神病患者,但是张飞看中了胡泽风这个小伙子的聪明劲儿,建厂之初就把胡泽风派到东北吉林省双阳区学习养鹿技术(养殖、防疫、诊治、割鹿茸等),学成回来后被聘为鹿鼎公司的常年技术员,头一年月薪4000元,第二年以后到现在都是月薪5000元,公司还管吃管住,胡泽风年纯收入6万元。
今年47岁的许祥,于2006年在陕西韩城煤矿受伤致残后,到哪打工都没人敢用,呆在家中是“死马一匹”,家中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硬是穷得叮当响。张飞把他招进鹿鼎公司做些力所能及的杂工,除了每月4000元的固定工资外,还有2000~3000元年终奖。聋子储成耀也是一样,每年在鹿鼎公司做零工,收入均能达到1.8万元至2万元以上。加上他卖青草青禾的收入,每年都能收入个一两万元。看来,他们的脱贫是没有任何问题了。
於德艳夫妻二人不仅是本乡本土的能人,在很多贫困户的心目中,他们还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39岁的於德艳和42岁的丈夫张绪忠原本已在新疆办厂扎下了根,由他们创办的吨袋企业,也成为新疆司法部门的精品企业。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时,他们听从当地政府的召唤,从新疆尉犁县回到家乡下香口村建起了吨袋扶贫车间。吨袋扶贫车间的建成投产,等于给下香口村和周边的妇女、贫困户找到了一条赖以生存的活路。
52岁的魏朝德原先住在宋家河村三组高山上,可以说是家徒四壁,穷得要命!直到40岁时,才在媒人的介绍下娶了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周远美为妻。周远美几乎没有任何自理能力,常年瘫痪在床。两个儿子又小,直到今年,大儿子才11岁,读五年级,二儿子才7岁,读一年级。魏朝德有心出门打工挣钱,却因为瘫痪的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儿子需要照顾,只能在门口附近打短工,挣几个小钱。被列为精准扶贫户后,乡村干部帮忙将他一家4口人从宋家河村三组高山上迁到下香口村的安置房里,这个时候他也只能到香口集镇做些装卸水泥、挑沙等零碎活,当然也是有一天没一天的。直到吨袋扶贫车间建成投产后,老板张绪忠才给了他一份稳定的职业,每个月有了稳定的3000元工资收入。
第三乐章:立志奋飞
坎子山回民魏尧响今年37岁,是个不多言不多语的小伙子,但却显得很是精干聪明。他们全家六口人原先住在坎子山二组半山坡上,家里生活条件相当差,不仅住房条件差,而且交通不便。
魏尧响的妻子顾法曼和母亲哈荣兰上老庄子干活去了,家中只有魏尧响和三个女儿,二女儿魏娟和三女儿魏雪是孪生姐妹。魏尧响从山上迁到安置点后,除了没有放弃黄牛养殖业外,还经营起贩牛羊宰杀牛羊的营生。他每年贩卖黄牛80头、山羊30只,纯利润基本稳定在4.5万元以上。
三天门村二组的宁玉红,全家5口人原先住在三天门河谷南边的老阴坡下,常年光照不足800个小时。妻子孙开运比他小两岁,今年才30岁,家中还有67岁的母亲刘德英和75岁的叔父宁远富,儿子宁太鑫才只有9岁,家中负担还是蛮重的。
为了彻底摆脱贫困摘掉穷帽子,宁玉红通过网上学习孵化养鸡,硬是摸索出一套孵化养鸡的技术。宋玉红把养鸡技术学到手后,开始在老房子里试着养殖,结果却没能成功,因疫情死了上千只鸡崽。但是他并不灰心气馁,反而激发起他的斗志。重新选址到阳坡沟口后,终于获得成功。2016年孵化了2000只雏鸡,当年获利6万元,之后年年都有增加,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第一批5000只雏鸡和500只成鸡使他增收6万元,现在正在孵化第二批6000只雏鸡,估计今年的收入不少于10万元。
祁贵菊是上津镇石庙村的女强人,如果不是她的内心足够坚强,生活的重担早就压垮了她。
祁贵菊的丈夫郑大胜脾气不好,爱打牌喝酒,不仅要忍受丈夫郑大胜的打骂,还得伺候卧病在床的婆婆陈远秀。婆婆的身体本来就不好,五年前一小心把腿摔成骨折,常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郑大胜在外面打牌输了钱,回来就朝祁贵菊发脾气闹事儿。为了重病的婆婆和幼小的孩子,祁贵菊选择了忍气吞声。
列为精准扶贫对象后,祁贵菊学会了微商,通过微商网店把老家的土蜂蜜和香菇销出去。仅只2018年,她就通过微商网店销了30公斤蜂蜜和百余斤香菇几百斤香椿,赚了18000余元。去年,村委会和扶贫工作队看中了她的勤奋和志气,把她招聘到村上当助理,兼管着村香菇菌棒厂。丈夫郑大胜也在祁贵菊的忍让和感召下改邪归正,不再喝酒和染指赌博了。现在夫妻俩都在菌棒厂工作,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家里居住和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根本改善。
34岁周华是个小巧玲珑的女人,也是涧池乡下营村有口皆碑的女能人。
周华的公公王华金身患风湿症,常年腰腿痛,行动困难,做不了重体力活。丈夫王永贵的爷爷奶奶虽然户口并不在他家名下,却一直由他们赡养着,因为他们不愿跟另外两个儿子一起生活。因为这几个原因,他们家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
正好在这个时候,下营村兴起了淘宝热,心有不甘的周华便向那些淘宝先行者学习微商和淘宝,后来还学会了淘宝直播。夫妻俩通过淘宝和在村七夕美人茶厂工作,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前年还推倒了老土房建起了三间两层的别墅式楼房。虽然现在还欠着5万元外债,但是周华并不气馁,她有信心在今年还清外债,彻底实现脱贫目标。
计长生是安家乡长岗岭村三组人,说到他被列为贫困户的原因,计长生很有些不好意思,他的居住条件并不比别人差,只是因为缺少打算,才导致家中贫困的。
被列为贫困户后,时年49岁的计长生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就这么颓废下去了,他想发展一个稳定的致富项目,使家里摆脱贫困摘掉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的穷帽子。包联他的村文书方文英了解到计长生的想法后,适时地激发起计长生奋发图强的志气,动员他通过养蚕致富,并且帮他分析了养蚕的利与弊,好在每年养殖春蚕和秋蚕只占用两个多月的时间,除开养蚕还可以在村菌棒厂做工挣钱。从2015年春季开始,计长生每季都养6~8张蚕,每季收入都在8000元左右。
计长生除了在家中养蚕,还抽空在村上的菌棒生产车间工作,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他是越干越有劲头了。
第四乐章:合力帮扶
安家乡长岗岭村是省科技厅驻村帮扶的重点贫困村。
科技厅根据长岗岭村“九山半坡半分田”的自然特点,为长岗岭村落实了4 个科技扶贫项目,建成生产能力百万棒和香菇棒加工生产线1条,建塑料大棚13000平方米,由科技厅落实的桑枝节源香菇棒在郧西全县得到普遍推广,年节约森林资源1万立方米以上。
上津镇石庙村扶贫工作队长钱建东是长江职业学院保卫处副处长,他和他的队员戴可、李铭于2018年来到上津镇石庙村后,首先代表学院向石庙村投资30万元,帮石庙村建起了写生服务公司,去年,该公司完成写生接待服务1100人次,纯利润达到20万元。
石庙村委会干部归纳了一下,钱建东和他的队员在石庙村一共做了十一件大事,除了上面列举的那件大事外,他们还利用长江职业学院的资源优势,为郧西县培养了28名后备干部(其中石庙村4名);为郧西全县20余名贫困学生减免学费每生1000元,为每个贫困生争取助学金3000~5000元;同时还帮石庙村引进黄泥鳅30亩,黄皮椒150亩,培训电商人才80余人次,仅石庙村就培训了30人次。还帮掉档生查档案,使其最终达到理想录取高校等等,这些好事数也数不过来。
今年50岁的徐尤建曾经是陕西韩城煤矿老板,身价已超过2000万元,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之前,他就从韩城煤矿回到涧池乡谢家坪村,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村支书的重任。为了给本村村民开拓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徐尤建经过多方考察论证,终于将药皂项目落实到谢家坪村。开始只引进了百余亩,自己取得成功后,正式流转土地将规模发展到2040亩,直接惠及精准扶贫户124户414人。
易地搬迁扶贫更是郧西县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9416户149400人,已完成易地搬迁扶贫25900户70928人。
郧西县的脱贫攻坚主要靠的是产业带动,而产业带动的主力军多半来自于各村的“乡亲扶贫协会”,像湖北口回族乡上川村的张凡学、李长水,关防乡的王致亮、郝丰贵、王致让、张世文、黄大成,店子镇的朱希成,上津镇的汪立波、陈群,景阳乡的王运富,香口乡的张绪忠、於德艳夫妇,土门镇旭葱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王绪栋和恒达扫帚专业合作社的胡朝柱等人,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脱贫攻坚带动作用。
长岗岭村的党支部书记毛德均,是个相当稳妥的人,当他经省科技厅推荐到华农大并从华农大学会羊肚菌的生产技术,又从四川江流市引进羊肚菌项目后,并没有急着推广,而是先在自己的地里试验,等自己试验成功后,又带动邻近的安家河、神雾岭、瓦房沟、八道河、圆门、卸甲坡、藏王沟、十王寺、有水沟、康家坪、五里河、田坑等12个村试种成功,鲜菌亩产都在400斤以上,今年全乡计划推广30亩。
翁新强在带动本村群众发展五味子产业的同时,也在积极辐射周边地区,在郧西县委、县政府以及湖北口乡党委的关心和扶持下,翁新强带头发展的五味子产业,已经辐射鄂陕两省三县18个乡镇的60多个村,目前累计带动回汉两族群众,发展五味子种植基地3500余亩,仅五味子相关产品销售额就达1200余万元,累计带动鄂陕两省700余户实现增收脱贫。
在郧西县的脱贫攻坚战役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鉴于本文篇幅有限,不能一一枚举,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照样是《脱贫攻坚交响曲》中的铿锵音符,也一定会响彻在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历史长空,并且经久不息……
(注:作者罗厚国 郧西县扶贫办干部 余秀武 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