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本宣的头像

高本宣

网站用户

诗歌
202406/16
分享

返回(组诗)


◇ 年小月半大

女儿会,一根乡愁的鞭子
无情地抽打我流浪的灵魂
年小月半大
又一个民俗膨胀的七月
我回到故乡

我抚摸一扇扇空洞的门框
它们有一种古朴的脆弱和柔软
我的指尖轻易地就抠进去了
我深深感觉到
抠进了那些久远的岁月和墨香

我小心翼翼地将门推开
让流浪的气息和苦涩归家
让心中那轮明月放进童年的蝉鸣
放进蛙声的峰尖

还是土碗斟满的包谷酒
让我挣脱愁苦的缰绳
在故乡,我用醇浓的气息
用大口大口的暴烈
搅动静默的时间

这一天,我不想等待
也不想归去
我试图将一种回乡的过程
融入故乡炽爱如火的年龄

◇ 新年辞

两个站台,镶在窄窄的车票上
像一块磁石,一头连着远方
一头连着故乡。挤在动车上的方言
长一句,短一句,把回家的夜色
说成梦里的鼾声

老家斑驳的土墙,越来越矮
风雨一抬脚,就能迈进去
故乡泥土上弯腰的背影
越来越瘦,仿佛只剩下肋骨

屋檐上的风铃,吹响吉祥
五谷,杂粮,羊群,炊烟
和年味一起熟了。大口吃
大碗喝,所有舌尖上的感动
都在暗渡岁月的潮汐

雪,覆盖了梦
在山冈上的一个土堆前
我们用心中的蜡烛,点亮
祭祀的灯盏。上香,磕头,供奉
不知何时,手中多出了一把钥匙
通往天堂的钥匙

◇ 老街简史

怀揣一颗流浪的灵魂
走进老街。动用五十年身骨
让流浪的气息在老街流淌

刘家大院,最后的王朝
几个驼背老人,围坐在棋桌旁
指点完江山,把几团呻吟留给院子
几个远方的诗人,把佛祖挂在
一念之间,在暮色中寻找乡愁

曾家巷子,人生的出口
我没敢进去,害怕小脚奶奶的魂
从空屋里突然冒出来,喊我的小名

老街背面,民俗的殿堂
邓老头,用傩戏洗骨
年轻人,用傩戏洗光阴
阁楼上的小麻雀
用不明不白的调子洗脑

很多人歪歪斜斜,从我身边走过
最后一个光着头,冲我傻笑
老街,渐渐荒芜。老人,身陷孤独
而最后的那一抹夕阳,依旧金黄

◇ 石磨赋

深夜,嗡嗡隆隆
石磨的声音响到天明
一圈一圈,磨碎了金色的梦幻
和逼仄的时间

母亲老了,再也推不动石磨
石磨,从此咬紧牙关,不吃不喝
在天井里固守寂寞
石磨时代的村庄不见了
日夜研磨的声音远逝了……

沿着石磨展开的纹路行走
就能找到古老村庄的淳朴
和乡情的圆润
无论脚下曲折或者荒芜
石磨,都是我天涯羁旅中
思想的心音

有一天,故乡问我
石磨无人推的话
还会有心跳和脉搏吗

◇ 水墨乡村

涂上浓墨,把陶渊明的诗从山坡上泼下去
那些黑色,是阳光下男人裸露的铜质
那些白色,是阴历中女人柔嫩的腰肢
那些绿色,就是奔我而来的狂野爱情了

远处,深秋的金黄放牧在浓浓墨香
喂养过的村庄,我看见一篼篼谷穗
被身着西兰卡普的民谣轻轻一捏
就成酒了

入夜,一轮明月歇上吊脚楼
山民们光着膀子,举起土碗
将月色一饮而尽
一串串方言俚语裹着笑声
溜进稻田,惹起蛙鸣

在乡村,我把唐诗宋词里的幽怨
译成抽枝拔节的日子
再让日子去感动泊在
乡愁记忆里的那缕淡淡炊烟

◇ 一口老井

老井。生命的源头
井水。大山血管里的血

村庄里的人,都去老井挑过水
父亲去过,母亲去过
我也去过。隔壁的小妹也去过

一条扁担,两只水桶
挑来了岁月,舀出来的
就是日子。有了水的滋养
村庄绿向了季节深处

岁月流逝,水流逝
老井,渐渐干涸
挑水的年轻人,去了远方
挑水的老人,钻进了泥土

选择一个黄昏,进入村庄
我要祈求,膜拜水的源头
取走所有剩下的泪水

◇ 龙灯舞

把正月攥在手中
把龙灯举过头顶
在热乎乎的锣鼓声里
在脆酥酥的鞭炮声里
在黑油油的土地上
紧紧地旋转着八字步
天地和弦。人龙合一

举起日子用勤劳垒起的月亮
举起笑声用丰富展览的太阳
举起欢乐用丰收填满的星星
举起希望用奔腾曝光的群山

用热烈的灯火
庆祝生殖旺盛的龙族
一群龙的精魂
向着太阳舞蹈

◇ 竹扁担

长不过三尺,宽不过三寸
横在肩膀,“人”就变成了“大”
它是生活的一架天平
它的两头总有卸不完的重量
它是一条颤颤巍巍的路
至今,也没有哪个男人能空手走过

◇ 原初

从城市返回乡村
返回原初,人间经络凸显
我于这个冬天,于炉火边取暖
坐姿,是佛的坐姿
这里,有风俗,有美好,有虔诚
光明住在每个人的心中
这里,田野辽阔,泥土如糯米
那么瓷实。我重新记住了对襟衣
竹器,瓦罐和幸福的粮仓
返回原初,如同返回净土
一群劳动者和他们的社会
多么美好,多么平等。如我所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